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内容简介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编写,遵循教材第12版的章目编排,共分24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第12版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目录第1章导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增长与积累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增长与政策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总供给与总需求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失业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通货膨胀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政策预览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收入与支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货币、利息与收入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国际联系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消费与储蓄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投资支出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货币需求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政策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9章金融市场与资产价格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第20章国家债务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第21章衰退与萧条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2章通货膨胀与恶性通货膨胀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第24章前沿课题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内容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2.1 复习笔记1 国内生产总值(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既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这一含义含有以下几方面意思: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由于经济中会生产出各不相同的最终产品与服务,因而,在商品和服务形态上,是无法将各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相加来得出GDP的。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只能把各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加起来,用相应的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加以衡量。
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实际上就是用它们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得出来的。
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或服务)是特定时期内最终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
与之相比较的是中间产品(或服务),即由某企业生产,被另一企业购买,并且被用作最终产品或服务组成部分的产品(或服务)。
GDP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这样做是因为中间产品的价值经包括在最终产品的价格中了。
③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强调“所生产的”是对“市场价值”的拾遗补。
GDP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④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存量是某一时点存在的变量数值,而流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数值GDP衡量某一特定时期内发生的生产的价值。
⑤GDP是一个地域概念GDP是一国(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涉及地域范围的概念⑥GDP指标一般仅涉及市场上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价值像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产品、使用自有房屋的“租金、警察、消防队员、官员等的服务等不经过市场的一些经济活动,则无法被计入GDP之中。
(2)国民生产总值(GNP)①概念国民生产总值( ( 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②与GDP的区别在封闭经济条件下,GDP与GNP核算结果根本没有区别。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核算的视角不同,核算结果略微有别。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这两个统计指标的统计原则是不同的。
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原则是国土原则,而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原则是国民原则。
按国土原则统计,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创造的都要统计;按国民原则统计,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本国领土上都要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可表示为:GNP=GDP+来自国外的生产要素收入一对国外的生产要素支付(3)国民总收入(GNI)国民总收入( gross national income.,简称GN)在念上与GNP类似,两者之间的细微差别仅涉及间接税的计算。
(4)国内生产净值(NDP)由于经济中经常发生资本的磨损,即用于生产产品时所发生的资本折旧或贬值,所以,以GDP衡量国民经济也要考虑这个因素。
在此,引进国内生产净值( net domestic product,简称NDP)的概念,它等于GDP减去折旧。
因此,NDP更接近于计量既定时期内一国生产商品的净数量:它是生产总值减去在生产该部分产品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资本量的价值。
(5)国民收入(NI)由于在支付要素报酬之前,必须先从NDP中扣除企业缴纳的间接税(例如,销售税、财产税和收益税),扣除这些间接税后剩下的、作为支付要素报酬的,才是对应于本国国民的国民收入( (national income,简称N),即对生产要素的支付总额。
2.支出与需求构成(1)对国内产出的需求对国内产出的总需求是由四部分构成的:①家庭的消支出(C);②企业与家庭的投资支出(I);③政府(联邦、州及地方)对商品与服务的购买(G)④净出口(NX)。
(2)基本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E=C+I+G+NA①消费:指居民在购买产品与服务时所形成的开支。
按支出性质分为:非耐用品(食品、服装、娱乐)、耐用品(电视机、冰箱、家具等)。
注意:购买房地产不计入消费,而是列入投资。
购买房屋,用于出租获得租金收入,是一种投资行为。
购买自住房实际上产生隐性租金收入,也按投资算。
②政府采购:指政府使用财政资金对最终产品与服务的购买,比如基础设施投资、军火采购、公务员工资支出等。
注意:转移支付不属于政府采购,它仅仅是收入的再分配,不涉及产品与服务的买卖。
③投资:指非政府个体国内总投资,物质资本存量的增加,包括房屋建设、机器采购、办公楼建设、增加存货等,但不包括购买债券、股票等。
④净出口:本国出口量减去进口量,是国外居民对国内产出的净需求。
3.一些重要的恒等式(1)一种简单的经济假定一种既没有政府,也没有对外贸易的简单市场经济。
符号Y表示其产值,符号C表示消费,符号I表示投资支出。
假定经济是均衡的。
第一个关键的恒等式是生产的产量等于售出的产量。
没有售出的产量就是存货,可以作为投资的一个部分。
因此,所有的产量不是被消费掉,就是被作为投资了。
售出的产量可以被看作以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之和来表示的需求的组成部分。
可以将其写成:Y = C+I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剩下的部分就是储蓄。
这个关系可以写成下面的恒等式:Y = S + C其中S表示私人储蓄。
恒等式②表明,全部收入就是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
恒等式①与②可以合并为:C+l = Y = C+S恒等式③左边表示需求的各组成部分,右边表示收入的分配。
该恒等式强调生产的产量等于售出的产量。
生产的产值等于得到的收入,而得到的收入又花费在商品上或储蓄起来。
从恒等式③两边减去消费,则得:I = Y - C = S恒等式④表明,在这个均衡的简单经济中,投资恒等于储蓄。
(2)引进政府与对外贸易以G表示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以TA表示所有的税收,以TR表示对私人领域的转移支付(包括公债的利息),以NX表示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 现在考虑需求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G与NX后,将基本恒等式重新表述为: Y = C + I + G +NX此外,实际上,部分收入需要用于纳税,私人领域有时也会接受来自政府的净转移支付。
这样,可支配收入(D)就等于收入加上转移支付后,再减去税负,即:YD = Y + TR - TA可支配收入又被分配在消费与储蓄上:YD = C+S重新整理恒等式⑥并将其代入恒等式⑤中取代Y,就可以得到:YD - TR + TA = C + I + G + NA将恒等式⑦代入恒等式⑧后得出:C + S - TR + TA = C+I+G+NX经过整理,可以得到:S - I = (G + TR -TA) + NX(3)储蓄、投资、政府预算与贸易恒等式⑩中右边第一组的各项(G+TR-TA)是政府预算赤字,即政府支出超过其收入的数额。
右边第二项是出口超过进口的数额,即商品与服务的净出口,或简称为净出口,也称作贸易余额恒等式⑩说明,私人储蓄超过投资(S1)等于政府预赤字加贸易盈余。
该恒等式正确地表明了私人储蓄超过私人投资的数额、政府预算(BD)、以及外贸部门(X)之间有着重要联系。
任何部门的支出大于其收入时,都不得不借款支付其过量的支出。
私人部门有三种方式处理其储蓄:①贷给政府,政府将用其偿还其超支部分;②贷给外国,以弥补他们对本国的贸易差额;③贷给工商企业作为其投资所需的资金。
在所有这三种情况下,家庭借出的款项除了以后得到偿还外,还会得到所贷出款项附带的利息和股息。
4.GDP核算(1)GDP核算原则①最终产品和服务最终产品是指投入最终使用、而不作为再出售或作为中间品与原材料投入国内当期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强调最终产品,目的在于避免重复计算。
②市场价格原则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计量尺度,给出了居民对不同品的相对重要性的评价。
价格是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支付意愿。
③流量原则流量指标是指一个时间段上所发生的量,存量是指一个时点上所拥有的量。
流量是存量的改变量。
注意:那些只改变存量分配的经济活动就不计入GD。
比如:张三买进10万元大众公司的股票:大众公司发行1亿股票,用于新生产基地建设。
(2)GDP核算中存在的问题GDP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福利度量指标,甚至不能准确度量经济的产出水平。
在计量经济产出或福利方面GDP数据远不完善。
其存在的问题有:①许多经济活动并不进入市场。
如政府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国防、警察等)、家庭劳动、志愿者服务等。
②地下经济:市场经济活动并不都进入政府统计范围。
如非法的活动(赌博、毒品交易等);避税原因(现金交易,避开政府税务系统,免交增值税、所税等);政府统计遗漏(菜市场里面的交易计入GDP,菜市场外面马路上的交易不计入GDP)③价格不能准确度量质量提高所增加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