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受热面焊接施工方案

锅炉受热面焊接施工方案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施工方案版本号:1.0状态:执行编号:APCC(2)-HZJF-GL-001锅炉受热面焊接施工方案编制:日期审核:日期工程部:日期质保部:日期安环部: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锅炉受热面焊接施工方案编号:APCC(2)-HZJF-GL-0011.目的指导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锅炉受热面焊接施工作业。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工程#1、#2、#3、#4锅炉受热面焊接施工作业。

3.编制依据3.1.《火电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

3.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210.7-2010)。

3.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DL 5009·1—2014)3.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3.5.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3.6.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锅炉受热面图纸4.作业项目概述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安装四台750t/d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是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单锅筒锅炉,型号为SLC750-4.0/405的自然循环中压锅炉,卧式布置,悬吊结构。

各级受热面管子为垂直布置,烟气横向流过各级受热面。

4.1.本锅炉受热面焊接母材材质:20G、15 Cr MoG4.2.受热面主要焊接工作量见附表25.作业准备5.1.人力资源5.1.1焊接技术负责1名5.1.2焊接质检员1名5.1.3焊接统计员1名5.1.4安全员1名5.1.5焊工10名5.3.氩弧焊丝、焊条具备相关质量证明书并经现场检验合格。

5.4.瓶装氩气纯度≥99.95%。

5.5.焊机、氧、乙炔瓶及氩气瓶布置位置牢靠、合理、安全。

5.6.施工现场符合安全文明施工条件(经安全员验收合格)。

5.7.搭好防风挡雨设施,(经质检员验收合格)。

5.8.所有施焊焊工必须持有国家相关部门签发有效合格证件进行作业。

5.9.焊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处于直接投用状态,施工现场一次电源线走向合理、整齐。

5.10.相关工器具经检验合格。

5.11.焊接施工人员经技术交底并签字。

6.作业条件6.1.对设备要求:焊前由安装技术员提供所焊材料的材质,合金钢材料焊前提供有效的钢材复查光谱报告。

6.2.焊口位置:焊口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或汽包联箱外壁以及支吊架边缘至少70mm,两对接焊口间距不得小于150mm。

7.焊接方法及工艺要求7.1.7.2.焊接材料选用及管理7.2.1焊接材料选用焊接母材为20G,选用TIG-J50(Φ2.5)的焊丝,J507(Φ3.2)的焊条焊接母材为15 Cr MoG,选用TIG-R30(Φ2.5)的焊丝,R307(Φ3.2)的焊条。

7.2.2焊接材料管理7.2.2.焊接材料到货后对焊材观感质量、质保书批号、焊材牌号、氩气纯度进行核对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库。

7.2.2.材料管理人员按要求对焊接材料进行保管,建立标识,保证焊材库的温度湿度处于受控范围,并作好每日记录。

7.2.2.焊材发放前必须按焊材技术要求进行烘焙,烘焙时间、温度不同的焊材必须分箱烘焙。

烘焙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7.2.2.焊材发放时须明确焊材使用部位,焊条牌号,建立发放记录。

7.2.2.焊材当日未使用完必须退回焊材库保管。

7.2.2.经烘焙过的焊条必须放置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其它参数见工艺评定。

7.4.作业顺序:见附录3《作业流程图》7.5.焊口清理7.5.1焊件在点固前应将坡口表面及附近(内、外壁)的油、漆、污垢、锈等清理干净,管件对接焊口应清理至发出金属光泽。

7.5.2清理范围如下对接接头:7.5.2.1坡口每侧各为:10~15mm。

7.5.2.2角接接头:焊脚尺寸K值+10mm。

7.6.焊接工艺7.6.1对口点固7.6.1.1管件对口间隙:按图纸要求。

未做要求的见附录1(坡口图)。

7.6.1.2焊缝点固间距视焊件的形状、大小拟定,其原则须适合于部件就位。

点固焊缝长度一般为10-15mm,焊缝厚度2-3mm。

7.6.1.3对口时宜采用专用管夹,对口完毕点固,点固后检查焊点质量,如有缺陷及时处理。

7.6.1.4点固采用的焊接工艺同正式施工工艺7.6.2焊前预热7.6.2.1焊前预热(按照DL/T869)有关规定执行。

7.6.2.2预热宽度从对口中心开始,每侧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7.6.2.3焊接施工中要求一次性完成,中途中断需对母材重新预热。

7.6.3受热面管件组合、安装焊接施工,涉及相关型号、规格的管子对接焊缝焊接施工相关施工方法见附录2(水冷壁焊接工程一览表)。

7.6.4密封件、及附件焊接7.6.4.1焊接方法采用手工电弧焊。

7.6.4.2水冷壁鳍片密封点固须保证平齐,同时应留有2mm间隙保证焊透。

对于较长的焊缝,焊接时可采用分区、对称、分段跳焊等焊接方法预防焊接变形。

7.6.4.3手工电弧焊相关母材及焊材匹配:7.6.4.4材质Q235、20G系列焊接施工采用焊条J507(其中Q235+ Q235采用J422)。

7.6.4.5不锈钢+(Q235、20G)系列焊接施工采用不锈钢焊条。

7.6.4.6铁件角焊缝焊接详见施工图纸。

7.6.5工艺要求7.6.5.1电源极性,采用直流正接法,即工件接正极,焊枪接负极。

7.6.5.2焊接起弧位置,应避开点固焊位置,密排管建议采用两人对焊。

7.6.5.3焊条使用前应按其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焊条出库12小时后须入库重新烘焙,重复烘焙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7.6.5.4焊条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放在100-120℃保温筒内,并通电保温,随用随取。

7.6.5.5焊丝在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油、锈等擦拭干净。

7.6.5.6起弧点应避开点固焊缝位置,为保证焊透,点固焊缝两端应打磨成缓坡状。

7.6.5.7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高合金钢材料表面不得焊接对口用管卡。

7.6.5.8焊接设备或其他设备不得有电弧擦伤或其他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破坏性伤害。

7.6.5.9焊接施工若采用了临时支撑物,施工完毕应去除,去除时不得伤害母材,并用砂轮机将其残留焊疤清理干净。

7.6.5.10氩弧焊焊接过程中焊丝端不可离开氩气保护区,打底结束后检查焊缝,无缺陷后方可进行下步的填充和盖面。

7.6.5.11焊缝接头采取热接头工艺,以减少起弧次数,提高焊接质量。

7.6.5.12焊口的点固、打底、填充及盖面应连续完成。

7.6.5.13管子焊接时,两端封闭,管内不得有穿堂风。

7.6.5.14厚壁大径管多层多道焊接,层间接头应错开,同时应进行逐层检查,经自检合格后再焊接次层焊缝。

7.6.5.15外径大于194mm的管子和密集排管(管子间距≤30mm)的对接接头宜采取二人对称焊接。

7.6.5.16焊接施工上道工序未结束或经检验未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6.5.17焊接施工完毕进行焊口清理,经自检合格后在焊缝附近标记焊缝编号及焊工代号。

7.6.6焊缝返修工艺7.6.6.1不合格焊缝根据试验室出具的焊缝返工通知单进行返工。

7.6.6.2对接焊缝缺陷采用机械方法清除,禁止使用氧乙炔火焰清除缺陷。

7.6.6.3同一位置的缺陷返工不超过三次,中、高合金钢不得超过二次。

7.6.6.4清除缺陷应仔细认真,确认缺陷被彻底清除。

7.6.6.5补焊工艺同原焊接工艺。

7.6.6.6返工焊口需进行100%无损探伤检验。

8.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8.1.焊接质量标准8.1.1对接管口焊缝:8.1.1.1焊缝外观过渡圆滑、匀直、接头良好,无咬边、裂纹、气孔、弧坑、夹渣等缺陷。

8.1.1.2受热面管子:外壁错口值≤10%壁厚,且不大于1mm;其他管道:外壁错口值≤10%壁厚,且不大于4mm。

8.1.1.3焊缝余高:壁厚δ≤10mm,余高不大于2mm;壁厚δ>10mm,余高≤2.5mm。

8.1.1.4焊缝宽窄差:壁厚δ≤10mm,宽窄差不大于2mm;壁厚δ>10mm,宽窄差≤3mm 8.1.2型材、板材等铁件角焊缝:8.1.2.1焊缝外观过渡圆滑、匀直、接头良好,无未焊透、密集性气孔、裂纹、弧坑现象。

8.1.2.2焊缝尺寸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8.1.2.3焊缝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

8.2.焊接检验要求8.2.1受热面管道、管件焊接检验要求(见表2)。

8.3.测量设备一览表8.4.测量要求、计量要求转换及能力分析表。

9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9.1安全管理9.1.1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及控制措施9.1.2 安全管理措施9.1.2.1 危险源:安装人员在高处作业、行走产生后果:高处坠落预防方法:1)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速差自控器等个人防护用品2)在横梁上行走前必须设置φ13mm以上的水平扶手绳(通过专用夹具与钢结构相连),工作人员将安全带挂在扶手绳上后方可行走。

3)每层作业面形成后,及时搭设符合规范的脚手架通道及工作平台。

4)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的牢固可靠处;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

5)高处作业人员在从事活动范围较大(水平活动在以垂直线为中心的1.5m半径范围内)的作业时,必须使用速差自控器。

6)高处作业人员使用绳梯上下攀登时必须使用攀登自锁器。

9.1.2.2 危险源:使用角向磨光机、电焊机、坡口机等电动工器具产生后果:产生触电、飞溅、飞屑等伤害预防方法:1)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连接正确、牢固。

2)电缆或软线完好、插头完好。

3)开关动作正常、灵活、无缺损。

4)电气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机械防护装置完好。

5)施工中,所有配电箱保证数量充足且定置放置。

所有移动电源盘均实行一机一闸保护,移动电源盘在进出线末端均采用防电线拉脱措施。

6)加强对用电设施和电动工具的检查维护。

电动工具定期进行检测,并有明显检测合格标识,所有移动电源盘和电动工具都有台帐并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7)砂轮片有缺损或裂纹时严禁使用,打磨作业时必须正确佩带、使用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

严禁将切割片当打磨砂轮片使用或将打磨砂轮片作为切割片使用。

砂轮片的转速必须大于角向磨光机的额定转速。

8)角向磨光机使用应符合如下规定:a 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

b 磨光机所用砂轮外缘的安全线速度不得小于80m/s。

c 在切割作业时,砂轮不得倾斜。

9.2文明施工9.2.1 严格按照总平面布置图,按照“谁施工,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挂牌标准管理。

9.2.2 设置一批统一规格的废料回收箱,废料要分类放置,施工班组的施工废料应清理放入箱中。

废料箱派专人打扫。

必须做到一日一清一日一净。

9.2.4建立并严格执行工序交接验收制度,上道工序交给下道工序应是干净、清洁的作业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