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ppt课件

肿瘤ppt课件


病理学
四、肿瘤的分期和分级
一般用于恶性肿瘤 (一)肿瘤的分级 分化程度的高低、异型性的大小及核分裂 的多少
三级分级法:Ⅰ级分化好;Ⅱ级中分化;Ⅲ级低分化 (二)肿瘤的分期
原 发 肿 瘤
TNM 分期
淋 巴 结 受 累 0 -N 血 行 转 移 0 /M 1
T
N
M
1
-T 4
3
病理学
第六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病理学
1.膨胀性生长
大多数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病理学
2.浸润性生长
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3.外生性生长
与部位有关,良、恶性肿瘤皆可呈外生性生长 但恶性肿瘤会外生加浸润,恶性可形成溃疡。
病理学
病理学
(三)肿瘤的扩散 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
1.直接蔓延
2.转移:血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
病理学
1.直接蔓延(direct spread)
随着肿瘤不断长大,瘤细胞可连续不断地沿
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侵入并破
坏临近正常组织或器官继续生长,称直接蔓延。
病理学
2.转移(metastasis)
(1)概念:
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 迁徙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同类型的继发性肿瘤, 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举例:肺转移性肝癌。

细胞的异型性
1、细胞形态:
肿瘤细胞形态异型性:核 仁显著、增大或多个
霍奇金淋巴瘤:R-S细胞
3、细胞浆
异型性反应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分化程度)
分化程度
高 中 低 未分化
异型性
小 较大 大 显著
恶性程度
低 中 高 很高
分化(differentiation) 原始幼稚细胞发育为成熟 细胞的过程。
(四)酶的变化
病理学
1.恶性肿瘤中氧化酶减少,蛋白分解酶增加,无质变 2.分化幼稚的肿瘤特殊酶消失 酶谱趋向一致性 3.前列腺癌酸性磷酸酶增加 骨肉瘤碱性磷酸酶增加 具有诊断价值
病理学
第五节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 二、肿瘤的生长生物学 三、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的机制 四、肿瘤的分期和分级
病理学
最常见
第七节 常见肿瘤的举例
一、上皮组织肿瘤
病理学
最常见
(一)良性上皮组织肿瘤 1.乳头状瘤 2.腺瘤
(一)良性上皮组织肿瘤
1.乳头状瘤 由被覆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 大体:外生性生长,乳头状 镜下:实质和间质(轴心) 上皮种类:鳞状、柱状、移行
病理学
乳头状瘤

好发部位:皮肤,结肠,膀胱
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 继发变化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性核 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分裂像
缓慢 一般较少见 迅速 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感染等
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 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与 者常有包膜,边界清楚, 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固定不易推动;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可 后者常伴有浸润性生长 推动
1. 合成代谢
> 分解代谢
2. 夺取正常组织的蛋白分解产物,合成肿瘤所需蛋白
恶病质
3.
合成肿瘤蛋白,作为特异性或相关抗原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结肠癌
免疫反应 诊断价值
肝癌
病理学
(三)糖代谢
中间产物被合成蛋白、核酸、脂类等
以糖酵解为主
即使氧供充分
恶性程度越高,糖酵解关键酶的活性也越高 线粒体功能障碍 酶谱改变
实质
⑵囊腺瘤
病理学
部位:多见于成年女性卵巢 大体:多单侧, 结节状, 切面可见囊腔 分类: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
病理学
(3)多形性腺瘤
部位:多见于涎腺,尤其腮腺 来源:腮腺闰管上皮细胞和 肌上皮细胞 组成:腺体+肌上皮细胞+粘 液样基质+软骨样组织
形态特点:外生性生长,乳头状 生长特性: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
2.腺瘤
概述 ⑴纤维腺瘤 ⑵囊腺瘤
病理学
⑶多形性腺瘤
⑷息肉状腺瘤
病理学
概述
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 形状:粘膜---息肉状;腺器官内---结节状,常有包膜 具有一定分泌功能
但有一定组织结构异型性,导管缺如-----囊状
病理学
⑴纤维腺瘤
部位:多见于女性乳腺 大体:多单个,境界清楚 结节状,有包膜 镜下:腺体+纤维结缔组织
2.交界性 组织形态介于良恶之间 3.可变性 4.不一致性 良 恶 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不一致
病理学
第七节 常见肿瘤的举例
一、上皮组织肿瘤
二、间叶组织肿瘤 三、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四、其他组织肿瘤
第七节 常见肿瘤的举例
一、上皮组织肿瘤 (一)良性上皮组织肿瘤 (二)恶性上皮组织肿瘤 (三)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第五章 肿瘤
概述
病理学第一节 肿瘤的概来自 第二节 肿瘤的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第三节 肿瘤的形态 第四节 肿瘤的异型性和分化
第五节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第六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第七节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八节 常见肿瘤举例节
肿瘤十大特征
• • • • • • • • • •
自给自足的生长信号
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
附加的基因突变所致
正常细胞
转化
发生 转化 肿瘤细胞
演进 遗传学上不稳 定的细胞增生
肿瘤细胞 变异
肿瘤细胞的 变异 异质化
存活的肿瘤细胞 变种的克隆性扩增
无抗原性 侵袭性
转移
实体性 恶性肿瘤 需要较少 生长因子
病理学
三、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
1.局部侵袭: (1) 肿瘤细胞间粘附力↓: cadherin↓、Fn↓→细胞间连接↓。 (2) 肿瘤细胞与基底膜的紧密附着: Ln受体↑, Fn受体↑ (3) 细胞外基质降解: Cathepsin-D, u-PA溶解Ln 、Fn。 (4) 肿瘤细胞的移出:阿米巴运动→ 游出。
病理学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
(一)肿瘤的形状
(二)肿瘤的数目和大小
(三)肿瘤的颜色
(四)肿瘤的质地
(五)肿瘤是否具有包膜
(一)肿瘤的形状
病理学
病理学
(二)肿瘤的数目和大小
肿 瘤 的 数 目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
家族性结肠息肉状腺瘤
病理学
(三)肿瘤的颜色
一般为灰白或灰红色,但与组织来源有关
病理学
(四)肿瘤的质地
病理学
(一)肿瘤的生长动力学
1.肿瘤细胞倍增时间 2.生长分数 3.肿瘤的生成与丢失 增殖期对化疗敏感 决定肿瘤的生长速度
增殖池
G0
转化细胞
G0 分化
死亡
非增殖池
(二)肿瘤的血管生成
病理学
是肿瘤赖以生存和浸润转移的条件
炎细胞和肿瘤细胞 血管生长因子
肿瘤细胞 抗血管生长因子
影响肿瘤的生长
GF、PD-ECGF VEGF,TNF-α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四)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非内分泌腺肿瘤细胞产生和
分泌激素和激素类物质引起的临床表现
(五)副肿瘤综合征 由于肿瘤的产物或异常免疫反应
或其他不明原因,间接引起的一系列表现。
第七节 良性肿瘤 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 组织分化程度
病理学
恶性肿瘤
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发 分化低,异型性大,与发源组织的形态 源组织的形态相似 差别大
病理学
一、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速度
(二)肿瘤的生长方式 (三)肿瘤的扩散
病理学
(一)肿瘤的生长速度 取决于分化程度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慢,呈 间歇性生长
突然加快 考虑恶变
快,呈持续性生长 血供相对不足, 易坏死、出血
(二)肿瘤的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
2.浸润性生长 3.外生性生长
病理学
组织异型性

是指组织结构与其起源的组织比较在空
间排列方式上有不同的差异。


良恶性肿瘤均具有组织异型性
表现:肿瘤细胞排列,极性,层次以及 实质与间质关系。
细胞异型性
良性肿瘤细胞异型性小,恶性肿瘤异型性 明显。 表现: 1 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形状不 一 ,瘤巨细 胞。 2 细胞核:病理性核分裂,核浆比例失调。 3 细胞浆:多呈现嗜碱性。核蛋白体增多。
概念、机制★
病理学
(三)恶病质
1.概念: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可发生严重消瘦、乏力
贫血、全身衰竭、皮肤干枯呈黄褐色,称恶病质。
2.机制:
①患者食欲减退,出血,感染、发热;肿瘤坏死后 毒性产物 机体的代谢紊乱 ②恶性肿瘤迅速生长消耗大量营养物质 ③晚期疼痛影响进食 ④巨噬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可降低食欲;增加 分解代谢

癌脐:器官表面转移瘤结节,中央出血
坏死、下陷
种植性转移

体腔内器官恶性肿瘤侵破表面,瘤细胞
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内器官表面,形 成转移瘤。
病理学
二、肿瘤的生长生物学(了解)
一个细胞恶性转化
与肿瘤的内在特点有关
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
远处转移 局部浸润
(一)肿瘤的生长动力学
(二)肿瘤的血管生成
(三)肿瘤的演进和异质化
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病理学
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一)局部压迫和阻塞
(二)继发性病变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少见,出血、坏死、感染。
(三)激素分泌过多
内分泌系统来源的肿瘤
病理学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一)破坏器官结构和功能 (二)并发症 (三)恶病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