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中国演艺市场的分析

关于中国演艺市场的分析

关于中国【夜场演艺圈】的一场思考生活里,多数演员是自命不凡的,他们的生命感悟尽管不是最高级,但总是在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里成长着。

久了,演员就没了自己,雕琢成器的与周遭出入,走火入魔日的更是面目全非。

生活中不会有完美,我们常常要躲在舞台上、剧本中、音乐里、舞姿间去臆想、去憧憬、去逃避。

我们迷恋舞台上的角色饰演,我们难以自拔。

生活的失落和生命的失意就更加峥嵘,有人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有人会变得越来越老练。

经得起风雨的历久弥新,禁不起风雨捶打的堕入红尘。

其实做演员比实际的做人轻松得多。

一个舞台角色我们可以片刻的尽兴,我们可以随意的塑造,我们可以疯狂可以肆虐可以浪漫可以感性,我们不用为一个舞台角色而负责任。

生活中的角色才是最难饰演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须要承担起责任。

于是世界成了大舞台,企业成为了小舞台,家庭是后台,社会史编导,生活是连续剧,而我们都是主角。

“演员”是对戏剧、电影、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者的通称。

演员和生活中的人一样,在自己身上都具有能体现出自己的经历、身份、教养以至某些性格特征等个性因素的气质体态;作为对生活中的人的艺术概括的戏剧人物形象,应该由演员创造出气质来。

演员是否运用和如何运用自己的气质作为创作材料进行人物形象气质的创造,常常成为区别“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的主要因素。

“本色演员”是指运用本人的容貌、体态、气质以至本人的个性来创造人物形象的演员。

其所创造的每一个人物形象,似乎都是那个演员自己,可又是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性格。

“性格演员”是指能对自己从事创造的每一个角色,按人物性格进行各不相似的人物形象创造的演员。

许多性格演员在形象创造中常常抑制自己,使人物形象的气质不掺杂演员自己的非人物形象的气质因素。

有人因为塑造演员而最终就成了自己,包括生活包括修养包括精神和思想,生活中和舞台上思想精神交融统一,人戏相和出神入化。

最终在修炼成优秀演员的同时也修炼成了一个优秀的人,在人格经过洗礼后,神格了精神,生命最终得以理想化的净升。

真、善、美的艺术生命观生活观逐渐成形,并用以规范自己全部的人生,最后产生了真正的艺术修养和艺术信仰,成为了自己领域里的大师。

这种人已经将整个的人生化作可以舞台,自己是角色,角色是自己。

这最终的修炼直达心灵,生活的格局和生命约束已经无法束缚一个自由蜕变的灵魂,于是人生的这场跌宕起伏的剧目成为他留给世界和时间的作品。

时间是作品,经历是作品,社会关系是作品,荣誉和财富都是作品。

这样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也值得每个人去饰演。

有些人因为成功地塑造演员形象,得以社会的肯定、收入的提升、名誉的回归。

但是他并不会把人生当成了一个舞台,把生命当成一次角色的塑造。

他的目的是名利,他将演员身份当成自己的通行证自己的外套,其真正的目的不在于舞台、剧目、音乐更别谈什么文化艺术。

他在乎的是舞台角色带来的利益。

这种演员营心于如何延续自己的工作,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自己的声誉、增加自己的收入。

为完成名利双收,为完成票房,为了完成收视率,不惜一切代价。

**的交易,权钱的交易已经不是牺牲,只是代价。

深造和学习已经不是在精神和思想上得以提升,只是在技术上的一升级。

准确的说这样的演员不是演员,而是营销人员。

无论他们多么的走俏走红,都只能是昙花一现,星光一闪,他们可以被大量的复制,他们可以可以被大批的拷贝。

随着时间的推移,舞台和社会要求的增加,随着文化的深层次提升,他们最终也就沦为了路人甲,士兵乙,丫鬟丁,乞丐丙了。

演员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存在形态,说得大,演员是为了文化存在,为了艺术生活;说得小,演员是为了欢乐而前进,为了感动而执着;说白了,演员其实也就是为了活得更好更直接更精彩而存在着。

这点尤其是在夜场演员身上体现得最直白也是最淋漓精致的。

说来说去,演员不过就是两极分化。

严格的说来,夜场演员只是一种职业。

夜场娱乐圈就是一个行业。

演员就是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

这里的多数人是不能称为演员的,最多算个高级的服务员。

经过了新中国的诞生,改革开放的实行。

说好听点是为了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

说难听点,就是为人情、色情和情绪提供更堂皇的宣泄平台,于是娱乐业就应运而生。

从八十年代的大众舞厅,到九十年代初的夜总会;从九十年代中期的酒廊、酒吧到20世纪末期的迪斯高再到如今的慢摇吧;从大众卡拉OK到KTV包房;从酒精麻醉到viper泛滥。

夜场,说他是藏污纳垢的地带也不是言过其实。

唱歌的,跳舞的,喊麦的,打碟的,**跳艳舞的,叫爹叫娘给人下跪的,与人轮流交配乐此不疲且自命不凡的,罩场子的,收保护费的,陪喝酒的,陪嗨药的,大批量坐枱出枱当小姐的,直接谈价肉体交易的,性生活现场直播的,吸毒的,贩毒的,好勇斗狠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形形色色的角色在这个行业里开始成熟壮大,在这个行业里捞取资本。

奢华消费,色情消费成为了多数娱乐场所的主要经营理念。

演员,真正的夜场好演员就是在这样夹缝里成长,如同一颗小草在悬崖的夹缝里成长。

有的半路夭折,有的半路下水,有的半路转行,有的······说实在的,夜场这个光怪陆离的圈子,是奢靡腐朽的温床。

**超过平常生活的成百上千倍。

什么交易都可以在这里进行,什么肮脏都可以在这里被掩盖,什么丑恶都可能在这里滋长,没有什么潜规则,就是规则。

不遵循的必然被清除,你说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追寻文化、艺术和梦想的演员该怎么成长?所以今天从夜场走出来的明星更经得起社会的考验。

经过了这整整十五年,我的舞台下不再有这些酒精这些**这些麻醉这些污浊,大家都专心致志的看我的表演,我和我的舞台是整个场子里主要和唯一的消费内容。

我从职业演员开始转为专业演员。

十五年,我经历了所有夜场演出模式。

终于我杀出重围!夜场的演出主要分为酒吧坐唱、迪厅娱乐、慢摇串唱、花场作秀、酒城表演、歌厅文化六种演出方式。

这六种方式分为主三路和偏三路。

主三路为:酒吧坐唱、酒城表演和歌厅文化。

酒吧坐唱基本是不穿演出服装,仅以自己的声音作为表演。

歌手和乐手的表演非常的职业。

这种唱腔和手法的主流有别于学院派的套路和死板,更自由更娴熟更商业更个性。

没有了舞台的局限更让声音和音乐自由自在。

做酒吧坐唱应该是所有夜场音乐人和原创歌手最理想的去处,可是舞台要求低,收入也就相对少了许多。

一个好歌手每天要在一个城市里跑好几个场子,唱久了也就变得油滑,失去了原有的风格和最初的色彩,最后沦为一个唱歌的机器,这也是酒吧歌手最大的缺点。

现在也有很多好酒吧在慢慢地提高歌手的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对歌手的要求。

我们越来越能在高级的酒吧里听到很好的歌手。

湖南卫视选秀而走红的明星:纪敏佳,张靓颖,谭维维,王铮亮,蔡思涛,郁可唯等等曾经都是成都酒吧的中流砥柱。

其实比他们唱得好的,做得棒的歌手成都还能找出很多。

不信你可以去听一听,在成都的城南,好歌手比比皆是!你想想,每当夜幕降临,整个成都车水马龙流光溢彩,光市区就有上千家娱乐场所同时营业。

坐唱的歌手成百上千,他们花枝招展地穿梭在成都,花天酒地的唱游在成都。

这个本来就风情的城市岂不是更加的温存暧昧了?酒吧歌手催化着整个城市的情感;他们制造了整个成都的音乐;他们营造了整个夜色的浪漫。

他们自由着、尊严着、忧伤着、美丽着、浪漫着、同时也寂寞的歌唱着,他们在生活和梦想里反复的犹豫着!我呆在成都酒吧的那几年是我最重要的人生经历之一。

其实成都酒吧歌手是没有什么生活的,舞台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舞台。

轻松的,浪漫的,翻版的,自创的,模仿的,歪唱的,在那活色生香的成都,每个人都是一口无声的火锅,沸腾着自己的生命。

每个酒吧歌手都是一段传奇,脉脉的起伏着自己的旋律。

多数酒吧歌手更像是一叶新卷的大麻,催化着成都浪漫的夜色!在成都,演员是一个美好的职业。

成都的夜场演员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人们对夜场演员都怀着追捧和崇敬之心,有名的夜场演员比有钱的农民企业家受欢迎!所以成都这块土壤孕育了近几年娱乐的神话。

湖南卫视的《超女》《快男》完全就是成都娱乐和音乐的宣传片!其实在成都,比张靓颖比纪敏佳之流唱的还好的人太多了。

有的觉得比赛比较掉价,所以我们从电视看到选秀选出来的基本是不够成熟的成都歌手!真正的成都老歌手早就从骨髓里和成都融为一体,他知道自己只是成都的一部分,而成都却是他的全部。

这样被荼毒的歌手怎么再回去辗转于名利之间呢?在我眼里,成都人多数都具有庄子的精神,安时处顺乐天知命,成都歌手也就逍遥于岷江之上遨游于天地之间!(呵呵,想念我的成都了!)迪吧是一个工厂!震耳欲聋的音乐里,宣泄是整个夜晚的主题。

九九年,从重庆到了成都。

在一个叫做世纪2000的俱乐部里做节目。

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演出的高峰。

但实际上,现在回望那一段时光我的舞台经历觉得很肤浅了。

在成都最初的那一两年,大部分迪吧演出就是一两个荒诞的小品,一段段搞笑的段子,衣着造型多数是模仿港台明星,时尚的青春歌唱组合有一百多个团队,那几年很时兴的!什么欢乐总动员,快乐大本营,开心百分百等等电视综艺模仿名人趋之若鹜。

我也是其中之一,刚去成都头几年很多人说我像任贤齐,我就开始蓄长发,穿紧身衣,唱《伤心太平洋》,果然市场反响真不一样。

记得在成都世纪2000俱乐部,我都快被那些热情的青年男女撕碎瓜分了,每当《伤心太平洋》的前面吉他音乐一起,我不用出场,全场几百人就整齐地持续几秒钟的尖叫声。

不知者还以为是哪位明星莅临。

很快我也就成为了成都娱乐圈的宠儿。

整个成都迪厅为我而狂!男男女女执着的追捧我,一时我成了夜场的红人!生活嘛!呵呵,没有生活!只是声色犬马意乱情迷的活着而已!迪吧里,藏污纳垢!社会的阴晦面都在这里放肆着。

B社会、保护费、viper、妓女、鸭子、情人、二奶什么社会毒瘤都在个温床上滋长着!我亲眼看过B社会在场子里火拼;我也经历过场子里的色情**艳舞被央视曝光,特警部队荷枪实弹查封我们,场子长期停业我们面临着失业;我更经历过KTV包房群人聚赌博、吸毒、色情交易!至于打架滋事,那迪吧就是家常便饭了。

在迪吧里,基本上演出就是一种次要消费。

主要的还是音乐、啤酒、**和宣泄!迪吧里的舞台无所谓文明,越低俗越堕落越有快感越有市场。

那几年我是迪吧演出最火的MC主持人。

成都就不说了,我带着人四处打场。

所到之处无一失败!深圳的“零距离”,新疆的“外星人”等等。

只要我们撤退场子就必死无疑!其实这不是我们荣耀,这是场子的悲哀,一个场子仅仅靠一群人来维持,它本身也没有什么艺术可言文化可说了!迪吧,实在太容易改变一个人了。

大多数单纯的孩子经过了迪吧最后或多或少都有些变形甚至变态。

大家认为尽管自己不是主流但一定是潮流,包括音乐包括演出包括恶习包括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