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地理学科试卷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50小题。

(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依赖手机,下图为我校一名同学百度地图的手机截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同学想查看玉溪一中周边道路情况,对手机界面进行了如下操作,那么该同学的操作A. 放大了比例尺,缩小了图幅B. 缩小了比例尺,放大了图幅C. 放大了比例尺,缩小了区域范围D. 缩小了比例尺,缩小了区域范围2. 该同学利用手机APP的测距功能测得玉溪到昆明的直线距离约为75km,则此时左侧地图的比例尺约为A. 1:500000B. 1:50000000C. D.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5000m【答案】1. C 2. C【解析】1. 读图可以看到,两图的图幅相同,该同学的操作放大了比例尺,图幅不变,A、B错。

放大了比例尺,缩小了区域实际范围,C对,D错。

2. 该同学利用手机APP的测距功能测得玉溪到昆明的直线距离约为75km,图上距离约1.5厘米,则此时左侧地图的比例尺约为1:5000000,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C对。

A、B、D错。

点睛: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读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 65 mB. 60 mC. 55 mD. 50 m4.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5.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 15 mB. 40 mC. 65 mD. 90 m6. 关于图中四地的土地利用方式,最合理的是A. 甲地发展柑橘种植B. 乙地发展水稻种植C. 丙地发展乳畜业D. 丁地发展林业【答案】3. B 4. C 5. B 6. C【解析】3. 图示等高距是5米,区域内海拔最高处在右上角,海拔范围80-85米之间。

最低处海拔范围20-25米之间,高差范围是55-65米之间,最大高差可能为60 m,B对。

不包括范围两端数值,A、C、D错。

4. 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说明坡度越陡,河流流速越快。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等高线最密集的河段是③,河水流速最快的是③,C对。

其它河段等高线较稀疏,流速较慢,A、B、D错。

5. 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图中等高距是5米。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应是较窄的峡谷地形,位于②上游峡谷处。

最低处是河道,海拔40-45米,最高处是55米等高线,图上距离约0.8厘米左右,结合比例尺,坝顶长度约40米,B对。

其它数值差距较大,A、C、D错。

6. 图中四地的土地利用方式,甲地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柑橘种植是亚热带作物,A错。

乙地位于山区,地形坡度大,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B错。

丙地位于城市郊区,适宜发展乳畜业,C对。

丁地位于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D错。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图中x,y 为等高线(等高距为 100 米),x数值为 500米,L为河流,H 为湖泊。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图中y和A的数值可能是A. 400m、400mB. 600m、350mC. 400m、350mD. 600m、650m8.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A. H 湖泊的水流向河流 LB. H 湖泊湖水含盐量很低C. L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D. L河流冬汛显著9. 沿着图中虚线 ab 的地形剖面图是A. B.C. D.【答案】7. C 8. D 9. C【解析】7. 图中x,y 为等高线,等高距为 100 米,x数值为 500米。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河流注入湖泊。

水向低处流,图中y的数值是400米。

A的数值范围在300-400米之间,可能是350m。

C对,A、B、D错。

8. 根据图中信息,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河流L注入H湖泊,A错。

H 湖泊是内流湖,湖水含盐量高,B错。

L河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山脉海拔低,补给类型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C错。

冬季多雨,夏季干燥,L河流冬汛显著,D对。

9. 根据图示剖面线穿过的等高线的海拔高度,沿着图中虚线 ab 的地形剖面图,海拔在a处大于500米,B、D错。

海拔先降低,低于400米后,海拔又升高,超过400米后再次降低,直到b处,A错,C对。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下列对甲、乙两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地中雨,乙地中雪B. 甲地地势比乙地低C. 甲地气压比乙地高D. 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11. 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太阳辐射C. 大气环流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答案】10. C 11. A【解析】10. 结合经纬度,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乙地位于江南丘陵地区,甲地受冷空气影响小,甲地中雨,乙地中雪,A正确。

甲地是盆地,地势比乙地低,B正确。

甲地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高,气压低,甲气压比乙地低,C错误,选C。

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强,D正确。

11. 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甲地地形封闭,北部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的影响,气温高,没有形成降雪天气,A对。

乙地云雾天气少,太阳辐射多,不是形成降雪的原因,B错。

大气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相同,C、D错。

点睛: 甲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北部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的影响,气温高,没有形成降雪天气。

乙地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形成降雪天气。

根据等压线数值,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强。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图中河流流向为A. 自西北流向东南B. 自东北流向西南C. 自西南流向东北D. 自东南流向西北13. 导致图中A、B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分别是A. 纬度、地形B. 纬度、洋流C. 洋流、地形D. 地形、洋流【答案】12. C 13. D【解析】12. 根据海陆分界线,图中有河流分布区是陆地。

河流由陆地流入海洋,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河流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C对。

A、B、D错。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

读图“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B. 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C. 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D. 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15. 若a为17℃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A. 9℃B. 13℃C. 14℃D. 20℃【答案】14. D 15. B【解析】14. a等温线所处的海拔高度低于b,因此a的温度高于b,甲、丙海拔高度相同,甲的温度低于a,丙的温度高于a,故丙的温度高于甲,同理丁的温度高于乙。

材料“阳坡温度高于阴坡”,故丙、丁两地位于阳坡,甲、乙两地位于阴坡。

图中等高线凸出方向海拔降低,为山脊(凸低为高),在北半球,山南水北为阳,故D正确。

15. 等温线a和b分别与500米、1000米等高线相交,由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可知,该图中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数值差为3℃,因此等温线b的数值为14℃,乙地海拔高于b等温线,因此温度应小于14℃,但大于11℃,故B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需综合分析题干以及图中所给信息。

下图中①是“某区域平面图”,②和③是“该区域地形剖面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原理推测图中四条小路,坡度较小的是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丁、甲17. 图示区域内唯一的河流流速变化特点表现为A. 慢→快B. 快→慢C. 慢→快→慢D. 快→慢→快【答案】16. A 17. C【解析】16. 根据剖面图,图中地势从X到Y逐渐降低,且两侧较高,图示区域为山谷。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原理,山谷地形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四条小路中,乙、丙凸向海拔高处,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一致,地势相对平坦,坡度较小,B对。

甲、乙凸向海拔低处,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不同,坡度较大,A、C、D错。

17. 根据XY间的剖面图,图示区域内唯一的河流,由X流向Y,上游段时坡度小,流速慢。

中间O处坡度大,流速快。

下游段坡度平缓,流速慢。

流速变化特点表现为慢→快→慢,C对。

A、B、D错。

坡度是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局部地区等坡度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图中河流A. M河段流速最快B. 甲河段含沙量较小C. 大致由西向东流D. 乙河段流水堆积作用明显19. 图示区域A. 土层深厚、土壤呈酸性B. 西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C. M地水能蕴藏量最大D. 处于东南季风迎风坡【答案】18. D 19. B【解析】18. 图示为等坡度线,数值越大,表示坡度越陡,河流流速越快。

图中河流M河段流速较快,甲处坡度最大,流速最快,A错。

甲河段流速快,侵蚀能力强,含沙量较大,B错。

图示等值线只表示坡度,不表示海拔高低,不能判断流向,C错。

乙河段坡度小,水流慢,流水堆积作用明显,D对。

19. 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南方,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层薄,A错。

西部坡度大,南方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B对。

M地坡度大,不能判断落差大小,不能判断水能蕴藏量最大,C错。

无法确定坡向,不能确定是迎风坡,D错。

点睛:图示为等坡度线,数值越大,表示坡度越陡,河流流速越快。

等值线只表示坡度,不表示海拔高低,不能判断河流流向、地形坡向。

等值线密集,不能表示落差大小。

南方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西部坡度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读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 对于图中的气压、气温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减②图中等温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③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④甲地的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此图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此图出现的时间是白天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20. A 21. D【解析】考查等压面的分布及山谷风。

20. 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其等压线的数值越低,其气温也越低,据此可以判断出,图中等压线数值自下往上递减,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气压高于同高度的乙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