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 第9章 收入与支出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 第9章 收入与支出


AD C I G NX
在均衡的产出水平上,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Output is at its equilibrium level when
the quantity of output produced is equal to
the quantity demanded.)。因此,当下式成立时, 经济处于均衡产出水平(equilibrium level of output)。
因此有:
AD C I G NX C c Y TA TR I G NX C c TA TR I G NX cY A cY 上述方程的总需求函数如图9-2所示。可以看出,
总需求也决定于收入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 增加。
demand and therefore output.)
●增加自发支出所增加的产出,大于1:1,换 言之,存在着一种乘数效应。(Increases in autonomous spending increase output more than one for one.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a multiplier effect.)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税率。 (The size of the multiplier depends on the
5.储蓄与投资 总需求等于产出的均衡条件,在均衡状态下,
可以表示为计划投资等于储蓄(In equilibrium,
planned investment equals saving)。这个条件 只适用于没有政府部门和没有对外贸易的经济中。
图9-3
储蓄与投资
均衡收入水平是在 AD 与45°线的交点 E 点出 现的。所以,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并且只有在这一 水平上,储蓄等于(计划)投资。相形之下,收入 高于均衡收入水平Y0时,储蓄(45°线与消费曲线 之间的距离)超过计划投资。收入低于 Y0时,则计 划投资超过储蓄。
三、乘数 1.乘数的含义
乘数(Multiplier)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术语,
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Kahn)在《国内投资与 失业的关系》一文中首先提出,是指每单位外生变
量的变化所带来的引致变量的变化情况。乘数的数
学定义为: 乘数=边际量= 因变量 自变量
理论背景分析:乘数这一概念正式的表述是 1931年卡恩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该文 分析了增加政府投资支出对充分就业影响的假设: (1)经济有闲置的生产能力; (2)有货币政策的调节; (3)货币工资保持稳定。
乘数效应中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过程,体现 了经济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印证了凯恩斯定律: Demand creates its own supply。
3.乘数的图解
图9-4
乘数的推导
如图9-4所示,起始的均衡点为 E ,对应的均衡 收入水平Y0 。自主支出从 A 增加到 A,使得总需求
曲线 AD平行向上移位到 AD,达到新的均衡点 E ,
2.乘数理论推导 表9-1 乘数
如表9-1所示,假设增加自主支出 A ,则产出 (或者总需求)的增加量为:
AD A cA c 2 A c 3 A .... A 1 c c 2 c 3 ... 1 A Y0 1 c
其中,倍数
1 1 c
增加收入;
(3)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自发性支出 A 的变 化带来的 Y 变化越显著,乘数越大。 c 越大意味着 增加1单位收入中的大部分将被消费掉,由此引起需 求一个较大的引致增加。
四、政府领域 1.均衡收入
在原先分析基础上,考虑政府行为。假设征收
比例税(proportional income tax),即以税收形 式征收的收入的一部分 t ,对应的 TA tY 。对应的
称为乘数(multiplier),即
自发性总需求增加1单位时,均衡产出的变动量
(The multiplier is the amount by which equilibrium output changes when autonomous aggregate demand increases by 1 unit)。事实 1 上,乘数就是方程Y0 A 中均衡收入水平 Y0 对 1 c 自发性支出的导数。可以看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 乘数也越大。
Y AD
将 AD A cY代入,可得:
1 解得:均衡收入水平与均衡产出水平 Y0 A。 1 c
Y A cY
可以看出,总需求的位置特点取决于其斜率 c
(边际消费倾向),与截距 A (自发支出)。给定
截距,较陡峭的总需求函数意味着(较大的边际消 费倾向将会产生)高水平的均衡收入。同样,给定 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自主支出水平也意味着较高 的均衡收入水平。
可以看出,储蓄是收入水平的递增函数,对应 的边际储蓄倾向( MPS )为 s 1 c 。
3.消费、总需求与自主支出
四部门经济中,假定投资为 I ,政府支出为 ,
税收为 ,转移支付为 ,净出口为 TA G TR 费决定于可支配收入,则有: NX 。消
YD Y TA TR
C C cYD C c Y TA TR
乘数的概念遭到了正统的金融界和恪守古典传 统的经济学同仁的强烈反对。凯恩斯把这种对乘数 概念的反对归因于“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所 有关于经济学的思想充满了理论上的假定,这些假
定只能运用于处于均衡之中的社会,并且这一社会
的所有生产能力都得到了利用。许多人试图基于没 有失业的假设理论去解决失业问题……这些思想在 他们特有的背景下是完全有效的,但对现在的情况 来说是不适用的。”
因此,边际消费倾向 c 越大,自主支出水平 A 越高,则均衡产出水平越高(the equilibrium level of output is higher the larger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and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autonomous spending)。
图9-2
均衡收入与均衡产出的决定
图9-2中,45°线上的点表示产出等于总需求, 当经济处于 E 点时,计划支出确切地与生产协调一致 (planned spending precisely matches
production),此时非意愿存货投资( IU )等于零。
4.均衡产出的公式
产出等于总需求,此时商品市场(goods market)实现均衡,以代数方式表示为:
Y
际消费倾向小于1,即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消费与储蓄
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剩下的部分就是储蓄
(income not spent on consumption is saved)。 这个关系可以写成如下恒等式:
S Y C
结合消费函数,可得储蓄函数为:
S Y C Y C cY C 1 c Y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第10版)
第9章 收入与支出 主讲老师:郑炳
圣才学习网(经济频道)
第9章
9.1
收入与支出
本章要点
●在最基本的总需求模型中,支出决定产出与 收入,但产出与收入也决定支出。特别是消费取决 于收入,增加消费使总需求增加,因而也增加产出。
定 I I ,原因在于,凯恩斯认为企业家的投资行为 是被“冲动”(animal spirit)所驱使的,难以用 既有经济理论解释。
一、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总需求指经济中所购买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
总和。(Aggregate demad is the total amount of goods demanded in the economy.)。将商品需 求区分为消费( C )、投资( I )、政府支出( G ) 与净出口(NX)等需求,则总需求(AD)为: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and on tax
rates.)
●增加政府支出会增加总需求,因而增加税收。 但税收的增加比率低于政府支出的增加比率,因此, 增加政府支出则增加预算赤字。(Increases in government spending increase aggregate demand and therefore tax collections. But tax collections rise by less than the increase in government spending, so increased government
消费函数为:
C C c Y TR tY C cTR c 1 t Y
可以看出,来自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 向仍然是 c,但来自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
是 c 1 t ,其中 1 t 是纳税后留下的收入部分。
因此有:
AD C I G NX C cTR c 1 t Y I G NX C cTR I G NX c 1 t Y A c 1 t Y
(In the most basic model of aggregate
demand, spending determines output and income, but output and income also spending. In particular, consumption depends on income, but increased consumption increases aggregate
对应的均街收入水平 Y0。显然, A Y0。在图9-4中, 总需求线平行移位表示的自发性支出的增加越大,
收入变动也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即总需求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