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章用统计量描述数据习题答案
第3章用统计量描述数据习题答案
3.4一家公司在招收职员时,首先要通过两项能力测试。在A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100分,标准差是15分;在B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400分,标准差是50分。一位应试者在A项测试中得了115分,在B项测试中得了425分。与平均分数相比,该位应试者哪一项测试更为理想?
详细答案:
通过计算标准化值来判断, , ,说明在A项测试中该应试者比平均分数高出1个标准差,而在B项测试中只高出平均分数0.5个标准差,由于A项测试的标准化值高于B项测试,所以A项测试比较理想。
平均
24
中位数
23
25%四分位数
19
75%四分位数
26.5
众数
19
标准差
6.65
方差
44.25
峰度
0.77
偏度
1.08
极差
26
最小值
15
最大值
41
从集中度来看,网民平均年龄为24岁,中位数为23岁。从离散度来看,标准差在为6.65岁,极差达到26岁,说明离散程度较大。从分布的形状上看,年龄呈现右偏,而且偏斜程度较大。
3.5一种产品需要人工组装,现有3种可供选择的组装方法。为检验哪种方法更好,随机抽取15个工人,让他们分别用3种方法组装。下面是15个工人分别用3种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组装的产品数量(单位:个):
方法A
方法B
方法C
164
129
125
167
130
126
168
129
126
165
130
127
170
131
126
3.2某银行为缩短顾客到银行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准备采用两种排队方式进行试验。一种是所有顾客都进入一个等待队列;另一种是顾客在3个业务窗口处列队3排等待。为比较哪种排队方式使顾客等待的时间更短,两种排队方式各随机抽取9名顾客,得到第一种排队方式的平均等待时间为7.2分钟,标准差为1.97分钟,第二种排队方式的等待时间(单位:分钟)如下:
第3章 用统计量描述数据
教材习题答案
3.1随机抽取25个网络用户,得到他们的年
19
15
29
25
24
23
21
38
22
18
30
20
19
19
16
23
27
22
34
24
41
20
31
17
23
龄数据如下(单位:周岁):
计算网民年龄的描述统计量,并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详细答案:
网民年龄的描述统计量如下:
5.5
6.6
6.7
6.8
7.1
7.3
7.4
7.8
7.8
(1)计算第二种排队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比两种排队方式等待时间的离散程度。
(3)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排队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试说明理由。
详细答案:
(1) (岁); (岁)。
(2) ; 。第一中排队方式的离散程度大。
(3)选方法二,因为平均等待时间短,且离散程度小。
3.3在某地区随机抽取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后结果如下:
按利润额分组(万元)
企业数(个)
300以下
19
300~400
30
400~500
42
500~600
18
600以上
11
合计
120
计算120家企业利润额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注:第一组和最后一组的组距按相邻组计算)。
详细答案:
=426.67(万元); (万元)。
方法A
方法B
方法C
平均
165.6
平均
128.73
平均
125.53
中位数
165
中位数
129
中位数
126
众数
164
众数
128
众数
126
标准差
2.13
标准差
1.75
标准差
2.77
峰度
-0.13
峰度
0.45
峰度
11.66
偏度
0.35
偏度
-0.17
偏度
-3.24
极差
8
极差
7
极差
12
离散系数
0.013
离散系数
0.014
165
130
128
164
129
127
168
127
162
128
127
163
127
125
166
128
126
167
128
116
166
125
126
165
132
125
1.你准备用哪些统计量来评价组装方法的优劣?
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方法,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试说明理由。
详细答案:
3种方法的主要描述统计量如下:
离散系数
0.022
最小值
162
最小值
125
最小值
116
最大值
170
最大值
132
最大值
128
(1)从集中度、离散度和分布的形状三个角度的统计量来评价。从集中度看,方法A的平均水平最高,方法C最低;从离散度看,方法A的离散系数最小,方法C最大;从分布的形状看,方法A和方法B的偏斜程度都不大,方法C则较大。
(2)综合来看,应该选择方法A,因为平均水平较高且离散程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