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肠课件

灌肠课件


保留灌肠
注意事项
慢性菌痢--- 乙状结肠/直肠,左侧卧位 阿米巴痢疾---回盲部,右侧卧位 垫高臀部10CM 插入长度---10-15CM 高度﹤30CM,保留药液1小时

注意事项



1、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排便,肠道排空有 利于药液吸收。了解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 以确定患者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保留灌肠时,应选择稍细的肛管并且插入 要深,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 度宜慢,以减少刺激,使药液能保留较长 时间,利于肠粘膜吸收。 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 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法
清洁灌肠或结肠灌肠
目的
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 粪便,为直肠、结肠X线术前肠 道准备。 方法
第一次— 肥皂水 0.9%NS
以后—
结束标准—排出液无粪质 液面距肛门小于40厘米
保留灌肠
目的
将药液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 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用物 常用药液:10%水合氯醛、 0.5-1%新霉素 量: ﹤200ML 温度:39-41℃

关闭开关拔管擦净肛 门 脱手套,消毒双手 保留5-10分钟,降温灌肠 有足够的作用时间,利于软化粪 时保留30分钟 便,容易排出。 观察性状必要时送检 清理用物 灌肠后解便一次记为1/E,灌肠 洗手记录 后无排便记为0/E,
操作要点:
1、卧位:左侧卧位 2、压力:40-60cm 3、插入深度:7-10cm
500-1000ml /成人 200--500ml/小儿 一般 39-41℃ 降温 28-32℃ 中暑 4℃
温度
操 作 步 骤
正确选用溶液、温度、浓度和量 备齐用物 解释查对 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左侧卧,屈膝、移臀,垫巾, 利于液体流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置弯盘 保持一定的灌注压力和速度,液 准备灌肠袋 取出灌肠袋,关 闭引流管上的开关,将灌肠液 面过高,压力过大,液体流入速 倒入灌肠袋里,挂于输液架上,度过快,不宜保留,而且宜造成 肠道损伤。 液面高于肛门40-60CM 戴手套 润滑肛管排气关闭开关 防止气体进入直肠和液体流出。 分开肛门插入(7-10CM) 勿用力,以防损伤肠粘膜,如插 固定肛管,打开开关,使液体 入受阻,可退出少许,旋转后缓 缓缓流入。 缓插入。小儿插入深度约4-7cm.
灌肠法
定义
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 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 给药物或营养,以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
方法。
灌肠种类
保留灌肠
不保留灌肠
清洁灌肠
反复
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
解除便秘、肠积气 清洁肠道 肠道手术、检查、分娩前准 备 稀释并消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 毒 降温

观察液面下降和患者情况
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或或 或挤捏肛管;如患者感觉腹胀或 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袋,并 嘱病人深呼吸,转移患者注意力, 减少灌入溶液的压力。 如患者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大 汗、剧烈腹痛、心慌气短、可能 发生肠道剧烈痉挛或出血,应立 即停止灌肠,与医生联系,及时 处理。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 重要性。 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 维持正常排便。 指导患者掌握灌肠时的配合方法。
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解除便秘、排除肠道积气、减轻腹胀。 适用于腹部/盆腔手术后以及危重、老幼病人 用物 灌肠液: “1、2、3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 温开水90ml) 油剂(甘油/石蜡油50 ml)加等量温开水 温度:38℃ 保留时间:10-20 min
操作方法
①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其它准备工作同 大量不保留灌肠。 ②润滑肛管前端,用注洗器吸取溶液,连接 肛管,排气后夹住肛管,轻轻插入直肠内 10-15cm,松开止血钳,将溶液缓缓注入, 灌毕,注入温开水5-10ml,后将肛管末端 抬高,使溶液全部注入,然后反折肛管, 轻轻拔出,放于弯盘内。 ③嘱病人平卧尽可能保留10-20分钟后排便。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要点



评估 病情及治疗情况 意识、生命体征、排便情况和自理能力 心理状况、合作程度 肛周皮肤、粘膜情况
了解灌肠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 配合操作。 排尿。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
灌肠液

0.1%-0.2%肥皂水 生理盐水
评价



操作步骤正确、熟练; 用物备齐; 液面高度、肛管插入深度及留置时间正 确;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关心保护病人。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保 留灌肠的方法,正确配合治疗。

谢谢


灌后一般保留5-10min,降温保留30min
遵医嘱备溶液,掌握量、温度、浓度、流速
压力等 肝昏迷—禁肥皂水 充血性心力衰竭/水钠储留—禁0.9%NS 伤寒—量﹤500ml; 压力﹤30cm 禁忌症: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 心血管疾病 灌肠时患者如有腹胀或有便意时,应嘱病人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 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脉速、面色 苍白、大汗、剧烈腹痛、心慌气短、可能发生肠道剧烈痉挛或出 血,应立即停止灌肠,与医生联系,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