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素养 文献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信息: 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体现它存在和运动状态的信号和消息。
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是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
知识: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特定的人类信息。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由三要素组成:1.有一定的知识内容;2.有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3.有用以保存和传递知识的记录的方式或手段。
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视听型连续出版物缩微平片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磁带、磁盘光盘联机网络版录音带、录像带唱片、幻灯片电影胶卷文献类型(1)—根据文献的载体形式划分资料图 书2—根据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一次文献是基础,是检索的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三次文献是一次、二次文献的浓缩和延伸。
图书图书指内容比较成熟、资料比较系统、有完整定型的装祯形式的出版物。
通常被认为是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出版物。
特点:内容系统、全面、成熟、可靠,但时效性较差ISBN 的含义(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 例:7-5381-3849-8☞ 第一个号码段是地区号(组号),最短的是一位数字,最长的达五位数字,大体上兼顾文种、国别和地区。
把全世界自愿申请参加国际标准书号体系的国家和地区,划分成若干地区,各有固定的编码:0、1代表英语,2代表法语,3代表德语,4是日本出版物的代码;5是俄罗斯出版物的代码;7是中国出版物使用的代码。
☞ 第二段号码是出版社代码,由其隶属的国家或地区ISBN 中心分配,允许取值范围为2-5位数字。
☞ 第三个段是书序号,由出版社自己给出,而且每个出版社的书序号是定长的。
最短的一位,最长的六位。
☞ 第十位是电子计算机的校验码。
固定一位,起止号为0-10,10由X 代替。
期刊期刊 ( journal 、 periodical ) ISSN一种以印刷形式或其他形式逐次刊行,通常有数字或年月顺序编号,并打算无限期地连续出版下去的出版物。
期刊一般都有固定的刊名。
我们通常把学术类期刊称为科技期刊。
特点:品种多、数量大、周期短、报道速度快、内容新颖、能及时反映当前科技水平杂志杂志是连续出版物的一种,但是它的内容一般是通俗性的,或者娱乐、新闻等ISSN 的含义(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ISSN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是根据国际标准ISO3297制定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编码,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代码标识。
图 书连续出版物特种文献普通图书工具书报纸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会议文献文献类型(3)—根据文献的编辑出版形式划分该编号是以ISSN为前缀,由8位数字组成。
8位数字分为前后两段各4位,中间用连接号相连,格式如下:ISSN XXXX-XXXX 前7位数字为顺序号,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ISSN由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ISDS中心管理。
1975年起建立世界性的连续出版物标准书目数据库,目前已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65万种期刊(包括已停刊的)登记入库,成为国际上最权威的期刊书目数据网络系统。
我国于1985年建立了ISSN中国分中心(设在北京图书馆),负责中国期刊ISSN号的分配与管理,目前已有近5000种中文期刊分配了ISSN号并进入了国际ISSN数据系统。
ISSN通常都印在期的封面或版权页上。
报纸报纸是连续出版物的一种,通常每天或每周发行,它收集了时事和新闻和相关评论的各种文章。
报纸是了解时事与新闻的最佳途径。
特点:报纸最大的优势是时效性强。
科技报告科技报告( report、technical report )科技报告是科学技术工作者围绕某个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正式报告,或对某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各阶段进展情况的实际记录。
其中绝大多数涉及高、精、尖科学研究和技术设计及其阶段进展情况,客观地反映科研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在内容方面,科技报告比期刊论文等专深、详尽、可靠。
科技报告可分成技术报告、技术备忘录、通报和其他(如译文、专利等)几种类型。
有些报告因涉及尖端技术或国防问题等,所以又分绝密、秘密、内部限制发行和公开发行几个等级。
目前国际上较著名的科技报告是美国政府的四大报告。
特点:内容新颖、时效性强、自成一册、流通范围受限制会议文献会议文献( conference、paper )会议文献是在各种学术、专题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和报告。
会议文献多数以会议录的形式出现。
是专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报道的一种主要方式。
特点:论题集中、内容新颖丰富、学术性强、反映学术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专利文献专利文献( patent document )定义:发明人或专利权人申请专利时向专利局所呈交的一份详细说明发明的目的、构成及效果的书面技术文件,经专利局审查,公开出版或授权后的文献。
广义包括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检索工具以及与专利有关的一切资料。
全世界发明创造成果约90%-95%首先出现在专利文献中,而且一般80%以上的专利文献不会再以其它形式(论文、会议等)发表,专利文献对于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技术水平非常有价值。
各国专利法还明确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具备工业实用性。
因此,专利文献比一般的科技文献更具有实用性。
特点: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具有法律性标准文献标准文献( standard、specification、requirement )指经过公认的权威当局批准的以文件形式表达出的统一规定,包括技术标准、技术规格和技术规则等规章性文献的总称。
特点:时间性强、新陈代谢频繁、随经济技术水平的改变不断更新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thesis )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事某一学术课题的研究,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学术性较强的研究论文。
学位论文的获取一般通过专门的数据库或学位授予单位的图书馆。
格式:独创性、硕博士论文有较高理论价值政府出版物等政府出版物 ( government document )政府出版物是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发表、出版的文件,其内容广泛,概括可以分为行政性文献和科技文献两大类。
产品资料、技术档案等(product literature 、technical record)各厂商为推销产品而印发的商业宣传品,包括产品样本、产品目录、产品说明书、厂商介绍、技术座谈资料等。
企业或科研机构在技术工作中形成的、有一定的工程对象的技术文件。
如任务书、协议书、技术经济指标和审批文件、研究计划方案大纲和技术措施等文献检索基础知识-信息检索定义信息检索:是信息用户的需求和信息集合的比较与选择,即匹配(match)的过程。
用户根据检索需求,对一定的信息集合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根据一定的线索与准则找出相关的信息。
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 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全称为“信息存储与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指广义信息检索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文献检索分类(1)根据检索对象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或事实检索。
❑ 文献检索是从一个文献集合中找出专门文献的活动、方法与程序。
因此它是利用检索系统或工具查找文献线索,获取信息的过程。
本质是文献需要与文献集合的匹配。
❑ 数据或事实检索是指以数据或事实为检索对象的检索。
它是 一种确定性检索,直接回答用户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用户所需要的确切数据或事实。
检索结果一般是确定性。
根据检索方法不同,可分为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 手工检索:通常使用的是一些印刷型的检索工具,检索过程是通过手翻、眼看、大脑判断来完成的。
● 计算机检索:使用的是检索系统。
系统包括计算机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等。
检索是针对数据库进行的,数据库是计算机可读数据的集合。
检索过程是用户根据检索需求,事先确定好检索方案和提问式,从计算机存储的大量数据中匹配出所需结果,匹配是由机器执行完成。
目录型题录型 索引型文摘型 期刊式单卷式……卡片式文献检索工具分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原则根据当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包括的学科多、发展快等特点,将图书学科内容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准与依据。
《中图法》首先划分为五个基本部类,然后在此基础上分为22个大类,分别以拉丁字母A —Z 表示。
文献检索的步骤1)分析研究课题、制定检索策略 2)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线索 3)根据文献出处索取原始文献❑ 以文献的外部特征为检索途径:题名、责任者、出版社、书号等 ❑以文献的内容特征为检索途径:分类、主题途径。
检索途径内容特征途径外部特征途径分类途径(分类表)主题途径(主题词表)著者途径题名途径机构名途径 号码途径文献检索途径文献检索方法第二章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学科知识分为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分类标识即分类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采用等级列举表达从属关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22个基本大类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 哲学、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学、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科学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O 数理科学和化学O1 数学O1-0 数学理论O11 古典数学O12 初等数学O13 高等数学O14 数理逻辑、数学基础O15 代数、数论、组合理论O17 数学分析O18 几何、拓扑O1-8 计算工具O19 动力系统理论第三章信息检索原理、语言及方法检索语言的概念检索语言是一种用于描述文献特征和表达检索提问的约定语言,它是为沟通文献标引与检索提问而专门编制的,也是连接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两个过程中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双方思路的渠道。
文献的特征一篇文章、一本图书、一份报告等一般都有以下特征:外部特征:题名、作者、作者工作单位,专利和科技报告还有专利号或报告号等,均可以展示特定文献的外部特征。
一般不打开书本或不翻阅文献的具体内容,仅查找在文献封面或扉页位置展示的外部特征,就可以确定一篇文献。
内容特征:假如我们深入到具体的文献内容当中,则发现还可用另外两种方法来表现文献的特征:主题词与分类。
语词规范与否自然语言标题词、单元词、叙词关键词2.3 检索语言分类人工语言(artificial language):也称受控语言,使用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语词标识(controlled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