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87套)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87套)

杏南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23分)
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8分)f
①百gě( )争流②寥kuò( )
③挥斥方qiu( ) ④颓pǐ( )
⑤切齿fǔ( )心⑥chēn( )目
⑦以药cuì( )之⑧刀zǔ( )
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5分)
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例)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依孔子修订的鲁史《》的顺序所作。

⑵古时音乐分宫、、、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3)《》《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⑴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看,;,。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不禁发出“,?”的浩叹。

⑵太子及宾客,皆白。

(3)风萧萧兮易水寒,。

(4)项庄舞剑,。

二、选择题(24分)
4.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
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之往来
..也行李
B.为之奈何
..
..人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
...
..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
..之意
..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
6.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使工以药淬之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7.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寡人之过也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8.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吾其还也
C.其意常在沛公也 D.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9.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
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
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已经脱身离开,回到军营
10.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问征夫以前路(介宾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
11.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

()
A道.芷阳间行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晋军.函陵 D 皆白衣冠
...以送之
三、课内阅读(17分)
12.请回忆《雨巷》,完成下面题目。

(6分)
⑴“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这段诗节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耐心回忆,再写出两处使用了这种手法的诗句。

(3分)
答:
⑵《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有什么特点?你怎样理解这个意象?(3分)
答:
1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11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3分)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⑵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也相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也不同
⑶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是()(2分)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②夜缒而出,见秦伯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⑤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夫晋,何厌之有?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④⑤⑥
⑷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答:
②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答:
四、课外阅读(11分)
14.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5分)
致橡树(节选)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⑴诗人在表达“即使是由衷的奉献,也还是不够的”这一爱情观时,用了哪些意象来进行比喻?(至少说出三个)(3分)
⑵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2分)
15.阅读下面几首诗,说说他们对评价项羽的不同评价。

(6分)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杜牧评价:
王安石评价:
李清照评价:
五、《红楼梦》阅读(13分)
16.简答题
下列判词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请指出分别预示了哪些女子的命运。

(1)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2)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17.填空题
(1)《红楼梦》原名,该书以、、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探春的父亲是,惜春的父亲是。

18.选择题
(1)下列各位不都属于“金陵十二钗”的是()
A.元春、探春、湘云、妙玉
B.凤姐、巧姐、李纨、秦氏
C.黛玉、宝钗、迎春、岫烟
D.迎春、惜春、凤姐、巧姐
(2)宝玉贾兰中举,使贾府的衰微最终有了一线转机,请问贾兰是谁?()
A.宁府惜春之兄
B.宁府贾蓉之弟
C.荣府贾珠之子
D.荣府迎春之兄
(3)“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床金做马”分别是说()
A.薛家史家
B.贾家史家
C.史家贾家
D.薛家贾家
五、作文(60分)
离别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时刻,离别的方式、离别的心情也千差万别。

关于离别,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描绘,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都是。

它既意味着一段故事的结束,又预示了新的征程的开始。

请以“离别”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答题卷
学校: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23分)
1.(8分)
①gě( ) ②kuò( ) ③qiu( ) ④pǐ( )
⑤fǔ( ) ⑥chēn( ) ⑦cuì( ) ⑧zǔ( )
2.(5分)
⑴《》
⑵、。

(3)《》。

3.(10分)
⑴看,;,。

“,?”
⑵,皆白。

(3)。

(4) 。

二、选择题(24分)
三、课内阅读(17分)
12.(6分)⑴修辞手法:
诗句:
⑵特点:
理解意象:
13.⑴(3分)①鄙.②厌.③肆.
⑵()(2分)⑶()(2分)
⑷(4分)○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答:
②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答:
四、课外阅读(11分)
14.⑴比喻(至少说出三个)(3分)
⑵爱情观(2分)
15.(6分)
杜牧评价:
王安石评价:
李清照评价:
五、《红楼梦》阅读(15分)
16.简答题
(1)()(2)()
17.填空题
(1)《》,、、(2), , 。

18.选择题
(1)()(2)()(3)()
题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