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化学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合物(NO x) D.可吸入颗粒物(TSP)2、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

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3、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

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A.H2、N2B.N2、O2 C.CO2、CO D.N2、Ar4、据报道,2005年3月,广州市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其中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

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推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氮是一种溶液B.使用液氮会污染环境,应严格控制使用C.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D.液氮气化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落下5、小明用右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6、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l/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D. 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上有水雾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8.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用一段纱窗上的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造成此试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的()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B.铁丝表面的锈未除干净C.集气瓶底没铺一层细砂D.给铁丝加热的温度太低9、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放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能使空气受到污染,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A.①②⑤B.②③C.②③⑤D.①②④⑤10、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 .注射器内有液体B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反应后,看不出有其他物质生成,因此不存在质量守恒B .铁生锈后,铁锈的质量一定等于铁的质量C .在化学反应A+B →C+D 中所加入的反应物A 、B 的质量分别为ag 和bg ,反应生成物C 、D 的质量分别为cg 和dg ,则a+b=c+d 一定成立D .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2.在化学方程式aC 2H 6+bO 2== m CO 2+nH 2O 中,各化学式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2m =a B. 3a =n C . 3m =2n D. 2b=m+n1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Zn+H 2SO 4=ZnSO 4+2H ↑B .Al+H 2SO 4=AlSO 4+H 2↑C .2H 2O 2 ===== 2H 2O+O 2↑D .S+O 2=SO 2↑14.在化学反应2W ===== X+2Y+4Z 中,生成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W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40 B .70 C .80 D .14015.有化学反应A+B=C+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A 、C 为单质,B 为氧化物,该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B .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总数不一定相等C .A 、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C 、D 质量比D .若A 、B 各取5g 混合并反应,A 、D 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10g16.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黑火药爆炸的原理 可用下式表示:2KNO 3+S+3C ===== K 2S+N 2↑+3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 的化学式为( )A .CO 2B .COC .SO 2D .NO17.将3g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

由此推断关于该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可能含有氧元素C .一定含有氧元素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0%18.由A 、B 、C 三种物质各10g 组成的混合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中有16gC 、8g 新物质D 和若干克A ,则A 和B 反应的质量比是( )A .2:5B .5:2C .5;4D 3:519.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20.科学家最新研制出太阳能产生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方法,该反应为:2H 2——→ 2H 2↑ +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利用海水作为原料,资源丰富B .太阳能是一种绿色能源 MnO 2 点燃点燃 总 质 量 A 时间 总 质 量 B 时间 总 质 量 C 时间 总 质 量 D 时间增光TiO 2C.TiO2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D.反应生成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1二、理解与应用(22分)21、实验室常用过氧氢分解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发生的是___________变化;工业上主要采用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的是变化。

22、写出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性质实验过程中以下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1)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发现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

(3)把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再盖上毛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瓶底没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5)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大量氢气的一种方法是用甲烷(CH4)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这一反应的另一产物是二氧化碳:。

24.下列是某同学写的六个化学方程式:①S+O2 点燃SO2↑②H2O通电2H2↑+O2↑③C+O2 =CO2④CuSO4+2NaOH=Na2SO4+Cu(OH)2⑤Mg+O点燃MgO2 ⑥3Fe+2O点燃Fe3O4其中化学式写错的有(填序号,下同);没配平的有;反应条件未注明的有;“↑”“↓”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

25.已知反应:2NO+O2=2NO2,现将NO和O2的混合气体60g充分反应,得到46g NO2,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O2的质量比为。

26、在某氮氧化物里,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16,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24分)2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图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4)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mL刻度处才停止。

2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

(2)用加热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下图中的__________装置(填A或B)。

(3)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装置(填A或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此装置可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4分)29.在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中,外墙体将大量采用新型塑料膜材料ETFE[ ETFE的化学名称为:聚氟乙烯,化学式为:(C2H2F2)n ],这种材料美观、耐用,且无须清理维护,可以使用15至20年。

请回答下列问题:(1)ETFE由种元素组成;ETFE中C、H、F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ETFE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0.2005年5月22日,中国登山测量队成功登上珠峰峰顶,圆满完成珠峰高度最新测量工作。

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是氢化钙(CaH2)固体,用它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供燃烧之需[CaH2+2H2O=Ca(OH)2+2H2↑]。

请回答下列问题:(1)CaH2中钙元素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2)现有875g氢化钙固体能源(含氢化钙96%,杂质不参加反应),与足量的水反应可生成多少氢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