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教材)2020鲁教版必修二4.2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新教材)2020鲁教版必修二4.2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三、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 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
知识拓展:3、河流航运价值的分析思路
பைடு நூலகம்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淡水 水稻 鱼、 等小
麦 、 棉 花 、 油 菜 、 蚕 丝 、
城市化水平较高
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支持了流域内18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上,4亿多人口的温饱和 经济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 作为重要战略资源之一的水资源,其开发利 用对于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自然环境特征 长江流经哪些地形区 ?
青藏高原
横断山区 四川
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地形:上游: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势落差较大;中下游:丘陵、平 原为主,地势低平。
气候:源区为高原高山气候;多数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 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上游
下游
中游
30°N
知识概括: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评价
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然因素之间、自然因 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由此构成了流域的整体 性。
合作探究一
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和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提示:(1)从自然因素来看,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②大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和水资源充足; ③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④水能丰富,发展工业的动力充足。 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中上游地区地形崎岖,生态较为脆弱,工农业发展受 地形条件限制;季风气候区洪涝灾害频繁。 (2)从社会经济因素来看,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①长江航运价值高,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②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③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现在:部分地区人口压力大,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分布不均 ,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较发达地区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和能源短缺。
例如:「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 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4.长江流程长,支流众多, 流经亚热带地区,无结冰期,丰水期长,通航时间和里程长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运输方向与 河流流向一致
成渝经济区
中游城市群
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的长 三角经济区
长江流域三大经济区比较
重庆 武汉 上海
成都、 攀枝花
十堰、湘 中工业区 (长沙、
株洲)
南京、 杭州
钢铁、机械、 汽车、电力、 飞机制造等
四川盆地 (成都平原)
钢铁、纺织、 汽车、造船、
冶金等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钢铁、汽车、 纺织、电子、 精密仪表等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2.地位: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既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 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一条面向国内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走廊。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3.区位优势 (1)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它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具有海陆双向开 放的区位优势,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2)从全国范围看,连接北部沿海的环渤海经济区及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经济区 ,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 (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 内对外开放格局。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1.范围:覆盖 上海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 、云南、贵州等 11 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1% 。源头
青海
唐古拉山 四
西藏自治区
云南
川 重庆
安
湖 北 湖徽口
宜昌
江
湖南 西
江 苏
上海
东 海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流入的海洋
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举措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 说明其地理背景
核心素养: 1 综合思维: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
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2 区域认知:能够说出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位 置、范围,并认识其基本概况。
3 地理实践力:能够通过查阅或搜集相关资 料,全面认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基本 概况。
自然资源丰富:除丰富的水资源外,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 能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
2、社会经济环境特征
长江流域,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城市密布、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农副 产品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是我国重要的 工农业基地。
长江流域经济发达,工业部门齐全。
上游:以重庆为中心的 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
张涛的爷爷退休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游长江”。他计划从重庆登船,沿 长江顺 流而下,白天观江景或上岸游玩,夜晚回客舱休息,游船继续前行,两 周以后从上海乘飞 机回山东威海老家。
读图4-2-1及相关资料,说出长江干流重庆至上海段大约有多长。列举沿线各地富有特色 的山水胜景、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畅想长江未来发展。
4 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地关系、区域联 系的角度,分析某项重大发展战略在实 施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长江流域概况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 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
水文:长江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大,有夏汛;是我国水量最大的 河流,水能丰富;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
知识拓展: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水文 特征
流量 水位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 水能
河道形状 流域面积 水系形状
流程 流向
水系 特征
2、河流水力资源的分析思路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以下两方面: 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 二是河流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