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药学专业(学分:1 学时:18)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开课单位:生物医学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获取文献信息能力的科学方法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选修课之一。
它以“授人以渔”为宗旨、以实用为原则、以网络检索技术为主线,系统地介绍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选择性地介绍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网络数据库的检索技术与获取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文献信息的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及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的各种类型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文献信息的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和综合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含每章教学目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基本定义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文献的基本特征以及分类;期刊参考文献的书写方法。
熟悉不同类型文献的特点。
了解不同类型文献的标识方法。
教学内容:介绍了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定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献的基本特征;按出版类型、载体形式以及使用级别对文献进行分类;讲解了不同期刊对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简单介绍了药学专业相关的数据库以及学习网站。
第二章:维普数据库的使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维普数据库检索各类中文期刊文献的方法以及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特色功能模块;熟悉维普数据库功能模块:期刊文献检索,文献引证追踪,科学指标分析,搜索引擎服务以及文献传递功能;了解维普数据库的基础平台。
教学内容:介绍了维普的四个主要功能模块,“期刊文献检索”功能模块,“文献引证追踪”功能模块,“科学指标分析”功能模块,“搜索引擎服务”功能模块;介绍了维普数据库在课题调研、科技查新、项目评估、成果申报、人才选拔、科研管理、期刊投稿等方面的重要用途。
第三章:中国知网的使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中国知网检索各类中文期刊文献的方法以及中国知网的特色功能模块。
熟悉中国知网的功能模块:综合检索,智能检索,分类检索,高级检索以及分享传播和在线阅读功能;了解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基础平台。
教学内容:介绍了中国知网的背景和页面介绍;中国知网的功能模块揭示:一筐式检索,指数检索,出版物检索等;讲解了如何采用智能检索文献并进行筛选得到指定文献;采用高级检索精准查找文献,采用布尔逻辑检索查找文献,通过引证和被引证关系对文献进行分析。
第四章:中文专利信息检索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检索并下载相关中文专利;熟悉中文专利的分类以及中文专利的检索方法;了解专利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基本的专利法规。
教学内容:介绍了专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以及分类;专利的组成;专利申请的途径(巴黎公约以及专利合作公约);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作用及其检索平台;介绍了使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中文专利检索;使用主题检索、分类检索以及号码检索功能;通过申请号、公开号、授权号和专利号分析专利的属性。
第五章:外文专利信息检索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通过外文专利数据库查询并下载外文专利;熟悉外文专利查询的渠道以及外文专利网站的使用;了解外文专利的主要种类、标识码以及专利号的组成。
教学内容:介绍了欧洲专利、世界专利、美国专利的基本信息以及专利号的组成;讲解了Soopat检索平台、The Lens()、美国专利局和EPO(欧洲专利局)检索平台的使用,通过使用三种平台进行外文专利的检索,并分析法律状态和同族专利。
第六章:SciFinder的检索与应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Scifinder数据库的检索方法;熟悉Scifinder每一个模块的作用;了解Scifinder 数据库的基础平台。
教学内容:介绍了Scifinder的文献数据库;Scifinder的注册与登陆;讲解了SciFinder 中的文献检索、物质检索、Markush检索以及反应检索等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简单介绍了SciFinder 特色功能;SciFinder 网络资源平台。
第七章: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使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指定的文献,以及查找指定期刊的影响因子;熟悉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尤其是核心数据库检索,熟悉Web of Science数据库每一个模块
的功能及其创建引文跟踪以及文献分析;了解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平台和SCI影响因子的来由及其计算公式。
教学内容:介绍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基本检索平台以及数据库来源,数据库的功能模块以及特色功能;讲解了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特定领域的文献,并分析该领域的高影响力作者以及机构,同时总结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趋势;检索高引频的论文。
第八章:SCI论文投稿及写作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SCI论文的分类及结构;熟悉SCI论文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了解SCI论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SCI论文的分类(实验性论文、报道性论文、理论性论文以及综述性论文)及结构(题名、作者署名及地址的标署、摘要、引言、基金资助项目的英文表达、致谢以及参考文献等);介绍了向SCI期刊投稿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区别、学术期刊找审稿人的几个途径、审稿人(同行评议)关注的问题、英文文章写作小技巧、SCI论文投稿信、投稿、审稿、修订与接受之过程与分析以及SCI源期刊及稿约的查找);介绍了SCI论文的写作技巧。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献、信息、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文献类型、数据库的类型和图书的分类体系以及中英文数据库的使用,掌握不同类型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技巧。
难点:运用相关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具备相关专业领域系统和专深的文献信息检索能力。
四、参考性教学时间安排: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信息源与信息检索》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网络时代电子资源检索与利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六、其他说明:
1. 教学方式:
教师在充分备课和写好教案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授课过程将采用教师讲授、例题分析以及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考核方式:
总成绩= 平时成绩*30% + 课程论文成绩*70%
平时成绩占30%:包括作业(24%)和出勤(6%)等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
课程论文成绩占70%。
考核方式:提交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