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节英语课的观课议课记录表

一节英语课的观课议课记录表

G老师:对,我认同。它为我们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上好英语课提供了一种导向,在具体的任务处理上也提供了一些参考方法。我觉得赵老师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但我在考虑如何把一些好的做法运用到平时的课堂上或哪些地方能用上?
……
观课收获:
偶尔听节语文课或历史课,感觉有文化底蕴的课真美!英语也是语言课,怎么经常身在其中却感不到课堂的美呢?今天感到了这种愉悦的美!想来,这节课的美首先来自优美的配乐:主题相应欢快向上的歌曲颂唱,单词检测时背景音乐的舒缓,衬以精美图片的诗歌配乐朗诵。音乐的力量氛围的营造不可忽视。
参评课就是参评课,需要适度的包装。只要课堂需要,利于学生发展,师生感觉很美,不生硬不做作,和课堂行为融为一体,就是有效的包装。课堂该升华处要升华。
这是一节获奖的录像课。是教师个人努力大家智慧的结果;用的是自己的学生并也可能反复操练过,所以不会有课堂生成。但我是一个学习者,虽然在思考如何把些好做法用到平时的教学中,但终究在如何上好一节参评课上收获更多些。
其他学生边听边记录……
师:What is Bob going to be when he grows up?
生C: He is going to be a computer programmer.)
5.教学流程管理
一环扣一环的活动任务流程。感觉大部分课堂活动流畅,紧凑,不生硬,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在层进中自然完成。但在“小诗;结尾歌曲”组织时出现“拖拽”现象。
生A: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生B:I’m going to study math and computer harder. AndI’m going to study in Qinghua University When I grow up.
生A:Thank you, Bob! Good luck!
1.清楚、准确地讲授(行为、效果、评价与建议。下同)
基本不讲。
2.问题法和讨论法运用
在活动中,学习运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两基本句型和be going to 语法结构。如:师生问答,小组对话,情景采访,理想展示等。
(3)教师配乐朗诵小诗后,“让”学生“齐读;自读准备”,然后“让”2名学生示范朗诵。感觉活动安排生硬,不像是学生自愿做的“事”。如果遇到这种诗文欣赏内容您觉得什么方式处理比较好?赵老师说课时提到这是她自己写得诗。值得敬佩。学生课后作业安排“写写自己的理想”,这个任务其实在课堂上让学生写过两次了。那能不能让学生也试着写首类似HOPE这样的小诗?
议课时需要讨论的问题:
(1)问题:你做这个教学设计用了多长时间?你感觉哪个环节设计最费心思?课上完后你感觉哪个地方不太满意或上得不顺手?
(2)课堂进行到“理想展示”环节时,几名学生精彩的英语阐述,已展示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教师幻灯片出示一首美丽小诗Hope ()这首小诗的主题及老师的配乐朗诵让师生感觉很美,感觉课堂已经升华了。那下面的“齐唱一首歌”还要不要?确实这首歌的主题适合这节课堂,但可否忍心舍弃?(我主张放弃。)
生A:Hello! I’m from the schoolnewspaper. 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Bob?
生B:Sure!
生A: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grow up?
生B:I’m going to be a computer programmer.
T老师:确实课堂到了“小诗”环节就很美了!加上结尾歌曲使课堂显得拖沓。
X老师:课堂结局给人感觉是为了录像。可提到前面。每节课都做一首小诗不实际。
(2)某老师:它就是一节优质课,参评课,你不能按平常课去要求。
W老师:这是培训。我不能给你一节常态课。参评课就必需有外包装,要好看些。到省里去参评,不可能一个人外出。有人帮做课件,有人想点子,是大家智慧的结晶。虽然是个人在展示,但需要一种底蕴,包括个人的综合素质。
案例3.5:一节英语课的观课议课记录表
授课教师姓名:Z 老师
学校:某中学
时间:2005/2/8
科目与课程:初二英语 Unit 4 I’m going to be basketball player.
观察者:郭老师
课堂管理行为
课堂教学行为
1.营造尊重且融洽的氛围(行为、效果、评价与建议。下同)
活泼的语调,可亲的笑容,丰富的英语文化底蕴,个性感染学生,创造融洽氛围。
(4)课前歌曲,课尾歌曲(都已学过),虽然课堂活动显得丰富了,但环节重复,能不能简练些,只用课尾那首歌并提到课前?“理想展示”环节较精彩,有6名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理想。为什么不给更多的学生机会展示自己?那这些时间可以从课堂哪个地方节省呢?(我以为:在结尾歌曲的时间。所以这也是我建议拿走一首歌调整位置的原因。)
2.营造有利于学习的课堂氛围
鼓励性的语言,如good/great,但显过于单调。
3.开发利用Biblioteka 程资源4.管理学生行为要求学生小组对话展示时,其他同学对关键问题内容在纸上进行记录;对话结束后教师对其中内容提一个问题让同学回答。这种方式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使所有学生“有事可做”,杜绝了个别学生趁机自我放假的“休息”现象。这种长期任务习惯的培养优化课堂纪律管理。我认为是一亮点。(例如:对话展示进行中……
在“理想展示”环节中,一女孩说梦想成为一个模特。教师让她当场走几步,女孩真地走起来。自然,有趣。随和的课堂可使学生真实地展现自我。
对重点问题的观察记录:
1)课堂结合话题成功地融入了情感教育。
2)学生阐述理想时的精彩英语表达,是一课之功,又不是一课之功。
其它需要向授课者反馈的信息:
词汇补充小环节,应建议大家做记录(例如:建立词汇摘录本等),不只是读几遍而已;“教读”可以由提供词汇的学生去执行,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
3.调动学生参与学习
两首英语歌曲,一首小诗,增加学习兴趣,利于文化渗透,创造英语氛围。
4.为学生提供反馈
5.教学灵活性和反应灵敏性
本课学习运用到许多与职业有关的英语词汇。课本词汇表提供了一部分(课前集中识词时已学),而学生在谈论自己的理想时提供了另外的职业词汇,教师趁机把它们写在了黑板的一角,并教学生齐读几遍。这为学生补充了词汇知识,使课外词汇补充在课堂上落到实处,并可调动学生自主补充词汇的积极性。
(5)这是一节参评录像课。它教了我们一些进行“评选课”的“招”。这节课我们都感觉“美!”,但我们该怎么做使平时的英语课堂也让学生感到“美”?
议课交流记录:
(1)某老师:每节课唱首英语歌是我们学校英语教学的特色。我认为结尾歌曲不能拿走。它对英语文化渗透,学习兴趣培养很有好处。
W老师: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道理,为什么要设这个教学环节?要有明确的意图和时间计划。歌曲有必要。音乐能创造氛围,开头“If you are happy,…”会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氛围。结尾“I’m sailing…”,理想的实现本来就是一种sailing,画龙点睛,升华课堂。
课堂的美来自负担不重、环节不很复杂的任务设计和质量不错的课堂效果。基本句型问答训练,小组活动应用,采访汇报展示等都是些普通常见的课堂活动方式,虽不够创新,但合理的划分时间,轻松完成任务,把本来普通的事情做好就会不普通。因为实在,所以有效。
细节决定成功。学生对话展示时教师对其他学生的“问题任务”管理有效组织了学生参与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展现在于平时课堂的培养,不是想包装就包装出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