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123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123


• • • •
3、检算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1)计算行车时分(均衡速度法) (2)计算通过能力 (3)检算输送能力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工程费 • (2)运营费 • (3)技术经济指标表 • • • • • • • 5、编写说明书 (1)设计任务书 (2)平面设计概述及计算资料 (3)纵断面设计概述及计算资料 (4)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检算资料 (5)经济指标计算资料 (6)填写工程技术指标表
设计任务书 • • • • • • • • • • 6、牵引种类; 近期 电力 ;远期电力; 7、机车类型 DF4B(或SS1或SS3或SS4) ; 8、到发线有效长 650m ; 9、最小曲线半径 700m ; 10、信号联闭设备为半自动闭塞, 11、近期货物列车长度计算确定; 12、车车辆组成: 13、制动装置资料; 14、车站侧向过岔速度允许值为V=45km/h;直向 过岔速度取设计速度。
(一)越岭垭口选择
• 垭口是越岭线路的控制点,一般宜选择下列越岭 垭口: (1)高程较低、靠近线路短直方向; (2)山体较薄; (3)地质条件较好; (4)引线条件较好。 • 同一垭口并非同时具备上述各条件,此时,应精 心比选,找出最合理越岭垭口。
(二)越岭高程选择 • 越岭垭口一般都用隧道通过,越岭高程选择,就 是越岭隧道高程与隧道长度选择。 • 高程愈高隧道愈短,但两端引线愈长。从工程而 言,理想的越岭高程应使引线和隧道总的建筑费 用最小;就运营而言,越岭高程愈低、引线愈短 愈有利。洞口位臵的高低可能受洪水位控制。 • 越岭隧道的合理高程与长度的选择,除取决于洞 口的高程、地面自然坡度、地质条件外,还与设 计线的运量、限制坡度(或加力坡度)以及隧道 施工技术水平有关。 • 设计线的运量大、限坡小时,宜采用高程低的长 隧道方案。 • 隧道施工的技术水平是越岭高程选择的重要因素
绘制导向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导向线应绕避不良地质地段,并使导向线趋向前 方的控制点(或车站)。 (2)如果两脚规开度(定线步距)小于等高线平距, 表示定线坡度大于局部地面自然坡度,线路不受 高程控制,即可根据线路短直方向引线。遇到等 高线平距小于的地段,再继续绘制下一地段的导 向线。 (3)线路跨越沟谷,需要设臵桥涵,故导向线不必降 至沟底,可直接向对岸引线(如图3-11中i至j 点)。线路穿过山咀,要开挖路堑或设臵隧道, 导向线也不必升至山脊,可直接跳过山咀。跨越 沟谷或山咀时,应根据引线距离是的几倍,即表 示线路要下降或上升几个Δh,以便决定在沟谷或 山咀对侧的哪条等高线开始绘制导向线。
• 4.坡段长度最好不小于列车长度,应尽量采用下 坡无需制动的坡度——无害坡度。
5.力争减少总的拔起高度,但绕避高程障碍而导致 线路延长时,则应认真比选。 6.车站的设臵应不偏离线路的短直方向,并争取把 车站设在凸形地段。地形应平坦开阔,以减少工 程量。
三、线路平面、纵断面的改善
常见的修改平纵断面的几种情况: (1)原坡度设计不当,局部地段出现填挖方过大时, 可改变坡段组合或设计高程以减少填挖方数量。
(二)要求完成的任务
• 1、定出_ 向阳镇 _车站至 _东风镇 __车站的线路平 面图; • 2、设计该站间的纵断面图; • 3、能力检算; • 4、计算工程费和运营费; • 5、编写简要说明书; • 6、图纸整饰,设计文件组卷装订。
(三)选线课程设计组卷要求
• • • • • • • • • • 1.文本大小:16K 2.组卷顺序 (1)封面 (2)目录 (3)说明书正文 (4)附件 ①土石方计算表 ②线路平面图 ③线路纵断面图 (5)封底
•影响岸侧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1.地质条件 2.地形条件 3.农田及城镇分布条件 (三)线路位臵的选择
二、越岭地段
• 越岭地区高程障碍大,一般需要展线,地质复杂,工程集 中,对线路的走向、主要技术标准(特别是限制坡度和最 小曲线半径)、工程数量和运营条件等影响极大。所以应 大面积选线,认真研究、寻找合理的越岭线路方案。 • 越岭线路通常是沿通向分水岭垭口的河谷足坡定线,并以 隧道(地形有利时用路堑)越过垭口,再沿分水岭另一侧的 河谷向下游定线如图3-25所示。越岭线路应解决的主要问 题为越岭垭口选择、越岭高程选择和越岭引线定线三个问 题。
铁路选Hale Waihona Puke 课程设计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 《选线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主要训 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 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过‚线路工程概论‛中的有 关线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后,对‚牵引计算‛、 ‚能力计算‛、‚平纵断面设计‛等知识的拓宽 与综合应用。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牵引力计算、 能力计算、平纵面设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 掌握纸上定线、牵引计算、能力检算和方案经济 比较的基本方法、熟悉并运用(铁路线路设计规 范),从面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准备工作
• • • • • • 1、阅读《铁道工程》有关章节; 2、文具用品; 三角板、分规或圆规、量角器; 方格纸一张:75cm×35cm; 用硬纸板自制铁路曲线板一套; 以上用品设计前应准备好。
牵引质量及列车资料计算
1.牵引质量计算
按列车在限制上坡道上,以机车计算速度做等速运 行为条件
G
' 0
常见的修改平纵断面的几种情况: (4)当平面曲线和 切线配合不当而 引起工程增加时, 应重新调整偏角 和配臵曲线,以 减小工程量。
主要自然条件下的定线原则
一、河谷定线
• 沿河而行的路线称为河谷线。在路网中,河谷线 路占有较大的比重。 • 沿河谷定线具有下列优点: (1)河谷纵坡为单向坡,可避免线路出现逆坡,且可 利用支流侧谷展线。 (2)多数城镇位于河谷阶地,在阶地设站,可更好地 为地方服务。 • 河谷线存在的缺点: • 占用农田较多、弯曲河流可能引起线路延长、山 区河流的横坡陡峻和地质不良等。
' q
( w iq )
" q
(t )
当Gq>=G时,列车可以顺利起动; 当Gq>=G时,列车不能起动,应根据具体情况降低牵 引质量G或减小站坪设计坡度
3.车站到发线有效长检算
Gyx ( Lyx La N J LJ )q(t )
当Gyx>=G时,牵引质量不受到发线有效长限制
4.确定牵引定数
(4)导向线是一条折线,仅能表示线路的概略走向, 为了定出线路平面,须以导向线为基础,借助于铁 路曲线板和三角板,在符合线路规范有关规定的前 提下,圆顺、顺直地绘出线路平面。
二、缓坡地段定线
• 在缓坡地段,地形平易,定线时可以航空线为主导 方向,既要力争线路顺直,又要量节省工程投资。 • 缓坡地段定线要点: 1.为了绕避障碍而使线路偏离短直方向时,必须尽 早绕避前方的障碍,力求减小偏角。
(1) 缓坡地段:采用的最大坡度大于平均自然纵坡 (imax> ipz) ,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这时,主 要矛盾在平面一方,只要注意绕避平面障碍,按短 直方向定线,即可得到合理的线路位臵。
(2) 紧坡地段:采用的最大坡度小于或等于平均自然 纵坡 (imaxipz) ,则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 更主要的是受高程障碍的控制。这时,主要矛盾在 纵断面一方,这就需要根据地形变化情况,选择地 面平均自然坡度与最大坡度基本吻合的地面定线, 有意识地将线路展长,使能达到预定的高程。
缓坡地段定线要点:
2.线路绕避山咀,跨越沟谷或其它障碍时,必须使 曲线交点正对主要障碍物,使障碍物在曲线的内 侧并使其偏角最小。
缓坡地段定线要点: 3.设臵曲线应有理由,必须是确有障碍存在。曲线 半径应结合地形尽量采用大半径。 • 在缓坡地段,线路展长的程度,取决于线路的意 义、运量大小、地形、地质条件、路网干线,应 力求顺直;地方意义的铁路,则力求降低造价并 靠近城镇。


课程设计内容
• (一)课堂学习 • 1、复习‚牵引计算‛、‚能力计算‛、‚平纵面 设计‛等有关内容 • 2、讲授‚铁路定线方法‛ • 3、讲解合力曲线使用方法 • 4、讲解、分析课程设计作业任务
(二)课程设计作业
• 1、计算牵引质量、确定牵引定数、列车长度和牵 引净重 • • • • 2、纸上定线 (1)识图 (2)平面设计 (3)纵断面设计
y F j P( w i x ) g
' 0
g ( w ix )
" 0
(t )
2
w 2.25 0.019 V 0.00032 V , ( N / kN)
" w0 0.92 0.0048 V 0.000125 V 2 , ( N / kN)
2.起动检算
Gq
y Fq P( w iq ) g
设计任务书 • (一)出发资料 • 1、设计线为 Ⅱ 级单线铁路,路段设计速度为 100km/h ; • 2、地形图比例尺1:25000,等高距5米; • 3、始点 向阳镇 车站,中心里程 CK100+000 , 中心设计标高 35.0m ,该站为会让站;终点 东风 镇 车站,为中间站,站场位置及标高自行选定; • 4、运量资料(重车方向) • 货运量 9(或10或11或12)Mt/a ,货运波动系数 β =1.15,通过能力贮备系数α =0.2; • 客车 4 对/d;摘挂 1 对/d;零担 2 对/d;快货 1 对/d。 • 5、限制坡度iX=12 ‰ 。
(二)导向线定线法
• 导向线就是既用足最大坡度又在导向线与等高线交 点处填挖为零的一条折线。因此,它是用足最大坡 度而又适合地形、填挖最小的线路概略平面。 • 在紧坡地段,线路的概略位臵与局部走向,可借助 于导向线来拟定。 • 导向线是利用两脚规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定出来的, 其定线步骤如下: 1. 根据地形图上等高距Δh(m),计算出线路上升 Δh需要引线的距离——定线步距Δl(km)。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