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4日月水火】教学设计【教材解读】本课为看图识字,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8个象形字。
每个字以图文结合的上方式展示,揭示出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
课文采用象形字识字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的兴趣。
本课需要认读的生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都是象形字,表示的是大自然中常见的事物,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汉字。
每一个汉字旁都有一幅形象的图画和相应的甲骨文,帮助学生将汉字和相应的事物建立联系。
插图简洁、形象,与甲骨文匹配;图画与汉字对照,便于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初步了解象形的造字方法,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字、形、图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认读象形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初步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其中“日、田、禾、火”能按笔顺正确书写。
掌握捺、点两个基本笔画的名称及其书写。
课后练习“猜一猜,连一连”,列举了“兔、鸟、竹、羊、木、网”6个象形字。
内容包括6幅图片、甲骨文和相对应的汉字,学生借用已有的学习基础,通过观察、想象、辨识,会连会读,进一步感受象形字音、形、义结合的特点。
【教学目标】1.认识8个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掌握两个基本笔画,能准确说出名称,练习正确书写。
在田字格中按笔顺书写“日、田、禾、火”4个生字。
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日、田、禾、火”。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任务一:看图认一认1.看图认事物。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快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2)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看到的事物。
学生自主发现,交流:太阳、月亮、水、火、山、石头、田地、禾苗。
2.对号入座。
(1)老师用简单的线条把图中的事物画了下来,(出示甲骨文字形)小朋友们能不能把老师画的简笔画送到事物的旁边呢?(2)学生上台点击字形图片,拖到相对应的事物旁边。
3.看图巧猜字。
(1)你们知道吗?我国古代人民就是像老师这样记下这些事物的,把它们刻在兽骨上。
所以,这些字也叫甲骨文。
(2)它和我们现在的汉字很像,你能猜出它们是什么字吗?(3)小组先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猜出的字。
(4)能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吗?请大家把字与图对照起来,说一说图画汉字相似的地方。
【思考:学生借助字理和图画自主猜字,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补充,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初步的认识。
】任务二:看图识一识活动1:我会读1.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日、月、水、火”这四个生字朋友。
2.出示“日、月”。
(1)图片和甲骨文对照,再将图文重叠,说说相像之处。
(2)课件演示:日、月的图形演变成甲骨文,再演变成汉字。
你们看,“日”和“月”这两个字就是从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变来的。
(3)谁能说说“日”和“月”字形上的区别?老师说个谜语大家猜:“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你们看,“月”字就像是弯弯的镰刀。
指名认读。
3.出示“水、火”。
(1)观察“水、火”两个字的图片,你发现古人是怎么造这两个字的?(2)古代的“水”字就像缓缓流淌的水流;“火”字就像团团燃烧的火焰。
一起读读。
(3)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们的样子4.合作读生字:组长拿卡片,组员读生字,小组展示。
5.“开火车”读生字:我们来开火车吧!看哪列火车又快又响。
6.现在老师出示图片,同学们大声读出来,看谁最先读出来。
活动2:我会找给生字找朋友,小组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给生字找的朋友最多。
日:日光、日子、日月;月:月亮、月光、明月水:开水、水花、水手;火:火山、大火、火光。
活动3:我会用1.在生活中识字:这4个汉字朋友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中,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2.联系生活学说话。
如:水——喝水——秋天来了,我们要多喝水。
【思考:真正地感受实物、字形、汉字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观看汉字演变的动画。
学生从实物、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现在的方块字,对汉字的演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对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认识,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学生学以致用,能够联系生活来识记汉字,学会表达。
】任务三:练习写一写活动1:复习认一认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4个汉字,都是古代人根据事物的样子画出来的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多么有意思呀!我们再来认一认它们。
出示“日、月、水、火”,学生齐读。
活动2:学写“日1.观察字形,说说写“日”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中间一横短,横间要相等)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活动3:认识笔画“点”1.念一念:小蒜瓣,向右斜,头儿尖尖肚子圆。
2.写一写。
教师示范点画,从轻到重,向右下行笔。
学生书空。
活动4:学写“火1.说一说。
“火”字的笔顺依次是:点、撇、撇、捺。
第二笔是短撇,稍高于点;第三笔是竖撇,第四笔是捺。
书空笔顺。
2.看一看。
教师范写讲解,学生观察书空。
要求学生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注意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
活动5:写一写,评一评1.写字练习:在书上描红一个、写一个。
2.围绕要点,让学生互动点评,点评后每个生字再写一个,与前面的进行对照,看看自己写的有什么变化。
【思考:识字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动手点一点、猜字等有趣、参与性强的学习活动。
学生喜欢这些活动,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始终保持着识字的兴趣。
另外,通过小组内同学互教互学、共同发现等,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合作性,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第二课时任务一:游戏认一认上节课,我们看图认识了“日、月、水、火”4个生字,(学生齐读)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另外4个汉字朋友,它们是——“山石、田、土”。
活动1:找朋友1.小朋友们,我在大家的课桌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些图画、甲骨文符号和汉字,请你们找到与图片长得像的符号和汉字,摆一摆。
2.四人小组找一找,请一个小组上台找(实物投影)。
准备好“山、石、田、禾”的图、象形字与汉字卡片,摆好后,说一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一读。
3.数师根据学生摆出的顺序,相机出示字理、演示动画。
“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
“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
“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象形字的样子。
“禾”:字形真像一棵稻子,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禾”头上的一撇多么像弯下的果实;最后的撇捺,就是两片长长的叶子。
活动2:字开花1.这些生字还可以开出许多花瓣儿呢,比如说山,开出了“高山”“大山”等花瓣,你还能让它开出哪些花瓣呢?2.给“石、田、禾”开花,学生汇报。
活动3:摘果子教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课件出示)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并且用这个生字组词,再用所组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思考: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
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帮助学生巩固了对生字的认识。
本课生字既是典型的象形字,又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
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尝试让学生组成词语说句子,在运用中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
】任务二:猜猜连一连出示课后练习“猜一猜,连一连”的内容:你能帮这些生字找到朋友吗?先尝试自主连线,再和同桌说说图画和汉字相似的地方。
说说你连线的理由,带着同学读读汉字,然后齐读。
【思考: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运用观察、想象等自主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感受象形字音、形、义结合的特点。
让学生先尝试自主学习,完成连线,再说说图画与汉字之间的相似之处,感受汉字的整体形状,促进对汉字结构的把握。
】任务三:练习写一写活动1:巧记汉字1.出示本课8个生字:你们不仅认识了这些生字,而且解学会了在生活中运用,真不简单!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2.小组交流,互教互学。
3.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巧记汉字。
汉字魔术:加一笔(口—日、日—田),减一笔(目—日)。
儿歌识字:一撇写在木字头,变成禾苗栽地头。
(禾)四四方方一块田,横竖写在口中间。
(田)活动2:比一比,写一写1.观察“日”和“田”在田字格里的书写,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日”窄窄长长的,上下一样宽。
“田”宽宽扁扁,上大下略小。
)2.教师范写讲解“田”,学生观察书空。
活动3:认识“捺”,学写“禾”。
1.学写“捺”。
(1)认识捺:(出示孔雀图片)读顺口溜识字:小孔雀,尾巴长,拖到地,向外伸。
(2)我也来尝试:轻轻下笔,从左上向右下行笔,练习写笔画。
2.学写“禾”(1)观察对比字形:(出示课文禾苗图片和“禾”字)“捺”画就像禾苗舒展的叶片。
再看“火”“禾”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教师范写:第一笔是短横撇,横撇短又平,撇捺要舒。
出示笔顺图,学生书空笔顺。
活动4:书写生字,互评反馈。
1. 好习惯要养成:做《写字操》。
小朋友们,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注意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摆好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动动笔练一练:在书上描红一个,写一个。
3.我来当评委。
围绕要点,互动点评,点评后每个生字再写一个,与前面的进行对照,看看自己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思考:指导书写新的笔画及生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在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学习笔画的组成及书写顺序;仔细观察田字格,尝试了解汉字的结构及其在田字格中书写的位置。
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反复强调关键笔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写好每一个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