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ppt课件

医用ppt课件


选择穿刺部位时应注意的问题
-老年人和儿童避开易活动或凸起的静脉
-避开皮肤表面有感染、渗出或血栓的部位
-避免使用血管透析的端口或瘘管的端口 -长期输液,应注意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以保护静脉
常用静脉输液法
1.周围静脉输液法:密闭式输液法﹑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开放式 静脉输液法 2.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适用于需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宜 穿刺者,周围循环衰竭而需测中心静脉压者以及长期静脉内滴注 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行静脉内高营养治疗的患者。 3.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适用于①长期不能进食或丢失大 量液体,需补充大量高热量﹑高营养液体及电解质的患者。②各 种原因所致的大出血,需迅速输入大量液体,以纠正血容量不足 或提升血压的患者。③需较长时间接受化疗的患者(输入刺激性 较强的抗癌药物)。④需测定中心静脉压或需要紧急放置心内起 搏导管的患者。
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
1.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用的时间。 输液时间(小时)=液体总量(ml) ×点滴系数/每分 钟滴数×60(分钟)
2.已知输入液体总量与计划所用的输液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总量(ml) ×点滴系数/输液时 间(分钟)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溶液不滴 -茂菲滴管液面过高 -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常用溶液及作用
1﹑晶体溶液: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 纠正体液及电解质平衡失调。 2﹑胶体溶液: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 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 3﹑静脉高营养液:能提供热量,补充蛋白质,维持正 氮平衡,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晶体溶液:
用于补充水分和热量,减少蛋 白质消耗,防止酮体产生,促进钠(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②等渗电解质溶液 用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维持体液和渗透压平衡。 ③碱性溶液 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 衡失调。 ④高渗溶液 用于利尿脱水,可以在短时间 内提高血浆渗透压,消除水肿,降低颅内压。
-静脉炎 -空气栓塞
发热反应
原因
-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
-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护理
-输液前认真检查 -严格无菌操作 -一旦出现 (1)轻者:减慢或停止输液,观察体温变化 (2)重者: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高热患者的处理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又称急性肺水肿
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下端 的输液管,然后打开调节孔
-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夹紧滴管下端 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
输液过程中,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是否松动;
-检查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
-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发热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静脉放血200~300ml,慎用
静脉炎
原因
-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
-输液过程中,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溶液不滴
-针头滑出血管外-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调整针头位置或 肢体位置 -针头阻塞-更换针头另选静脉穿刺 -压力过低-抬高输液瓶的位置 -静脉痉挛-局部热敷
茂菲滴管液面过高
-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夹紧滴管 上端的输液管,然后打开调节孔 -滴管侧壁没有调节孔时-可将输 液瓶取下,倾斜输液瓶
医用
第一节 静脉输液
一、静脉输液的原理及目的 二、静脉输液的常用溶液及作用 三、常用输液部位 四、常用静脉输液法 五、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 六、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七、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八、输液微粒污染 九、输液泵的应用
概念: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
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原理:
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 于人体静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内。
①葡萄糖溶液
胶体溶液:
① 右旋糖酐溶液:⑴中分子右旋糖 酐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扩充血容量的作用。⑵低分子 右旋糖酐 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红细胞聚集,改善血液 循环和组织灌注量,防止血栓形成。
②代血浆:扩容效果良好,体内停留
时间较右旋糖酐长,过敏反应少。
③血液制品:提高胶体渗透压,扩大
和增加循环血容量,补充蛋白质和抗体,有助于组织修复 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静脉高营养液
-成分包括氨基酸、脂肪酸、维
生素、矿物质、高浓度葡萄糖或 右旋糖酐以及水分
-营养摄入不足或不能经由消化
道供给营养的患者均可使用
-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等
输液原则:
⒈一般补液原则 ﹑“宁酸
勿碱”和“宁少勿多”。
“先晶后胶” ﹑“先盐后糖”
⒉补钾原则
“四不宜”:不宜过浓(≤0。3%),
不宜过快(≤20mmol/h),不宜过多(成人≤5g/d,小儿0.1~
即:输液系统内压(大气压和液体静压) >人体静脉压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 及酸碱平衡紊乱。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 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如腹泻﹑剧烈呕吐﹑大手术 后的患者。
2﹑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微 循环灌注量。常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 患者。
目的
3﹑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 维持正氮平衡。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 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 的患者。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如输入抗生素控制感染; 输入解毒药物达到解毒作用;输入脱水剂降低颅 内压等。
原因 -输液速度过快 -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 -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护理
-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
和输液量
-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
进行紧急处理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0.3g/kg体重),不宜过早(见尿后补钾)。
常用输液部位:
周围浅静脉 ⑴上肢 :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 静脉﹑手背静脉网;⑵下肢: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 脉网。(下肢的浅静脉不作为静脉输液时的首选部位,因 为下肢静脉有静脉瓣,容易形成血栓)
头皮静脉:颞浅静脉﹑额静脉﹑枕静脉﹑耳后静脉
锁骨下静脉 和颈外静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