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愁公开课课件PPT

乡愁公开课课件PPT


小时候 乡 愁 余光中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读法指导--- 缓慢-思念
长大后
乡愁 / 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主题阅读(二)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能有感情的朗 读诗歌。 2、理解作者借助意象来表达抽象情感的 写法。(重点) 3、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以 及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重点) 4、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音乐美。 (难点)
主题阅读(一)
自由朗读
方法指导
①读出节奏; ②读出重音; ③读出感情。
3、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如 泣如诉;数量词的运用,增添了一种抑扬顿挫的 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音乐美)
故乡、故土是长说不衰的话题。每个人对
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寄托着深厚的 情感。在1992年,诗人终于回到了大陆。正 如他诗中所说:“掉头一去是风吹白发,回首 再来已是雪满白头。”
走进作者 ---余光中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 文家和评论家。1928年生 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 赴台。代表作有:《乡愁》 《乡愁四韵》《白玉苦瓜》 《舟子的悲歌》等。
写作背景
余光中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由 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 ,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 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 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于 1972年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 这首诗。
明确:
运用叠词,反衬乡愁之浓郁,增强诗歌表现力。
小组合作探究2:请你说说本诗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提示:可以从意境、结构、语言形式、节奏等方面 考虑)
1、本诗用意象渲染出忧伤的氛围,营造了凄美的 意境。(意境美)
2、全诗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外) 头/……在那(里)头”的句式,句式整齐,四节 诗歌,结构大同小异,一咏三叹,反复吟唱。 (结构美)
2、请你说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具体抒发了什 么情感?
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 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 的痛苦的强烈愿望。
主题阅读 (四)
小组合作探究1: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几个词分别改成“大大的”、“宽宽的”、“高 高的”、“深深的”不是更能表Biblioteka 乡愁的浓重吗?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主题阅读(三)
1、诗人把“乡愁”寄托在哪些事物上?
托物寄情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常见意象
1、月亮 2、柳树 3、蝉
4、梅花 5、长亭 6、猿啼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 以折柳表惜别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 象征 高洁人格的象征 陆上的送别之所 象征一种悲伤的情感
导入新课
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中华 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这种情结折射 到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是浓浓的乡 情、乡愁。
乡愁
——余光中 平泉市党坝中学 郑会曼
知识链接----思乡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以“亲情、幸福、快乐”为题 仿写本诗。
快乐
快乐是一个短短的周末 没有老师 轻轻松松
快乐是一场小小的网游 没有作业 潇潇洒洒
快乐是一次短短的爱恋 没有压力 甜甜蜜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