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道路有哪些不同功能组成部分。
车行道、路侧带、分隔带、交叉口和交通广场、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其他设施如渠化交通岛等。
2. 2.城市道路网规划有哪些要求。
1)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要求;2)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3)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3. 3.城市道路有哪些功能?1)交通设施功能;2)公用空间功能;3)防灾救灾功能;4)形成城市平面结构功能。
4. 4.中间带有何作用?1)将上、下行机动车流分开,减少交通阻力,提高行车安全及通行能力;2)作为设置交通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所;3)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炫目,还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4)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可引导驾驶员视线,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5. 5.行人安全设施有哪几种?人行过街地道、人行天桥、交叉口护栏与人行道护栏、人行横道。
6. 6.雨水管渠系统布置的原则。
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天然水体2)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3)结合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4)合理布置出水口5)城市中靠近山麓建设的中心区、居住区、工业区,除了应设雨水管道外,尚应考虑在设计地区周围或设计区以外适当距离设置排洪沟,以拦截汇水区以内排泄下来的洪水,使之排入天然水体,避免洪水的损害7.7.平面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网布设; 2)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起来进行,并符合各类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3)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合理地确定行车视距并予以适当的保证措施; 4)应根据道路类别、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等; 5)平面线性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使远期工程尽可能减少对前期工程的废弃。
8.8.试述人行横道的设置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要求。
1)人行横道应与行人自然流向一致,否则将导致行人在人行横道以外的地方横过车行道,不利于交通安全。
2)人行横道应尽量与车行道垂直,行人过街距离短,使行人尽快地通过交叉口,符合行人过街的心理要求。
3)人行横道尽量靠近交叉口,以缩小交叉口的面积,使车辆尽快通过交叉口,减少车辆在交叉口内的通行时间。
4)人行横道设置在驾驶员容易看清的位置,标线应醒目。
9.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有哪些,简要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有方格网式、放射环式、自由式。
1)方格网式路网优点: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缺点:道路功能不易明确,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
适用于中小城市。
2)放射环式路网优点:有利于市中心区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联系;道路功能明确。
缺点:容易将个方向交通引至市中心,造成市中心交通过于集中;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路网。
适用于大、特大城市3)自由式路网优点:不拘一格,充分结合自然地形,线性生动活泼,对环境和景观破坏较少,可节约工程造价。
缺点: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较分散。
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
1描述关于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间关系。
答:随着密度的增加,交通量和车速也增加,当密度很小时,车速亦小,而交通量很高。
2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满足城市通风日照的要求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7简述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答:1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2设计应远近结合 3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用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证交通安全,尽量减少拆迁。
8横断面布置类型:答: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此外,在某些特殊路段也可能有不对称断面的型式。
9 简述一块板横断面布置型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答:优点:节约用地,经济。
缺点:不安全,行车速度慢。
适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
10 道路平面设计的原则。
答:1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2应与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等结合起来进行,并应符合各类、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3应处理好直线与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合理地确定行车视距并予以保证。
4应根据道路类别、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5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使远期工程尽可能减少对前期工程的废弃。
10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
答:1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物立面布置及沿线范围内地面的排水。
2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欺负不宜频繁。
3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的纵坡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工程量平衡,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
4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应安排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道路纵坡。
5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个排水综合考虑。
11平面交叉口纵断面设计原则有哪些?答:交叉口进口道的纵坡度,宜小于或等于2%,困难情况下应小于或等于3%,但相邻两段路不宜取平坡;桥梁引道处应尽量避免设置平面交叉口;两路各相交,主要道路的纵坡宜保持不变,次要道路纵坡度服从于主要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应与四周建筑的地坪标高协调;应合理确定变坡点。
12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哪些?答:实行交通管制、采用渠化交通、修建立体交叉13平面交叉的一般几何类型有哪些?答:平面交叉口有十字形、X型、T型、错位交叉、Y型、多路交叉及畸形交叉等。
14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原则有哪些?答:行车舒适、排水畅通、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协调。
15平面交叉竖向设计方法有哪些?答: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16简述上跨式立交特点。
答:上跨式:用跨线桥从相交道路上跨过的交叉方式。
特点:施工方便,造价低,排水易处理。
但占地大,引道较长,高架桥影响视线和市容,宜采用市区以外或周围有高大建筑物处。
17简述下穿式立交特点。
答:下穿式:用地道从相交道路下方穿过的交叉方式。
特点:占地少,立面易处理。
对视线和市容影响小。
但施工期较长,造价较高,宜排水困难,多用于市区。
18简述互通式立交的构成及特点。
答:构成: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且上,下通路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方式。
特点:车辆可转弯行驶,全部或部分消灭了冲突点,个方面行车干扰较小,但立交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
19简述部分互通式立交的使用条件。
答:当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高速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或用地和地形等限制时可采用这种类型立交。
20简述变速车道的定义及两种变速车道的区别。
答:定义: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道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不致影响正线交通所设置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
21影响立交形式选择的因素。
答:交通条件--交通调查资料、发展预估、网络现状区域经济规划自然条件—地形状况、地质资料、地貌现状、气候资料环境条件—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建筑设施现状、终点文化保护区道路条件—相交道路性质任务,等级、相交道路计算,行车速度。
交通安全性方面的要求、确定实行的收费制系统、投资额及可提供的用地范围、主管部门和设计部门的意见。
22停靠站间距为什么不能过大或过小?答:停靠站间距小,道路上过多设站,增加乘客的乘车时间,车辆速度不高且制动启动频繁,轮船与燃料消耗大,如果停开站间距过小,虽然车辆运行速度提高,乘客的乘车时间减少,但增加了乘客的步行时间,于乘客不便。
23进行港湾式停靠站设计或施工时,由于用地或其他因素,使得渐变段长度无法达到规范所给出的值,从而导致了公交车在停靠港湾处停靠时,会从行车到处就开始减速或者在渐变段处开始急刹车,这些行为有什么危害?答:前一种行为会导致后面跟驰的其他车辆不得不跟着放慢速度,从而较大的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而后一种行为,会导致公交站台路面的快速破坏。
24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由于渐变段长度不足引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答:可以采用局部设置坡度的方法进行解决,通过该方法可以利用车辆自身重力沿坡面方向的分解力,一方面在公交车驶茹公交站时,作为助力,能加快公交车的速度,而使其能快速的融入正常运行的其他车辆中,并且由于不是全考与地面的摩擦力进行启动和刹车,对于路面的磨损也要小一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公交车停靠站外,由于车辆频繁刹车和启动导致的路面破坏。
25 简述停靠站的不知行驶及适合范围?答:沿路侧带变设置,适用于单幅路和双幅路,设两侧分隔带变设置,适用于三幅路和四幅路,且分隔带宽度应不小于2m。
26 根据城市交通和城市用地的性质,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停车场)一般可分为哪些?答: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设施;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设施;自行车停车设施。
1、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1)根据轨道交通系统基本技术特征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市郊铁路、地下铁路、轻轨交通、独轨铁路、有轨电车等类型。
2)按路权及列车运行控制分类有a路权专用、按信号指挥运行,b路权专用,按视线可见距离运行,c路权混用,按视线可见距离运行。
公交优先的确切含义。
政府部门在综合交通政策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规划建设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安排的顺序;在资金投入、财政税收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的倾斜做法;在道路通行权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的权利。
2、城市郊区道路交通分析按交通性质分为哪三类,如何组织?城市郊区道路交通分析,分为三类:(1)以城市为起止点的出入城交通:这类交通要求线路直捷,能深入市区,但应避免穿越干扰。
(2)与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这类交通要求从城市边缘通过,但应安排短暂停留的交通、生活设施,以免干扰城市。
(3)城郊各区之间的交通:根据郊区土地利用和城镇发展布局规划布置公路系统,一般可利用环形公路联系主要城镇。
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1、综合考虑道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协调城市道路的各项功能 2 、充分加强道路网络整体系统性,促进道路的交通集散能力 3、适合城市用地布局的特点,合理引导城市的空间拓展 4 、结合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减少灾害,节约用地 5、满足城市环境与景观的要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6 、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4、城市交通的含义。
城市交通是指城市内部及城市与外部之间的人员和物资实现空间位移的载体。
5、交通影响分析交通影响分析称为称为交通影响评价,是指开发项目的的立项与审批阶段。
分析在该项目建成后对城市交通的程度和影响范围,从而确保保持一定的服务水平的对策与修改方案,实施补偿政策。
6、城市道路具有哪些功能? 1交通运输功能 2道路提供地下工程管线埋设的空间功能 3道路作为城市骨架,建筑与活动场所所依托的功能 4反映城市风貌、历史文化、精神文明的场所 5防灾避难的场所 6新鲜空气流通、城市通风、日照的需求7、居民流动在时间上分布特点有哪些?出行季节性分布夏季昼长,上班持续时间较长,人流客流比较分散,步行和骑自行者比例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