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分数乘法》单元教学设计冼村小学五年级备课组一、本单元知识框架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准确地计算分数乘法。
教学难点:根据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1. 在操作活动中,能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2. 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3.能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12 节八、各课时教学设计《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总结、概括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预计教学时间:3 节四、教学活动(一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10+10+10+10+10 问: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教师又接着出示101+101+101+101+101提问:应该如何计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 让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上面两个连加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师生共同小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只列式不计算) (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理解算理,总结法则。
(1)出示教材第二页的例题。
(2)小组合作探究3X 51教师:3X51的结果你是怎样得到的?在计算时哪些部分可以省略不写? (3)交流。
(4)试一试:41X3 2X 53 5X 51 (5)总结法则。
师生共同小结: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6)让学生举例验证。
(7)比一比,哪种方法比较简单?学生先独立完成6X95,然后集体反馈。
教师:你觉得教材上的哪种方法更简单?师强调: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要先审题,看分数的分母与整数能不能约分,如果能约分,先约分后再相乘比较简单。
【小结】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1、填空。
(1)92X4就是求( )个92连加的( )是多少。
(2)求3个83连加的和的乘法算式是( )。
2、完成教材第3页第1题。
3、计算下面各题。
14X72 107X14 20X 32 40X 85 【提高练习】1、在O 里填上“﹥”、“﹤”或“﹦”。
107×3○107 4×65○4 21× 21○32 2、125日=( )时31时=( )分 43千米=( )米 3、一辆汽车平均每分钟行驶65千米。
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每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4、一条鲸的头部长109米,身长相当于头部长的5倍,尾长相当于头部长的2倍。
这条鲸长多少米?【拓展练习】1、()()×( )=31 2、()()×( )=1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列式并直接写出得数。
(1)4个92连加是多少? (2)3个71米连加是多少米?(3)72的3倍是多少?2、完成教材第3页第2、3题。
《分数乘法(二)》的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三、预计教学时间: 2 节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1、问题。
在20,6,51这三个数中,任意选两个数,写出乘法算式,并计算结果。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评讲。
2、汇报。
当学生汇报20X 51,6X 51时,指名说说算式的意义。
3、小结。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5页的例题。
(2)提问。
根据对话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评价。
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指出:先研究“淘气有多少个苹果”这一问题。
2、数形结合,理解题意。
教师:请运用线段图或其他方式的示意图来表示“淘气的苹果数是小红的2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这个题目的意思。
(1) 操作。
学生独立操作,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题意。
(2) 展示学生的各种图示。
(3) 评价。
3、学生尝试列式。
请根据图意,试着来解答这道题。
(1)学生独立尝试解题。
(2)汇报解答过程。
教师着重提问:把什么看作单位“1”?要求淘气有多少个苹果,就是求什么?求6的21是多少,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4、做一做。
(1)独立解答“笑笑有多少个苹果”这一数学问题。
(2)全班反馈。
5、试一试。
(1)出示教材第5页的“试一试”。
学生独立练习,列式计算。
全班反馈。
重点指出,把谁的年龄看作单位“1”,要求小兰(或小强)今年几岁,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小结】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要从含有分数的句子入手分析,找出单位“1”,明确要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的意义列式解答。
(三) 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分析下列句子,找出单位“1”。
(1)女生占全班人数的94。
(2)甲绳的长度是乙绳长度的31。
(3)六年级人数的54与五年级人数相等。
2、列式并计算。
(1)48的43是多少? (2)10元的54是多少元?3、计算。
24X83 87X14 152X20 21X 73 117X4【提高练习】1、甲、乙两城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第一天行了全程的41,第二天行了全程的31。
哪天行使的路程多?多行多少千米?2、希望小学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四年级的学生人数是五年级的87,三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54。
希望小学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拓展练习】一本故事书有96页,小兰看了43页。
小华说:“剩下的页数比这本书的43少15页。
” 小新说:“剩下的页数比这本书的21多5页。
”小华和小新谁说得对呢?(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1、3题《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三、预计教学时间: 3节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口算】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116X2 137X3 94X6 2、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3、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条,第一次折去它的21,第二次折去剩余部分的21。
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第三次再折去剩余部分的21,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象这样一直折下去,能把这张纸折完吗?4、导入。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还有许多有关分数乘法的问题,你们想了解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三))(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理解、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1)直观操作,探究算法。
出示例题:43X 41(2)分组讨论怎样计算。
讨论后,各组汇报:怎样计算出43X 41的结果。
(3)为什么43X 41=163? A .用折纸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验证计算结果。
B .汇报。
请一名学生演示折纸过程。
C .动手: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41,再涂出41的43吗? (4)做一做。
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计算出结果。
83X 21 65X 31(5)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结合刚才的操作与计算,试着说一说计算方法。
教师再做概括性总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在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2、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完成第2题后,教师问:根据上面的结果,说一说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1、计算。
32X 51 94X 32 21X 41 54X 41103X 32 209X 98 87X 74 254X 165 2、列式计算。
(1)21米的21是多少? (2)54吨的85是多少?3、看图写出算式,并直接写出得数。
图略( )X ( )=( ) 图略( )X ( )=( )【提高练习】1、1升油重54千克,87升油重多少千克? 2、一个粮库里有大米630吨,运出了94,运出粮食多少吨?还剩下粮食多少吨?3、育红小学有男生54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91,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4、一块长方形小黑板,长109米,宽是长的32,宽是多少米?小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六(1)班和六(2)班打扫教学楼的清洁区,每班负责一半。
当老师检查时,六(1)班已经完成了本班任务的43,六(2)班已经完成了本班任务的54。
这时,两个班各完成了教学楼清洁区的几分之几?(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1、完成教材第10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10页第4、5、7题。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