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浮力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 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 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A.7 N B.4 N C.3 N D.1 N2.关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 •排开液体的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3.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B .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D .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4. 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 g的水,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N/kg)( )A .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 NB .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C.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 g3D .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 cm35. 甲、乙两实心球静止在液体中,如图所示:(1) 若甲、乙体积相同,甲、乙所受浮力大小是( )A . F甲〉F乙B . F甲V F乙C. F甲=F乙D .无法判断(2) 若甲、乙质量相同,甲、乙所受浮力大小是( )A . F甲〉F乙B . F甲V F乙C. F甲=F乙D .无法判断6 .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个盛水的烧杯,一个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金属块且金属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

现将金属块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刚离开水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烧杯底部的压强逐渐减小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C.金属块所受浮力逐渐减小D.台秤的示数逐渐增大7 .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10 分钟,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深度曲线和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潜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 .在1〜3分钟,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减小B. 在1〜3分钟,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C. 在4〜6分钟,都是处于水下静止状态D. 在6〜8分钟,都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8.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

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5 N B.7 N C.14 N D.12 N9.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浮沉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A .下沉,变小B .下沉,变大C. 上浮,变小D .悬浮,不变10•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小球,放在同一液体中,结果A球漂浮,B球悬浮,C球下沉到容器底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B .如果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则A、B两球一定是空心的C.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贝尼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 A > F B>F CD .如果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贝尼们密度的大小关系为p> p> p二、填空题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只质量是790 g的实心铁球放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放入水银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是____ N o (卩铁=7.9 >103 kg/m3, g 取10 N/kg)12. _______________ 一同学在岸上最多只能搬得起质量为30 kg的鹅卵石。

如果鹅卵石的密度是 2.5 >03 kg/m3,则该同学在水中最多能搬得起质量为kg的鹅卵石(石头不露出水面)。

这时石头受到的浮力是_____ N o (卩水=1.0 X03 kg/m3,g取10 N/kg)13. 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

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

由图可知:水晶球的体积是____ cm3,水晶球的质量是 ___ g,水晶球的密度是____ g/cm3o14. 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6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4N,则这个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N.15. 一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将重物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2N,此时重物所受浮力为____ N;若改变重物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重物所受浮力大小__ .16. 一个物体重15N,体积为1dm3,如果将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____ N,物体在水中将 ____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若下沉,沉到水底时对底部的压力是_N .17. 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块漂浮在水中,盛放在大烧杯内,如图所示,则冰块受到的浮力为 __ N18. 如图所示,密度为0.6X 103kg/m3、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静止在某液体的表面上时,刚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岀液面,则液体的密度为kg/m3,此时木块的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__ N.三、作图题19. 如图所示,作出烧杯中小球静止在水面上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20. 如图所示,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 如图甲所示,在弹簧的下端挂一个小桶,小桶的下面吊一个石块,记下弹簧伸长后下端到达的位置0,将此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F1,小桶与石块的总重记为G,则F1 傾“〉”“V” 或“ )G o(2) 如图乙所示,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当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出的水便流到旁边的小水杯中,将排出的水的重力记为G 排o⑶如图丙所示,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方的小桶中,弹簧的下端又会到达原来的位置O,将此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F2,则F2 ________________ 傾“〉” “V”或“ )F1。

⑷通过对图丙中小桶和石块的受力分析,请推导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与排出水的重力G排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写出推导过程)18. 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 ________ 液体中。

⑵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 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 ;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 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 , p 液、p 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贝U p 液 p 水(填“〉或“<”,) h 与 p 水、 p 液及 H 的关系式是 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小明根据图a 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 1 2 3 4,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 标出了 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

结果发现:1.1刻度线是在1.0刻度线的 —傾“上”或“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 ___________________ 填“均匀”或“不均匀”)。

(4) 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用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 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 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 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2X 10-6 m 3= 2 cm 3,铜球中空心部分的体积: V 空=V -V 实=17.8 cm 3— 2 cm 3= 15.8 cm 3五、计算题19. 把一个体积为17.8 cm 3的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

已知铜的密度是338.9 沐0 kg/m ,g 取 10 N/kg ,求: 2 空心铜球的重力。

3 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0. 图甲是修建造码头时,用钢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 A 沿竖直方向以0.3 m/s 的速度匀速下 降的情景。

图乙是A 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 A 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

求:(取水 的密度为 尸 1.0 >103 kg/m 3, g 取 10 N/kg) (1) 长方体A 的高度。

(2) 长方体A 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4 长方体A 的密度。

答案:1---4 DBAAkg/m 3x 10 N/kg X 17.8 X 10一6m = 0.178 N,小球悬浮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G=卩浮=0.178 N, m ⑵ 由p= V 得,铜球的实心部分的体积: g G 0.178 N = = 3 3 p 同 p 同g 8.9 X 10 kg/m X 10 N/kg Vm20. 解:⑴ 由图乙可知,长方体A从下底面接触水面到刚好浸没所用的时间t = 15 s—10 ss 、=5 s,根据v =『可得,长方体A的咼度s= vt = 0.3 m/s >5 s = 1.5 m⑵由图乙可知,前10 s钢绳的拉力不变,等于物体A的重力,此时物体在水面以上,所以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则G= F= 3 > 1dN; 10〜15 s,钢绳的拉力减小,是物体A从与水面接触到完全浸没,由图可知,当A完全浸入水中时,拉力F'= 1>104 N,所以长方体受到的浮力F浮=G— F'= 3X 104 N —1X 104 N = 2>104 N, F浮2X104 N 3⑶根据F浮=p水gV排可得,A的体积V= V排=—= 3 3 = 2 m,所以A浮水排, 排p水g 1X10 kg/m X 10 N/kg4”宀、m G 3X10 N 331.5 X10 kg/m的密度亍Vg=2 m3X 10 N/kg 二5. (1) A (2) C6----10 DCDAB11. 1 7.912. 50 20013. 10 30 314. 7.5 X 10315.16.15. (1) = (3) = (4) F1= G, F2= G+ G排一F 浮,且F1 = F2,所以F 浮=G排16. (1) 漂浮(2) > p水H p液(3)下不均匀⑷向容器中加油(或换用细长的容器)19. 解:(1)空心铜球悬浮在水中:V排=V= 17.8 cn^ 17.8 X 106ni, F浮=p水gV排=1.0 X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