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中考浮力压轴题集

2018中考浮力压轴题集

42.小刚想利用量筒、小筒和水,测量一小块铁矿石的密度。

请你将小刚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小筒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6 甲所示,读出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 1,并记录;(2)将待测矿石放入小筒中,使小筒仍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6乙所示,读出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 2,并记录;(3),读出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 3,并记录;(4)根据已知量和测量量,导出计算铁矿石密度的公式ρ=。

42.(3)将矿石从小筒中取出放入量筒的水中 1 分V2 V1(4)V3 V1ρ水 1 分或者(3)将矿石和小筒一起从量筒中取出,读出水面的刻度值V4 ,并记录;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 1 分V2 V1(4)V3 V4ρ水 1 分1. 一块冰内含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内的水面升高了 4.6cm.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2 3 3 为50cm,求石块的密度是多少?(水=0.9 × 10 kg/m )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0.44cm.设量筒内横截面积精彩文档度为多少?正好悬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内的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加了 460Pa ;当冰完全熔化 后,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又变化了 44Pa 。

忽略烧杯内水的体积所受温度的影响, 当 冰完全熔化后, 烧杯底对合金物体的支持力是 N 。

(冰的密度为 0.9/ cm 3,取 g 10N /kg )。

4.底面积为 S 1 的圆柱容器中装有未知密度的液体, 将一密度为 ρ的正方体金属块 放入底面积为 S 2 的长方体盒中,盒子漂浮在液面上(液体不会溢出) ,其?入液 体的深度为 h 1,若把金属块从盒中取出, 系在盒子下方,放入液体中(金属块不 接触容器),长方体盒 ?入液体中的深度为 h 2,剪断细线金属块沉入容器底,盒 子漂在液面上, 其?入液体的深度为 h 3,若盒子始终处于如图所示的直立状态而 未发生倾斜,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液体的密度是 细线剪断前5.如图 10-1-14 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 、金属 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 待 A 、B 静止时,三个容器底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6、.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将一只装有配重的薄壁长烧杯放入圆柱形容器 的水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深度 H 1为20cm ,如图 15甲所示。

将金属块 A 吊 在烧杯底部,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 h 1为 5cm ,容器中水的深度 H 2为 35cm ,如图 15乙所示。

将金属块 A 放在烧杯中,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 h 2为 1cm ,如图 15 丙所示。

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正确的是 ( )A .p 甲>p 乙>p 丙B .C .p 甲<p 乙=p 丙D . p 甲= p 乙 >p丙 p 甲= p 乙= p 2 倍。

则金属块 A 的密7.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绳连接, 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B .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 .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小D .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大8.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

将体积为 V 的金属块 A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该液体中( A 与容器底未接触)。

金属块 A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

将木块 B 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 B 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 7:12,把金属块 A 放在木块 B 上面,木 块 B 刚好没入液体中(如图 11 所示)。

若已知金属块 A 的体积与木块 B 的 体积之 比为 13:24,则液体的密 度为 _ 金属块 A 的密度为9、如图 10 甲所示,圆柱形平底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积为 500cm2。

在 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 200cm2、高为 20cm 的圆柱形物块,物块底部的中心通过一段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

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直至将其注满, 如图 10 乙所示。

已知在注入液体的过程中细线对物块的拉力 F 随液体深度 h 的变化甲 图 11 乙关系图像如图 10 丙所示。

若将细线剪断,当物块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 强为 _____ Pa 。

(g=10N/kg )11.如图 1所示,边长为 10cm 的立方体木块 A 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 容器中液面与 A 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 细线中拉力 F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象如图 2所示.木块密度ρ=0.5×103kg/m 3,容器 的底面积为 200cm 2,g=10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B .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C . 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 10gD . 第 30s 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 2cm12.(6分)图 1是小勇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物体 A 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 L 的关系实验装置, 其中 A 是底面积为 25cm 2 的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 用弹簧测 力计提着物休 A ,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 ,得到 F 与 h 的关系图像如图2 中实线所示. (g=10 N/kg )(1)浸没前,物体A 逐渐浸入水的过程中,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2)完全浸没时, A 受到水的浮力为 N ,密度为 kg/m 3;(3)小勇换用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绘制出图 2 中虚线所示图像,则该 液体密度为 kg/m 3 .1)圆柱体 M 刚好漂浮时容器中水的深度 h ; 2)圆柱体 M 的密度 ρ3)圆柱形容器的内底面积 S .14.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 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 直至刚没入水中 (不接触容器, 无水溢 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13.一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 如图甲所示, 容器中立放 个均匀实心圆柱体 M ,现慢慢想容器中加水,加入的水对容器 压强P 水与所加水的质量 m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在整个过程中无 出, M 的底面始终与容器中的水面平行,当加入的水等于 3kg 物体 M 刚好漂浮且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4cm ,如图乙所示,(已知 =1.0 ×10kg/m3) 着底 水时ρ水求: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15、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 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

这 个容器可能是 [ ( )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

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所受浮力的大底部, 水未溢出。

下图能反映金属球从水面刚接触处开始至容器底部过程中, 小 F 与金属球浸入水中深度 h 的关系的是(19.如图,25.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图中 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p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像是 ( )30. 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

现将两相同的物块 分别放入杯中,待物块静止时,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则( ) A .甲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大B .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 .向甲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增大D .向乙杯中缓慢加水,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减小12 水槽中放一个小铁盒,铁盒中放少许细线和一个铝块,铁盒漂浮在水面 拴在铁盒下面,铁盒仍漂浮在水面,如图所示 .讨论此时水槽中的水位以及铁盒浸入水中的 体积,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槽中水位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B. 水槽中水位下降,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C. 水槽中水位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小D. 水槽中水位上升,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15. 【北京延庆一模】如图 7 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细 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 ( ρ铅>ρ铝)两球全部没入水中, 此时容器中 水面高度相同,设绳的拉力分别为 T 1 和 T 2,磅秤的示数分别为 F 1 和 F 2,则 A .F 1=F 2, T 1=T 2 B . F 1>F 2,T 1< T 2 C .F 1= F 2,T 1>T 2 D .F 1<F 2,T 1>T 2.现用细线把铝块答案:D2. 如图5 所示,在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球与槽底没有紧密接触),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受到的浮力为F1。

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并放在烧杯里漂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受到的浮力为F2,捞起金属球后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p,水的密度为ρ水。

根据上述条件可知()A.金属球受的重力为F2 –F1–pSB.金属球被捞起前受的浮力为F2 –F1C.金属球被捞起后水槽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小了FD.金属球被捞起后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水g4、装有金属球的小容器A 漂浮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大容器 B 的水面上,所受的浮力为F l,如图8 所示,若把金属从 A 中拿出投入水中沉到B的低部时,小容器A 所受的浮力大小为F2,池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大小为N,那么()。

A.金属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F l-F2B.小容器所受重力的大小为F2C.小容器所受浮力减小了ND.大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小了N10 分)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 A 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水=1.0×103kg/m3,g 取10N/kg).求:( 1)物块 A 受到的浮力; ( 2)物块 A 的密度;( 3)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 A 恰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 加量△ p (整个过程中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21.【北京延庆一模】如图 23 所示,弹簧上端与物块相连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

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 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

物块的体积为 100 cm 3,酒精的密度为 0.8×103㎏/m 3,g 取 10N/kg 。

求:(1)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

2)物块的质量 M 。

25、如图是某车站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 圆柱体浮筒 A 的底面积为 400cm 2,高为 0.2m ,盖片 B 的面积为 60cm 2(盖片 B 的质量,厚度不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