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行业报告四川奶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2022年行业报告四川奶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四川奶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近年来,四川省各级党政非常重视奶业进展,通过制定优待政策,加大投入,鼓舞奶牛养殖,引进加工企业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四川省奶业的快速进展,全省奶牛数量成倍增长,牛奶产量大幅增加,乳品加工力量大幅提高。

1 四川奶业进展回顾
1.1 奶牛数量进展快速,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20世纪80年月至90代初,四川省奶牛数量相对稳定,年存栏
2.5万头左右,90年月后期至2000年增长较快,从1996年的2.48万头增长到2000年的5.21万头,养殖数量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翻了一翻,年均增长26.5%。

到2022年以后,奶牛养殖数量增长开头加快,2022年奶牛存栏21.10万头,比2000年增长
3.05倍,年均增长38.12%,其中2022年和2022年增长最快,分别比上年增长4
4.15%和50.83%。

全省牛奶产量从2022年开头大幅度增加,2022年的牛奶产量达到70.54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4
5.19%。

全省奶牛单产水平得到提高,305天产奶量由2022年的3950千克提高到2022年的4201千克,提高
6.3%。

1.2 奶牛养殖相对集中,小区规模饲养进展较快上世纪八、九十年月,奶牛养殖主要分布在成都、自贡等大中城市郊区,以国有农垦奶牛场为主。

九十年月后期农垦奶牛场开头逐步退出奶牛养殖,农户开头涉足奶牛养殖,养殖规模小而分散。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消失了农户小区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现代化牧场共同进展的局面。

目前全
省奶牛养殖主要分布在成都、绵阳、南充、眉山、达州、雅安、巴中、西昌等大中城市郊区,养殖数量达16万多头,占全省养殖数量的80%左右。

全省养殖2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所占比重达到25%以上,机械化挤奶牛比例达到35%以上。

1.3 乳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乳品加工快速进展进入上世纪九十年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乳品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各种奶制品的生产和供应促进了人们对奶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城乡居民对乳制品需求日益增长,牛奶已经从浪费品转变成了生活必需品。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鲜乳、乳粉、酸乳)消费量由1992年的9.23千克增加至2022年的24.87千克,增长了179%。

农村居民乳制品消费从无到有,1992年农村居民鲜乳和乳制品消费量为1.16千克,2022年达到了3.52千克,比1992年增长了203%,而同期肉类和蛋类仅分别增长了40.90%和63.89%。

2022年尽管患病“三聚氰胺大事”的影响,但四川省奶制品消费潜力仍很强劲,尤其是成都市场奶制品的消费力量很强,已经占到食品消费的6.1%,位于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第6位。

乳品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促进了四川省乳品加工企业的快速进展。

伊利、蒙牛、光明、维维、妙士、娃哈哈等国内品牌企业纷纷在川投资建厂,抢占奶源。

菊乐、华西和新盼望等本地企业也扩建生产线,提高牛奶加工力量,应对乳品市场的激烈竞争。

目前全省乳制品加工企业达到60多家,乳品加工日处理鲜奶力量达到5000多吨,比2022年增长了8倍。

2 主要问题
四川省奶业在快速进展过程中消失的产业布局不合理、加工力量过剩、养殖水平低、企业与奶农关系不协调、原料乳供应不稳定、市场竞争无序、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四川省奶业健康、可持续进展的障碍。

2.1 奶业进展缺乏总体规划和布局奶源基地建设滞后于乳品加工业的进展,乳品加工企业盲目进展,重复建设严峻,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奶源争夺激烈,原料奶价格特别波动。

2.2 奶业进展的利益安排机制不健全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没有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合理安排的产业化链条。

在奶源紧急时,企业纷纷抢购,在奶源过剩时,又实行压级压价甚至拒收,奶牛养殖户利益得不到爱护。

奶牛养殖数量起伏较大,原奶供应得不到保障。

2.3 奶牛生产水平较低在奶牛快速进展过程中,存在只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

由于奶牛繁殖周期长,各地纷纷到省外购买了大量的低产荷斯坦2~3代杂交牛,导致全省低产奶牛比例占到50%~60%,而且奶牛群体结构不合理,能繁母牛比例不到55%。

奶牛养殖方式落后,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较低,全省养殖5头以下奶牛数量所占比重达到45%左右,散养模式仍居主导地位,养殖水平低下,精饲料饲喂量过大,优质青粗料供应严峻不足,导致奶牛单产水平仍旧较低。

2.4 加工企业品种单一乳品加工企业之间产品趋同,靠打价格战斗取市场,养分价值较高的巴氏奶、常温奶、酸奶长期在低价位
运行。

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压低原奶收购价或大量用奶粉生产复原乳,使奶业进入恶性循环。

随着原材料及运输成本的不断上升,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导致乳品加工企业利润不断下降甚至亏损。

3 奶业进展前景
2022年,中国乳业遭受金融海啸与“三聚氰胺”大事的双重危机,整个行业一度深陷泥潭。

随着国家重拳监管、企业乐观自救,如今风波渐息。

但是,经此一劫,中国乳企有的重整旗鼓,有的止步不前,有的销声匿迹,原有格局被颠覆,新的行业格局正在形成中。

从将来进展看,我国乳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与发达国家消费水平仍存在着巨大差距,也远远低于世界和亚洲平均水平。

在将来五至十年,消费人群的连续扩大和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将促进我国乳品需求的持续扩张。

当前世界奶业渐渐从增加奶牛头数转向提高母牛单产水平方向进展。

我国乳业进展经过近两年的市场洗礼,将低质低效的奶牛淘汰掉,把饲养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的奶户淘汰掉,为我国乳业实现资源整合,推动奶业升级,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奶业战略转变供应了机遇。

近几年,由于国家有关奶业扶持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原料奶价格涨幅明显,养殖效益下滑的状况逐步得到缓解,四川省奶牛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势头,2022年奶产量同比增长9.21%。

4 对策建议
4.1 仔细落实国家扶持政策,促进奶业持续稳定进展仔细贯彻国务院和农业部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进展的文件精神,加强国家
扶持政策的宣扬力度,加大奶业进展的扶持力度。

扩大奶牛良种补贴实施范围,实施后备母牛补贴制度,完善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政策,扶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对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进行补贴,加大对奶农的信贷支持,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

4.2 加强奶牛良繁体系建设,推动奶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奶牛良种繁育,加大良种推广力度,优化奶牛群体结构,不断提高奶牛单产水平。

依据全国奶牛品种改良方案,制定和实施四川奶牛品种改良方案,推动全省良种登记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等基础工作的开展。

建立和完善县乡奶牛技术推广体系,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养,提高服务水平。

加快四川省奶牛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标准化改造,改善饲养和防疫条件,提高机械化挤奶比例,全面推广玉米青贮饲料的生产和使用,推广奶牛全混合日粮(TMR)技术,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实行统一良种、统一防疫、统一操作规范,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水平。

坚持生产进展和防疫爱护并重的方针,加强奶牛疫病的防控。

4.3 合理布局,协调进展仔细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严格加工企业的行业准入,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避开恶性竞争和资源铺张,合理配置原料和加工产能。

奶源基地建设要结合乳品加工企业产能和分布以及饲草饲料资源供应状况,进展奶牛生产,促进奶源基地与加工企业协调进展。

同时加工企业要结合当地状况,进展与当地气候特征相适应的奶牛品种,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奶源基地。

除进展荷斯坦奶牛外,可进展娟姗牛、西门塔尔牛和奶水牛等品种,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乳制品。

4.4 进展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组织,加快推动产业化经营乐观扶持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牛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

大力进展以奶农为基础、养殖基地为依托、乳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奶业产业化经营方式,鼓舞乳品加工企业实行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奶农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