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肺褐色硬化(brown induration of lung):长期的 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 化和结缔组织增生 ,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 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10
槟榔肝(nutmeg liver):慢性肝淤血时, 肝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萎缩或消 失,被红细胞取代,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 变,眼观肝表面或切面上呈红黄相间的网络状 图纹,形似槟榔切面,故称槟榔肝。
破裂性出血
心血管自身病变:畸形、硬化、肿瘤 损伤:侵蚀性病变(炎症、肿瘤)、创伤
(心、较大血管)
1.原因及机制
内皮细胞间隙扩大,受损 透性升高 基底膜受损
渗出性出血
(微循环)
血小板下降或功能障碍 凝血因子减少: 先天性(如血友病)
后天性(如肝炎、DIC)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13
2.病变
破裂性出血
外出血
直接~A-喷血,V-溢血 间接~鼻出血、咳血、呕血、尿血. 便血
内出血-血肿、积血、溢血
斑点状:针尖(1mm)-豆粒大(1cm)出血(瘀斑、点)
渗出性出血
片状(弥漫性~、紫癜):稍隆起、暗红色 条纹状(环状、线状)
出血性素质 全身性出血的倾向
出血灶颜色:鲜红→暗红→蓝紫色或棕黄色 充血:手压退色、面积较大界限不清、和出血常同时存在
第一部分 病理解剖学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1
第一章 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2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3
第一节 全身性血循障碍
功能பைடு நூலகம்病变( 心力衰竭)
1.心脏病变
心肌炎
器质性病变
心内膜炎、心包炎
全身性淤血
2.血管及血液病变
(1)血管运动障碍: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如血管扩张、血 管容量增加—重要器官缺血;
2.原因.机制
物理
(2)刺激性 化学 缩血管N抑制、舒血管N兴奋
(3)贫血后 受压迫的组织器管长期缺血,突然
解除压力后充血。
(4)侧枝性:吻合技充血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6
3. 病变
眼观:鲜红、稍肿、温度升高、A波动感、手压退色、切面多血
镜检:
小A及毛细管扩张充血 水肿、炎C浸润、组织损伤等炎症反应
3.类病区别 溶血:弥慢性鲜红色(多见于肠黏膜、皮肤淤血死后病变)
凝血:肺血管及肠系膜血管凝血误判出血 血肿样病变:肿瘤、异物、淋巴外渗等误判血肿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14
三、水肿(edema)
(组织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过多)
水肿
心性
全身性(漏出液)见于 肾性
水肿
营养不良性
局部性水肿 多见于炎性水肿(渗出液)
水肿镜下病变:水肿液淡粉红色,组织间隙扩张、结构紊乱。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15
四、梗死(Infarct)血液供应中断所致局部组织的 缺血性坏死(血栓形成、栓塞、血管病变)
据病变性质分为: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腐败性梗死。 病变特征: (1)梗死灶的一般形态:与血管分布有关。如肾-—扇形、
心源性肝硬化:长期慢性肝淤血可导致肝细胞 萎缩、坏死或消失、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结缔组 织增生,最终发展为淤血性肝硬化。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11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12
二、出血(hemorrhage)
出血(hemorrhage)红细胞到心血管之外
据原因分为(1)破裂性出血 (2)渗出性出血
心—地图样、肠-—节段样。 (2)各型梗死的好发部位:如心、肾-贫血性梗死;肺-出
血性梗死;肝、脾-两型梗死。
(3)眼观病变:贫血性-灰白凹陷;出血性-暗红隆起; 腐败性-腐败分解,污秽恶臭。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16
五、血栓形成(thrombosis)
(2)微循环障碍(扩张、闭锁):休克、DIC;
(3)血液性状改变:贫血、血凝性异常、粘稠。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4
第二节 局部血循障碍
血量增多——充血(A性充血、V性充血) 血量异常 血量减少——缺血(局部贫血)
断流——梗死
局部血循障碍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轻——水肿 重——出血
血液性状改变
血栓形成 栓塞
黏膜及黏膜下水肿:肿胀、苍白或充血、波动感、黏膜下胶冻样增厚
常 见 组 织 器 肺水肿: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肺膜紧张光亮、间质增宽、切面流出多量液体
管水肿
体腔水肿(积液):体腔充满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混有絮状物的液体
皮肤及皮下水肿:表皮-水疱;皮下(浮肿)-皮下增厚,胶冻样水肿
实质器管(心、肝、肾)水肿:眼观肿胀不明显,镜检才见间质增宽、水肿液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5
一、充血(hyperemia):局部组织或器官 的血管扩张,含血量增多(称A性~、V性~)
(一)动脉性充血(arterial hyperemia)-简称充血
1.概念:局部组织器官的小A及毛细血管扩张,A性血 量增多(分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
(1)炎性充血
致炎因素直接刺激血管运动N 炎症介质及代谢产物作用
2病变
眼:暗红色或蓝紫色(发绀)、显著肿胀,手压退色, 急性淤血 体表温度下降,切面流出暗红色血液,重量↑、代谢↓。
镜:小V及毛管显著扩张充满红细胞,
慢性淤血
急性病变 继发病变
水肿 出血 实质萎缩、间质增生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8
体内最常见的淤血器官:肺、肝淤血
直接原因-左心衰竭
(1)肺淤血
病变
急性肺淤血 肺水肿、出血 慢性肺淤血 心力衰竭C-含铁血黄素巨噬C
肺褐色硬化
直接原因-右心衰竭
(2)肝淤血
急性肝淤血
病变
慢性肝淤血
槟榔肝 心源性肝硬化
3.对机体影响:(1)均为不利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
(2)对剖检病变观察的影响。
4.充、淤血区别:从眼观(颜色、肿胀程度、范围)、温 度、镜检、原因、相关病变等区别。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9
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左心衰竭 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 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 细胞
4.影响
有利 不利
带来营养物质、抗病因子 带走代谢产物、致病因子
充血组织压力升高 长期充血→水肿、血管破裂、淤血
病理解剖学 ppt课件
7
(二)V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
由于V回流受阻、V血淤积在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小V 及毛细血管中-简称淤血(可发于生前或死后)
1.原因
全身性淤血的局部表现(心功能衰竭); 局部V回流受阻(被阻塞-如血栓;或受压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