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2019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11.12一、单项选择题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8年10月30日宣布,在进行了九年的深空探测之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终于结束了它的任务,进入“退休”状态。

2018年4月18日发射升空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将接过它的接力棒,继续对邻近地球的约20万颗最亮和最近的恒星进行扫描,研究围绕它们运行的行星。

TESS不负众望,在传回的第一批测试影像中,就捕捉到了6月份新发现的彗星“C/2018N1”环绕太阳运行的轨迹。

1.彗星“C/2018N1”不属于( )A.太阳系B.银河系C.可观测宇宙D.地月系2.若TESS发现的某行星存在生命,它适宜生命生存的重要依据是( )①表面温度适宜②围绕恒星运行③存在液态水④有大气层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TESS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太阳的干扰。

可能对它产生干扰的太阳活动类型及其产生的圈层是( )A.黑子色球B.太阳风光球层C.耀斑色球层D.耀斑日冕层4.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D.“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5.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太阳爆发12年来最强耀斑。

耀斑发生时,可能会对地球带来的影响是()①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②高纬度地区产生大规模极光③干扰地球磁场,影响导航系统④全球各地降水异常增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图甲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关于图甲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圈层B.生物圈独立于水圈与岩石圈之外C.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D.大气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7.图乙中代表岩石圈的是A.a+cB.b+cC.cD.d国土资源部在广西西北部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在全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其代表是大石围(如下图)。

大石围底部发现有两条宽7~13米的地下暗河,是广西目前流量大、流程远的地下暗河之一。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8.形成“乐业天坑”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堆积B.流水溶蚀C.火山喷发D.风化作用9.下图中各地貌形态与“乐业天坑”成因一致的是A.①B.②C.③D.④2014年峰会过后,北京再现雾霾天气,污染严重,11月14日PM2.5达到315.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①到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A.大气逆辐射B.地面反射C.大气削弱作用D.大气保温作用11.出现雾霾天气,会使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图(单位:℃)。

读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2.公园可能位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13.由于热岛效应导致的城郊间的热力环流是()A.B.C.D.下图为我国水旱灾害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关于图中水旱灾害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旱灾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B.水旱灾害分布范围广C.北方地区以旱灾为主D.南方地区以水灾为主15.长江中下游平原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有( )①加固堤坝②植树造林③河流截弯④退田还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该地区人口分布A.平原多,高原少B.北方多,南方少C.东南多,西北少D.内陆多,沿海少17.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历史D.经济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方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19.“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缓解人地矛盾B.改善环境质量C.降低住房价格D.带动服务业发展下左图为示意人口容量值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横轴表示各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下右图为“木桶短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对图中相关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人口合理容量B.乙为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等呈正相关D.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2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不具有相对确定性B.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的环境和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D.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人口合理容量2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B.新疆—水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气候资源通常将人口按照 0-14 岁、15-64 岁及 65 岁及以上分为三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

下图是我国不同时期三个年龄段人口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按照年龄 0-14 岁、15-64 岁及 65 岁及以上划分,依次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24.针对目前我国人口现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应该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实行计划生育B.实行鼓励生育C.减少人口数量D.向海外移民下图是某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曲线图”。

该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城市不同的功能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该城市住宅区可能位于()A.甲区B.乙区C.丙区D.丁区26.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B.乙区土地价格高,以商业活动为主C.丙区人口密度大,以仓储和绿地为主D.丁区土地价格低,基础设施完善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土地利用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位于甲地的炼铝企业,其布局的有利条件有①交通便利②科技发达③矿产资源丰富④位于与盛行风垂直方向的郊外A.①④B.①②C.②③ D.③④28.M地的房价较高,其区位优势是( )A.环境优美B.商业发达C.交通便捷D.地势较高“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

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

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C.规模经营,集约生产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30.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C.限制开发,留存文化遗产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读“贵州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31.贵州省2010年时处于城市化的哪一阶段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停滞阶段32.进入21世纪后,贵州省在城市化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较慢B.城市化加速发展,出现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破坏等问题C.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减缓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33.该区域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A.基塘农业B.绿洲农业C.坝子农业D.河谷农业34.该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国家政策扶持B.游牧地点迁徙C.水、热条件适中D.光照条件充足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

读图回答各题。

35.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A.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厂④玻璃厂B.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C.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家具厂④烤烟厂D.①啤酒厂②炼铝广③剿丝厂④榨糖厂36.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A.①B.②C.③D.④2018年10月24日,港澳珠大桥正式通车,这将大大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影响深远。

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和港珠澳大桥部分桥段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分析港珠澳大桥工程在设计上采取“桥隧相连”方式的原因A.海水流速较快B.建设成本低C.隧道能有效防止海水腐蚀D.避免船舶撞击桥梁38.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对港澳的经济意义不包括A.增强与内地的联系B.加快产业结构调整C.拓展经济腹地D.促进民族团结结合最近100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39.根据图中海平面上升曲线,近100年来世界气温( )A.呈直线上升趋势B.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C.变化不大D.总体上有下降趋势40.若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①高山雪线上升②高纬冻土融化③水稻分布北界南移④全球普遍干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综合题41.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循环①是_________环节,②是_____________环节。

(2)人们修建水库主要对图中______(填图中字母)环节的影响较大。

为了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人们采取的开源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丙地貌是____________,丁地貌是____________。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

(单项选择)A.只在水圈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相同C.使地表趋于高低不平D.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农业变迁珠江三角洲河汊纵横,地势低洼易涝,自南宋开始“塞堑为塘,叠土为基”,发展基塘农业。

20世纪30年代初,形成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等和稻田并存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塘农业不断减少,水稻种植面积也不断萎缩,花卉、蔬菜、水果种植等城郊农业和各种休闲农业蓬勃兴起。

材料二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景观图和花卉种植园景观图(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以_______业与_______业相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A.商品率低B.形成良性生态系统C.机械化程度高D.生产规模大(2)珠江三角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水稻种植规模较大,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

这里种植水稻有利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