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快走丝线切割控制器生产标准:
应答接收的单板机/单片机:是低电平有效,暂停符为D
同步接收的单板机/单片机:是高电平有效,暂停符为D
国内绝大多数是按这个标准来生产线切割控制器的,有极不数不同的情况请告诉我:我们会为用户制作特定的AUTOP传送功能的版本
应答传送的使用方法:
老AUTOP里面的应答传送(即送数控程序)已经不适应在Win95/98/me和高速电脑下传送程序了。
所以我现在把应答传送程序做在V.EXE里面,如果用户需要应答传送,那么只能在V 程序中传送:用户先在AUTOP系统里保存3B程序文件,然后退出返回到V浏览器, 然后按"F4"切换到'3B文件操作",然后选择3B文件,按"2"就可以进行应答传送了,在传送中:按任意键将停止传送。
应答传送的稳定的基本要求:关闭正在运行的WIN程序,比如:winamp,QQ等等;关闭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比如金山毒霸等,尽量关闭一些有实时监控功能的正在运行的软件
同步传送:则可以使用AUTOP中的"穿数控纸带"进行同步传送,也可以在V浏览器里传送:在V浏览器中按"F4"切换到'3B文件操作",然后选择3B文件,按"1"就可以进行同步传送了,在传送中:按任意键将停止传送。
有关应答传送我们在CPU 800M,CPU 1.1G,CPU 1.8G,CPU 2.8G的WIN98系统中测试通过,非常稳定。
我现在改写过的"应答传送",经过我的专门测试后,得出完全可以在不同的高速电脑上联机传送。
有关同步传送则从486到P4上都通过,因为我们温州各厂家所生产的单板机都具有同步接收功能,所以同步传送从来没有出现不支持的情况.
并口连线
AUTOP软件同步传送方式:(我的控制器单板机就是这种传送方式,即恒昌HCK-3D控制器)电脑打印口2,3,4,5,6,7,18-25任意一脚.
对应于单板机:I1,I2,I3,I4,I5,同步信号孔,接地.(请看控制器说明书的附录)
AUTOP软件应答传送方式:
电脑打印口2,3,4,5,6,10,18-25任意一脚(最好把11脚跟25相连接地,当然不连也没关系)对应于单板机:I1,I2,I3,I4,I5,应答信号孔,接地.
如果原来使用AUTOP以前版本传送的话,连线就不需要更改了,AUTOP-DOS终结版完全支持前版本联机方法.
以下为并口连线的原理:
由于各个厂家生产的快走丝控制器规格不一,连线就显得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于连厂家自己都没办法把计算机和他们的控制器连接起来传送程序,
因此,使用者很有必要详细了解并口传送的机理。
计算机的打印端口有25个针脚,实际使用17个信号,按功能分为三组:
1输出端口中有8个数据信号(针脚2~9);端口地址:378
1输入端口中有5个状态信号(针脚10~13,15);端口地址:379
1另一个输出端口中有4个控制信号(针脚1,14,16,17)。
端口地址:37a
快走丝的程序代码只需要使用8个数据信号中的5个就可以传送,系统使用的是2~6共5
针来输出代码。
对于同步方式,由于要传送一个额外的同步信号,所以由第7针输出同步信号。
对于应答方式,就由第10针输入控制器送来的应答信号。
不管哪种方式,第25针都要和机床的接地线连起来。
了解计算机打印口的针脚后,连线时,需要知道机床控制器的输入端口的资料。
由于各控制器不一样,有9针,15针,25针等不同的端口,所以本手册也无法罗列各种接法,但是只要使用者掌握了接线原则,
不管控制器的端口是怎样的,都可以接线了。
原则:
把计算机的第2针和控制器的第1个输入针脚(I1)对接;把计算机的第3针和控制器的第2个输入针脚(I2)对接;
把计算机的第4针和控制器的第3个输入针脚(I3)对接;把计算机的第5针和控制器的第4个输入针脚(I4)对接;
把计算机的第6针和控制器的第5个输入针脚(I5)对接;把计算机的第7针和控制器的第同步信号输入针脚(I0)对接;
把计算机的第10针和控制器的应答信号输出对接;把计算机的第25针和控制器的接地针脚对接。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使用者需要通过机床的资料弄清楚它的资料输入输出针脚的定义。
在上面的原则中,第7针和第10针并不是需要同时存在的,但两者中间至少要存在一个。
不接第10针,就只能用同步的方式传送,而无法用应答的方式传送;不接第7针,就只能用应答方式而不能用同步方式;若两者都存在,则即可用同步方式,也可以用应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