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1)一、填空题2、动态相对指标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基本形式。
3、某现象的某一指标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上的指标值对比的结果是_______,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上的指标值对比的结果是_______。
4、同质总体中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的结果是_______,各部分数值相互对比的结果是_______。
7、相对指标一般都采用______的形式来表现,有些特殊的相对数,则采用_______的形式来表现。
9、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一般可以互换,因而有_______和_______之分。
10、长期计划执行结果的检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
11、计算和应用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时,当计划任务是按最低限额规定时,则计划完成百分数以_______100%为好,当计划任务是按最高限额规定时,则计划完成百分数以_______100%为好。
12、结构相对数的取值介于_______之间,各组结构相对数的和恒等于_______。
15、比例相对数是一种_______性比例,而比较相对数则是一种_______性比例。
二、单选题3、某厂劳动生产率计划比上年提高8%,实际仅提高4%,则其计划完成百分数为()。
A.4% B.50% C.96.30% D.103.85%4、某厂某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计划规定比去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其计划完成百分数为():、A.97.9% B.140.0% C.102.2% D.71.4%5、联合国粮农组织依据恩格尔系数的高低,提出的富裕标准是恩格尔系数为()。
A.30%以下B.30%—40%C.40%—50%D.50%—59%7、总体各部分结构相对数的和应()。
A.等于100% B.小于100% C.大于100% D.小于或等于100%10、将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通常是计算()。
A.平均增长水平B.平均发展速度C.平均增长速度D.增长1%的绝对值11、反映总体各部分之间数量联系程度和比例关系协调平衡状况的综合指标是()。
A.结构相对数B.强度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 D. 比例相对数12、将对比基数抽象为10计算出来的相对数是()。
A.系数B.成数C.倍数D.百分点13、下列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是()。
A.废品量与产量之比B.国民收入与人口总数之比C.积累与消费之比D.不同国家的粮食产量之比14、某国某年的钢产量与人口总数之比是()。
A.比较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平均数15、已知2002年甲国人均粮食产量为1712公斤,乙国为129公斤,甲国为乙国的13倍,以上指标中()。
A.有两个总量指标,一个相对指标B.有两个强度相对指标,一个比较相对指标C.有两个平均指标,一个比较相对指标D.有两个平均指标,一个比例相对指标三、计算题要求:根据表中资料计算全部可能的相对指标。
3、某产品“九五”计划规定,最后的产量应达到54万吨,各年实际产量如的时间。
4、(1)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上期增长5%,试计算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长多少;又该企业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在上期699元水平上降低12元,实际上本期单位成本为372元,试计算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
(2)某企业2001年产品销售计划为上年的10%,实际为年年的114%,试计算该企业2001年度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数。
(3)某企业2001年劳动生产率增长计划完成102%,这一年劳动生产率为2000年的107%,试计算该企业2001年劳动生产率计划比2000年增长百分数。
5、某地“九五”计划规定,整个“九五”期间应完成基建投资80亿元,各要求:计算该地基建投资“九五”计划完成百分数,并计算提前完成“九五”计划的时间。
四、判断题1、相对指标是指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所得之比值或比率。
()2、相对指标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总量指标找到对比的基础。
()3、计划完成百分数大于100%,就表示超额完成计划。
()7、全国人口出生率是一个强度相对数指标。
()8、在一定条件下,比较相对数和比例相对数可相互转化。
()11、某企业生产某型号电视机,本年计划每台成本降低4%,实际降低了5%,则其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为98.96%。
()12、生产工人人均产值(量)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13、全国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14、某企业产值计划比上年提高10%,实际提高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为104.55%。
()15、每千个居民拥有的医生数属于逆指标。
()16、产品合格率属于结构相对数。
()17、男女性别比属于结构相对数。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2)一、填空题2、算术平均数是_______与_______对比所得之比值。
3、调和平均数是各个变量值_______的算术平均数的_______。
4、对于加权算术平均数,由于各组标志值的频率不同,所以平均数同时受_______和_______两个因素的影响。
5、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和为_______,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和为_______。
6、变量值的方差等于其平方的_______减去其_______的平方。
7、全距是变量数列中_______与_______之差,又称极差。
8、根据方差的分解定理(加法定理)有:一个分组数列的总方差,等于其各组_______的平均数与其_______的和。
9、成数P的平均数为_______,方差为_______。
10、当成数为0或1时,其方差有最小值为_______;当成数为0.5时,其方差有最大值为_______。
11、根据标志值的大小而计算出来的平均数称为______________,根据标志值的位置而确定的平均数称为_______。
12、权数对平均数起权衡轻重的作用,不取决于它的________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_______。
13、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时,需用_______作为各组变量值的代表,其前提是各组变量值在其所在组内是_______分布的。
14、几何平均数最适宜于求数列的_______和_______。
15、对一组变量值而言,若同时计算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则其中最大者是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
16、中位数是变量数列居于数列_______的变量值,众数是变量数列中出现次数_______的变量值。
17、标志变异指标值越_______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_______,事物或现象的变动就越均匀。
18、统计上为消除X对X的正负离差相互抵消为0的不利影响,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_。
二、单选题1、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是()。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标志变异指标2、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是()。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标志变异指标3、比重权数也叫相对权数,指的是()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结构相对数4、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时,被平均的数值是()。
A.组限B.组距C.全距D.组中值5、用组中值作为被平均数值计算加权平均数时,其假定条件是()。
A.总平均数与组平均数相等B.各组平均数相等C.各组平均数与其组中值相等D.各组组中值相等6、如果一组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众数D .中位数7、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生产车间,已知2000年甲、乙两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820元和900元,又知2001年甲车间工人数占全厂工人总数比重上升,乙车间的下降。
若2001年两车间工人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工人平均工资将( )。
A .提高B .下降C .不变D .升降不定8、某生产小组有35名工人,每人生产的产品数量相同。
其中有13人每件产品耗时8分钟,16人每件产品耗时10分钟,6人每件产品耗时5分钟。
计算该小组工人平均每件产品耗时应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简单调和平均法 D .加权调和平均法9、某老人院里11位百岁老人的年龄分别是:101、102、110、105、102,据此计算的结果是( )。
A .X =Me=M oB .Mo >Me >XC .Me >X >MoD .X >Me >Mo10、已知三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85%、90%和95%,则其平均合格率为( )。
A .89.9%B .90%C .89.81%D .68.40% 11、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意义不同B .计算条件不同C .数学处理方法不同D .计算结果不同12、总方差、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
A .222组内组间总σσσ+=B .222组内组间总σσσ+= C .222组内组间总σσσ+= D .222组内组间总σσσ+= 13、某连续变量组距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组中值为( )。
A .520B .510C .500D .490 14、在标准正态分布条件下,有( )。
A .X =Me=M oB .Mo >Me >XC .Me >X >MoD .X >Me >Mo15、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和为( )。
A .0 B .1 C .最小 D .最大16、加权算术平均数( )A .只受各组变量值的影响B .只受各组频数(频率)的影响C .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D .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 17、如果众数组前后两组的频数相同,则( )。
A .众数等于众数组下限 B .众数等于众数组上限 C .众数等于众数组组中值 D .众数等于中位数18、根据同一资料计算出的X 、H 和C 有( )。
A.H≤G≤X B.H≤X≤C C.X≤G≤H D.G≤H≤X19、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
A.X B.H C.Mo D.Me20、A、B两个总体,若A的平均数大于B的平均数,且A的方差等于B 的方差,则()。
A.A的平均数代表性大B.B的平均数代表性大C.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不能判断哪个平均数代表性大2l、用标准差系数说明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主要消除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A.总体标志总量B.总体单位总量C.总体标准差D.总体平均数22、平均差的主要缺点是()。
A.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计算太复杂C.不适合代数方法的演进D.未将全部标志值考虑进来23、下列变异指标中,消除了量纲影响的是()。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24、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最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25、是非标志标准差的最大值为()。
A.0.5 B.0.25 C.1 D.0.75三、计算题1、已知甲、乙两个班组各10名工人日产量(件)如下:甲组:24 26 32 34 34 35 37 38 42 44乙组:28 30 31 33 33 34 36 38 40 42要求:分别计算甲、乙两组工人日产量的平均数、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并通过标准差系数的大小比较甲、乙两组工人平均日产量代表性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