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位军人出身的保安在值班时,发现一女子从11楼跳接轻生,情急之下,他随手一接,结果两人都当场死亡。
这在网上引起热议:
有网友说,太无知,不要说那么重一个人,就是半斤重的东西也足以致人死地。
也有网友说,太不理性,你救得了她一时,能救得了她一世?太不值。
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军人,救人危难,是其习惯和本能;再说,见死不救。
那还叫人?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某一观点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生命诚可贵
于丹在她的《论语》中说过,“生命不过是悠悠岁月中借来的一段光阴,你在有限生命中的所言所行,与平庸的岁月相比是多么的短暂”。
“哀吾生之须瘐,羡长江之无穷”。
从诗人对生命之短的感喟中,我不由感到生命诚可贵。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在NBA赛场上拼搏的姚明对生命发出了拷问。
经过5年的磨砺,姚明已成为NBA赛上屈指可数的当家球星,一场比赛可让他收益数百万元,然而面对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他愿意放弃物质上的价值,追求更令人赞许的精神价值——传递自己的骨髓延续另一个生命,他以一个巨人的行动,激起了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良知。
生命诚可贵,我们要让可贵的生命延续。
别问值不值,生命的价值不是以交换来体现的。
感动中国人的孟祥斌,以自己的义举,阐释了对生命诚贵的理解。
风萧萧,雨蒙蒙,壮士一去不复返,面对陌生的人落水挣扎,他心头的闪念是挽救诚贵的生命,他以人生仅有的一次纵跃辉煌告别告别美丽的世间,落水者幸运得救,勇士却慢慢下沉,冰冷的河水让人心寒,勇士的义举即给我们以温暖的启示。
“落叶在泥土里迷失了方向的时候,它自然会融入到森林的生命里去”,泰戈尔华美的语言如是说。
一片陨落的黄叶,最终落到哺育她的大地,零落成泥,碾作为生,让诚贵的生命在延续中沉淀出对生命更深的理解,一片叶子的价值便在此,一次美丽陨落不是人生的最终,而是反哺生命之基的行为,让自己寄予生命以厚重的肥力,让来年的万物方苏时,再次让生命绽放新春,在微风的唏嘘声中,昭示生命的诚贵。
生命曾经在我们一度漠然的冷视中挣扎,生命又在生命与生命的交融中被唤醒良知,生命的可贵,不仅贵于在世的存在,更在于生命能唤醒人性,让诚贵的生命延续。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军人出身的保安接跳楼的女子,二人同时身亡,然后是大家的评论,立意时注意选取角度进行分析。
可以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理性面对危难,生命诚可贵;从军人的角度可以立意为,有些东西比生命本身更可贵;从评论者的角度看一立意为,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行文时手爱你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分析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同类事件,是文章有针对性同时有深度。
点睛:时评写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就事论事,就是对时事本身进行直接的评论。
一般有三种类别,一是赞扬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
二是批评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
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写作时注意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
尤其要注重准确性和说理性。
在写法上,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就事论理,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标题】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