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代及其场景
墾丁遺址的石板棺
芝山岩出土的碳化稻殼
圓山文化人的生活復原圖
• 甘藍是房子,社區中
製造石器的大抵石, 種植穀類作物,喜食 貝類,婦女頭部運搬、 紡織及製陶,男人在 聚落外捕魚、狩獵。
圓山貝塚和被怪手挖過的斷面和出 土最多的烏蜆
芝山岩文化製作陶器群復原圖
漁橋遺址出土的彩陶
史前時代
•參:金屬器時代 • 一時間:[西元前2000年~西元1600年] 前 • 二代表文化類型: • 北部十三行文化(台灣北部沿海) • 南部蔦松文化(台南) • 東部靜浦文化(花蓮) • 其他:龜山、番仔園文化
史前時代
• • • • •
★文化演進 壹:舊石器時代 一臺灣與大陸的分離: 始於:西元前18000年 分離:西元前10000年
史前時代
• 二代表文化:長濱文化(舊
• • • •
石器晚期) 發現地點:[台東]縣長濱鄉 使用工具:[火] 打製石器、 骨角器 生活方式:[採集、狩獵、 漁撈]的方式 時間:五萬年前~五千年前
恆春龜山遺址是一處晚期的海岸遺址
龜山遺址出土的陶器
番仔園文化的俯身葬
史前時代
• • • • • • •
•
三生活情形: 繼續使用石器、骨角器、陶器 已能使用[銅器、鐵器]等金屬器 十三行文化:已知[煉鐵] 與大東南沿海及東南亞的金屬文化有互動 陶器硬度高、器型、圖案、色彩多 經濟上:少數狩獵、多數過農耕生活(稻米穀類為 主、根莖作物為副) 信仰多樣(由埋葬方式看)
史前時代
• 三其他:臺灣[西部]有多處舊石器晚期文化
遺址 • 四結論:臺灣舊石器晚期文化和中國[華南] 的若干舊石器晚期文化有緊密關係
史前時代
• • • • • • •
貳:新石器時代 一時間:西元前7000~西元前2000年前 二分期: 代表文化關係文化 早期大坌坑文化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新石器文化 中期圓山文化 晚期卑南文化[東南亞]新石器文化
史前時代
四結論:(文化發展程度不同)二千年前 1. [台灣西部]已進入[金屬器時代] 2. [台灣東部]和[中央山區]多處還停留在 [新石器晚期] 3.這些文化為原住民文化的源頭
史前時代
• 三生活情形: • 使用工具:骨角器、石器、[陶器] • 裝飾:玉器 • 生活方式與物產: • 早期:狩獵 漁撈 初級農耕 物產--根莖作物 • 中期、晚期:農耕 5 物產--穀類作
物 • 宗教信仰:不同的[埋葬方式],有[陪葬物]
大坌坑文化遺趾
大坌坑文化陶器復原圖
大坌坑文化的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