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在徐志摩的故乡张同吾去年晚秋时节,在北方已是万木萧疏了,而在江南海宁却仍是杂花生树,层林尽染,浓浓的绿荫掩映着红顶楼房,一派幸福安详的景象。
海宁是个神奇的地方,我曾三次登临百里长堤观潮,白光耀眼,惊涛裂岸,声如万马奔腾,状若山倾海翻。
我因而理解了:是海洋文化和潮文化,在海宁人聪颖细腻的文化性格中增添了大气、潇洒与果敢,所以这里才会诞生国学大师王国维、训诂大家朱起凤、语言学大家许国璋、书法大师张宗祥、佛学泰斗太虚、红学家吴世昌、金石家钱君匋、军事家蒋百里、电影艺术家史东山、诗人穆旦、作家金庸等。
海宁又是诗人徐志摩的故乡,他以博爱精神、青春气息和人性光彩谱写出情韵悠长的诗章,它们恒久的艺术魅力穿越时间的幛幔,至今仍辐射光芒。
我来到位于硖石镇的徐志摩故居,重温他短暂而又潇洒浪漫的一生。
这座略带浅红的灰色楼房约600平方米,周围是一片美丽的草坪,围绕着铁铸栅栏,是典型的花园洋房。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徐父尽管反对这桩婚事,却拧不过儿子的韧性,为之修建了这座典雅的住宅。
庭院和廊下均由名贵大理石铺就,一层厅堂是西式地板和吊灯,摆设着中式桌椅,二层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卧室则一派西式陈设。
徐志摩十分喜爱这座中西合璧的宅第,称其为“香巢”,又将他与陆小曼的起居室题名“眉轩”。
每天清晨他都去买一束鲜花送给妻子,新婚燕尔娇宠之至。
徐志摩确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人,林徽因的清纯隽美、风华绝代,陆小曼的能歌善舞、柔美娇艳,都令他奋不顾身地追求,诚如他对恩师梁启超坦言:“我之甘冒世之不韪……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灵魂得以救度,生命却殁于英年,他是为赶赴北京听林徽因讲演而在空中遇难的。
一年之后他热恋的“徽徽”痛定思痛,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而唤作“眉”的小曼在多年之后有《为志摩扫墓》一诗:“肠断人情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
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
”两位才女,前者情深意切,后者痛断肝肠。
瞻视橱柜中的种种实物和墙壁上的许多照片,眼前仿佛有朗朗新月冉冉升起。
他是“新月派”的灵魂,那些沐浴过欧风美雨的才俊,胡适、闻一多、朱湘、孙大雨、邵洵美、林徽因、陈梦家、沈从文、卞之琳等都围绕着他,如群星拱月。
徐志摩一生追求爱、美和自由,此亦是他诗歌美学的精髓。
由于历史的倾斜和观念的偏颇,他在半个世纪中受到贬损,但其美丽的文学光焰无法遮拦。
伴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他的诗又重暖人间。
有人说他是过分西化的,殊不知他的文化之根植于中国沃土,他自书楹联“山高水长中有神悟,风朝雨夕我思古人”。
因此他的诗才有优美的意境、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和精湛的语言。
一篇篇抒情短章广受读者的喜爱,那首仅有五行的《沙扬娜拉》堪称短诗极品,而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更是家喻户晓,历久弥新:“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走了,却把诗歌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留给了中国和世界。
站在徐志摩故居的庭院,仰望湛蓝的天空,我想起他乘飞机时的感言:这座飞机带着我的灵魂飞过高山,飞过大潮,飞在丛林间。
我当时就望这样飞出这空气的牢笼,飞到整个宇宙里去……这隔世的玄思和遐想,已成为现实,如今有多少诗的后继者,在更广阔的时空里飞翔。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景物描写,表现幸福安详的景象,烘托了作者对徐志摩深切的缅怀和哀悼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第二段渲染氛围,为下文做铺垫,同时也表现了徐志摩聪颖、大气、潇洒、果敢的性格特点,引人入胜。
C.本文恰到好处地引用了诗歌、人物语言,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又使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饱含深情。
D.这篇文章看似平淡,实则娓娓道来,熔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2.请简要概括徐志摩的形象特点。
(3分)3.你对“他走了,却把诗歌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留给了中国和世界”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现实阐述。
(4分)二、文言文阅读(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4.下列加点字的词释义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军.(军队)函陵是.(这是)寡人之过也共.(共同)其乏困朝济..(修工事)焉..(渡河)而夕设版B.贰.(从属二主)于楚辞.(推辞)曰肆.(扩张)其西封东封.(使……成为缰界)郑C.郑既.(既然)知亡矣许.(答应)之因.(依靠)人之力敝.(损害)之行李..(出门所带包裹)之往来D.越.(跨越)国鄙.(以……为边邑)远焉.(哪里)用陪.(增加)邻何厌.(讨厌)之有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下列各句中与“何厌之有”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3分)A.吾谁与归B.忌不自信C.客之美我者 D.何罪之有7.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3分)A.亡郑对秦有害无益。
B.舍郑对秦有益无害。
C.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将损害秦。
D.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不勇武。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介之推不言禄晋侯①赏从亡者。
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③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④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
以死谁怼⑤!”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
”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⑥为之田⑦。
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注】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
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
②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③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
④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
子是对人的美称。
⑤怼(duì):怨恨。
⑥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泌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
⑦田:祭田。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尤:指责B.盍亦求之盍:何不C.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旌:表彰D.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义:正义9.下列对“介之推不言禄”一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介之推不满于上下相蒙的现状,并在与其母的交流之后,隐居而死。
B.介之推和母亲一起隐居,母亲死后,他才接受了晋侯赏给他的绵上之田。
C.晋侯在介之推死后,已经有悔改之意。
D.“介之推不言禄”一事表现了“介之推”“介之推的母亲”的高洁品质。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夫晋,何厌之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3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冬至: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11. 从诗句内容看,诗人思家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写出三点。
(3分)12. 诗歌中有一个特写镜头,形象地描写了诗人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
请找出这一诗句。
(2分)13. 三四两句写“思家”独具匠心,请赏析。
(4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2)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巷》(3)_________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三、语言文字运用1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3分)A.这位老红军每当回忆起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总有讲不完的故事。
他把这些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讲给子孙听,让他们永远记住红军的伟大。
B.我们县“夕阳红”歌舞团的演员们虽然平均年龄为65岁,但他们个个风华正茂,精神矍铄。
C.你看他多么慷慨,对朋友多么讲义气啊!我们三个意气相投,共同为了理想而努力吧! 'D.毛泽东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破坏售票市场秩序的行为固然可恶,但对那种不同于传统黄牛非法倒票的技术抢票行为,是否要立法进行厘清则值得商榷。
B.国家信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信访督查工作还存在着督查程序不规范、督查质量不高、工作开展不平衡,需要予以加强和规范。
C.周有光不仅在汉语拼音方案制订和推广方面的贡献卓著,而且取得了在汉语拼音应用现代化、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就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