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最新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5.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有形商品的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
6.无形贸易差额:无形贸易差额是无形商品的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
7.基期:进出口价格指数的的计算式基于某一特定时期内的价格得出的,即为基期。
8.双边贸易:发生在两个贸易伙伴间的贸易活动。
9.多边贸易:同时发生在两个以上国家的贸易活动。
10.硬通货:由于贸易条件对一国有利而导致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这种货币就是硬通货。需求增加意味着货币的对外价值上升。
4.资本:除货币之外,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机械和建筑物。
5.企业:指从事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组织工作的机构,它们制定决策并承担风险。是资本、土地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雇佣者。
7.劳动分工:指工作和流程的分工。
12.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特定商品的成本,它用我们不能生产的另一种商品来衡量。
13.自给自足:是从事贸易活动。
i.贸易贸易的制约因素:
(1)货币的相对值的变化,给交易过程带来的困难。
(2)战略性因素:有些事关国家战略问题的产品即便应该进口,但基于战略考虑也会由国内生产,即便违反了国际贸易理论。
(3)政治因素:国家间是交友还是交恶也会影响国际贸易活动的进行,建立联盟的国家会促进国际贸易,而非同盟国家甚至是对立国家则可能减少甚至不进行国际贸易活动。
b.可利用的资源(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
c.专业化:是使人们能够提供其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生产方式。在工人之间划分工作和生产流程,也称为劳动分工。
专业化生产的主要优点:(1)雇佣的每个员工能够做他们最擅长的工作(2)在不断地重复一项任务中掌握熟练技术(3)减少对工具的需求成本,可以购买专业的机器设备(4)无需转换流程,节约时间(5)与学习全部流程相比,工人只需学习部分流程,花费更少的时间来掌握专门的技能(6)雇主能更准确地估计生产成本和产量。
d.规模经济:由于大规模经济运行或大规模生产所产生的成本降低的优势。
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指在企业内部节省资源)和外部规模经济(指一种产业集中在某特定地区,坐落于该区域的企业便能获得某些优势)。
(1)内部规模经济:技术经济:使企业实现劳动分工;财务经济:使企业获得更低的融资利率,有更多的资金来源;管理经济:聘请专门人才,有助于实现更多的管理经济;商业经济:企业大批量采购,可以获得较大的折扣,降低生产成本;风险承担经济:更多了解业内行情,迅速感知市场的变化,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成本;研发经济:可以设计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或者新的生产流程。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优势
1.土地:一切原材料的总称,指所有在地表下、地表以上、河流中、海洋中能够发现的和任何在地表上生长的材料。
2.劳动力:指愿意并能够工作的所有人形成的劳动力、人类的努力和人类所从事的劳动的总和。
3.边干边学:现代理论,含义指一国工人获得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不同国家工人之间的技术水平的差异会降低。
g.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理论。一个生产商(国家)在生产某特定商品时比另一个生产商(国家)效率相对更高。一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比较优势最大或相对劣势最小的产品;而进口比较优势最小或相对劣势最大的产品。
h.比较优势理论概述:首先判断一国在生产哪种商品或提供哪种服务方面效率最高;其次,该国应该集中生产该种产品或提供该项服务,并使其产量最大化;最后,每个国家应该按照一个公平的汇率自由贸易。
禁运:是一种限制贸易措施,包括强行全面禁止进口特定商品,主要是通过取消进口商品的数量来限制贸易。
18.贸易战与倾销:
贸易战:与迅速变化的贸易限制和售价与生产成本脱节有关。虽然一般的贸易战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但在此期间经济资源会被无效率使用。
16.汇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17.关税、配额与禁运的区别:
关税:是限制贸易的措施,包括强制向进口商品征税。关税可能是特定的,也可能是从价的,主要是通过影响进口产品的价格,进而减少进口数量来限制贸易。
配额:是一种限制贸易的措施,包括设定进口商品的数量的具体限度,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进口数量来限制贸易。
11.软通货:由于贸易条件对一国不利而导致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货币的对外价值下降。
14.平衡项目:被引入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个项目,用以确保收支表的全面平衡。平衡项目通常应用于出现错误或者信息遗漏的情况。
15.储备项目:政府所持有的可以用来保证收支平衡的的大量货币。政府持有储备项目的三种形式:本币、外币、黄金。
a..国际贸易的起因:根本原因是资源的有限(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本国需要的资源)和专业化(使人们能够提供其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使得国际间劳动分工可能,从而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国际贸易的细分起因和优点:(1)由于气候差异,有的国家无法生产某些产品,国际贸易有助于某些国家获得自身无法生产的商品和服务(2)国际贸易有助于贸易国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友谊(3)国际贸易促进了技术的推广,对不发达国家有很大益处(4)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获得他们需要的资源(5)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得各个国家生产自己具有专业优势的产品,有助于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第二章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一国与另一国或全世界全部外部贸易的财务报告。
2.贸易平衡: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趋于平衡,一般指基本平衡,因为纵观世界各国(地区)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绝对平衡几乎不存在。
4.有形贸易差额:指那些可以看到或触摸到物品的贸易。有形贸易差额是出口额减去进口额,也称为贸易差额。
(2)外部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劳动力集中培训学习求职带动的教育培训、支柱产业需要的支持性的辅助产业、支持性服务产业、产业聚集带来的机会和声誉影响。
e.产业分级:第一产业:自然资源的开发;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f.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理论。是指在同样数量资源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商(国家)可以生产出比另一个生产商(国家)更多的特定商品。一个国家应该专业化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取规模经济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