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的快与慢_PPT_课件
1
40ml √
1
40ml
1
40ml
1
40ml
1
40ml
1
40ml
不 搅 拌
√
√
√
√
√
冷 热
捣
水 水
碎
√
√
√ √
√
√
√ √ 快 √ 慢 √ 慢 √ 快 快 √ 慢
不 捣 碎 溶解快慢 结 论
搅拌、热水、捣碎能加快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溶解
板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热水
捣碎
对比实验
改变条件
相同条件 实验结论
哪一个溶解得快
实验目的
检验搅拌能否加快溶解 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1.水量相同。2.水温相同。3.盐量相同。 4.同时加盐。5.观察时间相同。 搅拌能加快溶解
改变条件
相同条件 实验结论
哪一个溶解得快
实验目的 改变条件
检验温度能否加快溶解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1.水量相同。2.盐量相同。3.同时加盐。 4.观察时间相同。5.都(不)搅拌。 热水能加快溶解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2、师生合作探究,尝试解决。
3、设计方案,拓展研究。 4、拓展延伸。
你认为 怎样能 加快溶 解呢?
哪一个溶解得快
捣碎对溶解的影响
实验目的
检验捣碎能否加快溶解 一杯捣碎一杯不捣碎 1.水量相同。2.水温相同。3.盐量相同。 4.同时加盐。5.观察时间相同。 捣碎能加快溶解
溶解的快与慢
接小:张志花
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的第5课,通过本单元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 步掌握了溶解的概念,同时也在生活中注意到了溶解的快 慢这个问题。本堂课基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指导学生运 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让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 究过程,为以后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打下基础。
由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设计实验验证方案的
时候,教师要适当地点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 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 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 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探究、 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培养 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
烧杯2个、玻璃杯、热水和冷水、盐6份(每份10克 其中1份是块状)、水果糖若干、玻璃棒、筷子、多媒体 课件、实验记录表。
教法学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将通 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所以我将适当引导学生,尽 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获取新知识。而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积极思考,在探究活动中进行组内合作,相互交流, 相互讨论,加强了各小组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加了 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同条件
实验结论
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有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怎样选择实验材料? 用多少水进行实验? 怎样做水果糖溶解快与慢的对比?
怎样计时?怎样进行实验和记录?
怎样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
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组别 方法 第 1组 第 2组 第 3组 第 4组 第5组 第 6组
糖的数量
水 搅 量 拌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冲糖水、泡奶粉等溶解
现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前几节课对溶解概
念的具体认识以及在上个学期初步体验的控制变量的实验
方法,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奠定了基础。四年级的学生已
经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对科学实验
有较强的兴趣,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不成问题。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