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常考文言实词总结——安,本,比,鄙,毕,兵,病,薄,曾
1. 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定的,安逸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安稳的,安定的。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动词。
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疑问副词。
表反诘,译为“怎么”。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2. 本(běn)
副词。
本来,原来,最初。
a.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
3. 比(bǐ )
(1)动词。
①并列,紧靠着。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个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②比作。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③相比。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2)介词。
①等到……的时候。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②比起。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4. 鄙(bǐ )
(1)名词。
边境,边远偏僻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形容词。
①(地位)卑微的,低下的。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目光短浅的。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5. 毕(bì )
(1)动词。
完毕,结束。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2)形容词用作助词
用尽,竭尽全力。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6. 敝(bì )
形容词。
破旧的,破烂的。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观刈麦》)
7. 兵
名词。
①士兵,军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兵器,武器。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 病(bìng)
(1)名词用作动词。
得病,生病。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2)形容词。
有病的,不健康的。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 薄(bó)
(1)动词。
①轻视,看不起。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迫近。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2)形容词。
①与“厚”相对,指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
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淡,不浓。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羌村三首》之二)
10. 曾(céng)
(1)动词。
读zēng,同“增”,译为“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形容词。
同“层”,重叠。
荡胸生曾云,厥词入归鸟(《望岳》)
(3)副词。
①曾经。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江南》)
②连……都……,竟然。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尚,还。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