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网络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培养基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2.培养基的种类包括_____培养基和_____培养基等。
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_____,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_____。
3.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一般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营养成分此外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等要求。
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营养物质。
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_______,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pH调节为______,培养细菌时需要将pH调节为____________,培养厌氧微生物需要提供_____的条件。
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 。
2. 无菌技术包括:(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___________;(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___________;(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__________旁进行;(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___________相接触。
3. 比较消毒和灭菌(填表)4.消毒方法:5.灭菌方法:(1)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___________法;对接种环灭菌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层灼烧(2)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________灭菌法,所用器械是___________;(3)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___________灭菌法,所用器械是___________。
三.实验操作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倒平板操作的讨论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2.纯化大肠杆菌(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____。
(2)平板划线法是通过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将聚集的菌种_______ 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_______。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_______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分为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两步。
(4)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以便于纯化菌种。
(5)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课本18页)平板划线操作的讨论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答: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6)涂布平板操作的步骤:(课本19页)涂布平板操作的讨论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提示: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
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______的恒温箱中,培养12h和24h后,分别观察并记录结果。
3.结果分析与评价1培养未接种培养基的作用是_______,若有菌落形成,说明培养基灭菌_______。
2在肉汤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呈白色,为圆形,光滑有光泽,边缘整齐。
3培养12h和24h后的菌落大小_______(相同、不同);菌落分布位置_______(相同、不同)。
原因是时间越长,菌落中细菌繁殖越多,菌落体积越大;菌落的位置不动,但菌落数增多。
四.菌种的保存(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 的方法。
①临时保藏方法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
以后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上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
②缺点: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 的方法。
在3mL的甘油瓶中,装入1mL甘油后灭菌。
将1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网络一.研究思路1.筛选菌株1.1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农作物_____直接吸收利用,而是首先通过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细菌能合成________。
(反应式:_______________)1.2 科学家能从热泉中把耐热细菌筛选出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也适用于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在该培养基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的是____________,提供氮源的的是______,琼脂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思考2〗该培养基对微生物______(具有,不具有)选择作用。
如果具有,其选择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统计菌落数目2.1在统计菌落数目时,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此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2.2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
〖思考3〗从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4〗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成功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5〗第二位同学的结果接近真实值。
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的操作是第一位同学需设置重复实验组;第二位同学统计的三个菌落数相差太大,说明操作有误,需重新实验。
2.3统计的菌落数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______菌落。
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______________来表示。
3.设置对照3.1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对照实验是指除了______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______的实验。
满足该条件的称为______组,未满足该条件的称为______组。
〖思考6〗请设计本实验的对照实验组:方案1:其他同学用A同学的土样进行实验。
方案2:A同学以不接种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2.实验设计2.1 实验设计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材料用具、______________和时间安排等。
2.2 根据图示2-7填写以下实验流程:2.3 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采用不同的稀释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保证获得______________ 的平板。
细菌稀释度为______________,放线菌稀释度为______________,真菌稀释度为______________。
2.4 培养不同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培养温度。
细菌一般在______________培养1~2d,放线菌一般在______________培养5~7d,霉菌一般在______________的温度下培养3~4d。
2.5 在菌落计数时,每隔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
选取_______________的记录作为结果,以防止因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2.6菌落的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等方面。
〖思考7〗土壤微生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环境条件适宜等。
)2.7 实验过程1)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
2)应在旁称取土壤g。
将称好的土样倒入盛有mL无菌水的中,塞好棉塞。
3)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旁进行。
4)实验时要对作好标记。
注明等。
5)为了提高效率,在操作时更加有条不紊,应当。
3.结果分析与评价3.1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还需要借助的方法。
3.2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将尿素分解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