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绪军)(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练习题姓名班次、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1系上两根细绳套,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OO点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点,用铅笔描下橡皮条,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测力计的读数,然后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再次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点,记下F ′和细绳的方向,作出三个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实验中两个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可以减小实验误差A .在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时,拉力应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BFFF ′的图示时,可以选取不同的标度的图示时,必须选取同样的标度,而作、.在作力C21FFF ′三个力的末端,验证所得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和、.最后连接D21 ,他把弹簧测力计校准零10 N甲同学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都是(2)的物体的重力,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 kg点之后,先测量一个质量为,换用另外8.2 N,测量重力的操作都是正确的是,8.2 N 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这个物体的重力,发现示数还是填“有”或者“没________(如果用这两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么?他把两个弹簧测力计平放在乙同学实验后才发现忘记对这两个弹簧测力计校准零点,有”).,乙同学的弹簧测力计对实验结果有影响0.3 N实验台上,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是填“有”或者“没有”).________(么?、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完成实验,橡皮2OC条的一端点.固定在木板上,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BOAOCO 的拉力是分力和的拉力是合力,.该实验中A .两次操作必须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BBOAO.实验中C 的夹角应尽可能大和.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线DO 点的位置.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ECOFF方向的是′两力中,方向一定沿与对数据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则(2).________ .___ ____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3)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 实验步骤: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其轴线沿竖直方向.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FOO,,记录弹簧秤的示数、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21lOO,测出所对0.50 N.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即橡皮筋的长度(间的距离、测量并记录21l ,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应的
F 2.50 2.001.501.000.500/N l l 15.05 13.9813.0012.0210.97/cm0 FOOF . ′,橡皮筋的拉力记为、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N2.50 =③、找出②中OO′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OABAO,橡皮筋、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FOBF . 段的拉力记为,段的拉力记为OBOA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llF ________cm. =图线,根据图线求得-、利用表中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0FOBOA,则7.60 cm=,6.00 cm=、测得(2)________N. 的大小为OAFFF ′的图示.的合力和、根据给出的标度,作出(3)OBOAF 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与、通过比较(4)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4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O . 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1)90.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个绳套之间的夹角为A°,以便计算出合力的大小.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结点重合B .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FF 的夹角越大越好和.拉力D21 .在不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条件下,应该尽可能地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一些E其中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________(,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4 N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2)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5 N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