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讨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探讨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探讨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方法总结20XX年
8月至20XX年5月收住136例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果发现10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误诊率为%。

结论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病史采集不全面、不细致,临床经验不足,疲劳性工作等。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误诊原因;预防措施
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中常见病之一,常有其他疾病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本组是20XX年8月至20XX年5月收住136例急性阑尾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0例,误诊率%,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误诊病例10例中,回盲部肠结核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胃溃疡穿孔1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例;右侧输卵管扭转坏死1例;左侧中段输卵管炎并脓肿1例。

其中胃溃疡穿孔术中改上腹正中切口,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术中改右肋缘下切口,除1例肠系膜血管栓塞并全小肠坏死患者放弃治疗出院外,余9例误诊病例均治愈出院。

2 讨论
误诊原因探讨在阑尾炎误诊病例中,虽然有些疾病如梅克尔憩室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在术前与阑尾炎鉴别确实比较困难,但是大部分误诊患者是有教训可取的。

总结本组10例误诊,探讨误诊原因如下:(1)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的草率。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往往认为阑尾炎的诊断比较简单,因而询问病史不详细、体检马虎,导致重要病史与体征的漏诊,或者片面地注重某一体征,如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麦氏点压痛反跳痛等。

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穿孔前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穿孔后由于消化液沿升结肠旁沟降到右下腹,在消化液和胃内容物的刺激下,出现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症状,极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2)对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特征认识不足。

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腔内梗阻致器官感染的过程,因而急性阑尾炎的急腹痛是特征性的转移疼痛,而不是疼痛的扩散,此过程有一个时限,一般在6~36 h。

所以在数十分钟内即从中上腹转移至右下腹疼痛,由急性阑尾炎引起的可能性极小。

本组1例胃溃疡穿孔、1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腹痛转移时间均在6 h内。

另1例肠系膜血管部分栓塞只在3 h内。

(3)临床经验不足导致误诊。

本组病例的经治医生基本上是年轻的住院医师,临床经验不足,因而不能很好的综合分析资料进行较为客观的鉴别诊断,导致误诊和误行手术。

本组3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均为10~12岁
起病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另1例回盲部结核有肺结核病史、并且体质欠佳。

(4)医生疲劳性工作也是导致误诊原因之一。

普外科病例大多是急诊病例,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律,值班倒班医生少,都是24 h在科室,休息时间少、没规律,疲劳性和长期高压的心理使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厌烦和抵触情绪,在疾病的诊治中草率或依赖门诊诊断。

本组2例妇科疾病都是下半夜被送诊而导致误诊。

降低误诊的几点体会临床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约占20%,需要明确;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手术治疗的约占30%,需要避免。

另外由于阑尾位置可有肝下、盆腔、左下腹等变异,因此降低阑尾炎误诊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1)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细致的体检、合理的手术指征是减少误诊的基础。

急性阑尾炎虽是常见病、多发病,但即使是在医学发展的今天,仍然依靠病史、体征、相关辅检等作为诊断依据。

体检中不要忽视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腰大肌试验、直肠指诊等辅助体检。

对于老年人、小孩、孕妇及临床不典型者,应注意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请专科医生会诊,以免误诊或漏诊。

本组病例基本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病史片面、体检不细致不全面的情况。

例如本组3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肠结核均有特征性腹痛,经治医生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鉴别,给患者带来手术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另外必须注意的一点,对于诊断尚有疑虑的患者,手术时以探查切口为恰当,以免术中修正诊断时改变手术方案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2)注意女性急腹症的鉴别。

应充分考虑女性腹部生理、病理、解剖特点,详细了解月经的时间;详细询问腹痛情况、既往病史、婚育史;可疑病例必须行下腹部超声辅检,请妇科会诊以鉴别妇科疾病。

本组2例妇科疾病误诊,如果术前请妇科会诊是可以明确诊断。

(3)合理安排年轻住院医生休息。

科主任应协调好上下级医师关系,合理安排休息及调节疏通心理压力,让年轻住院医生有时间休息、学习总结,好以良好心理生理状况投入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1142-1156.
2 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401-429. 论文在线 :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