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建筑史7

中国建筑史7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
第一节 宫殿
一、概况
1.中西方比较 西方古代最伟大、最辉煌的建筑 —— 宗教建筑 中国历史上以儒立国,轻于宗教,重于伦理 —— 宫殿建筑
第一节 宫殿
2.宫殿建筑是政权的象征,是一种特殊的象征。
(1)“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汉高祖重臣萧何)
(2)集中社会财富、智慧与技能而建造起来的。 (3)是思想意识、文化艺术、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生产水准的集中反映。 (4)《礼记》:“ 礼,有以多为贵,有以大为贵,有以高为贵,有以文 为贵。” ( “文”即“纹饰”)
(4)明清—三朝两宫五门
特点: B、宫前序列在宋元基础上强化
(5)小结
A、规模渐小 B、朝: 东西堂制——三朝纵向排列 C、后寝: 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D、宫殿与官署: 骈列制——中央官署从宫外移至宫内 E、宫殿与城市: 从偏居一侧到位居中央,轴线贯穿城市轴线
第一节 宫殿
掌握宫殿形制发展演变的两个线索,两对关系: 1、宫殿与中央官署 2、宫殿与城市
第一节 宫殿
周朝宫殿制度 (《周礼·考工记》中理想形制) ——宫城居王城中央 ——左祖右社 ——前朝后寝 ——三朝五门
第一节 宫殿
三朝:外朝——举行新君登基,凯旋等 重大典礼和重要议事的殿堂。 治朝——国君日常和大臣议事的 地方,也称“日朝”或“常朝”。 燕朝(宴朝)——举行册命和喜 庆典礼以及宗族议事和宴饮聚会。 五门:皋门 库门 雉门 应门 路门
——使宫殿显得高大雄伟,表现统治者的权威; ——加强安全防卫; ——以夯土台作为整个建筑结构的核心,以建造多层建筑,这 种做法可弥补当时木构技术的不足,以取得更大的建筑空 间。
第一节 宫殿
2.高台宫室
(5)实例 晋灵公九层之台 陕西咸阳宫遗址1号复原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陵遗址
第一节 宫殿
晋灵公九层之台——三年未完工
第一节 宫殿
4.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1)魏晋南北朝—东西堂制、骈列制 (2)隋大兴宫——三朝纵向排列 (3)宋元 (4)明清—三朝两宫五门 (5)小结
( ) 魏 晋 南 北 朝 东东西堂制、 骈列制 特点: A、从多宫并置到只有一宫; B、东西堂制——礼仪性主殿 与处理日常政务的东西堂 并置; C、骈列制——皇城中主宫轴 线与中央官署轴线并置。
第一节 宫殿
(1)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夏 代宫殿遗址F1
第一节 宫殿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 复原想象图
第一节 宫殿
(2)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夏代宫殿遗址F2
*统治者陵墓与宗庙合二为一的建筑实例。 *宗、庙一体建筑。 *“宗”——在墓上建造遮荫蔽雨的祭祀建筑。 *“庙”——纪念性、礼仪性建筑。 *扩大了的“宗”建筑群和带有“庙”性质的纪念性、礼 仪性的建筑组合。
第一节 宫殿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陵遗址——享堂
第一节 宫殿
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 (1)咸阳阿房宫 (2)陕西汉长安城未央宫
第一节 宫殿
(1)咸阳阿房宫
(2)陕西汉长安城未央宫
第一节 宫殿
*前殿规划布局 遵循“前朝后寝” 的古制。
第一节 宫殿
建 章 宫 未 央 宫 关 系 示 意 图
(2)隋大兴宫(唐太极 宫)—三朝纵向排列 特点: A、东西堂制改变为三朝纵向 排列 B、废除骈列制
(2)隋大兴宫(唐太极 宫)—三朝纵向排列 特点: A、东西堂制改变为三朝纵向 排列 B、废除骈列制
(2)隋大兴宫(唐太极 宫)—三朝纵向排列 特点: A、东西堂制改变为三朝纵向 排列 B、废除骈列制
隋大兴宫殿 洛阳健康宫殿
(3)宋元
北宋汴京宫殿—三殿前后不在同一轴线
元大都宫殿——中轴线前后建大明殿、 延春阁
(3)宋元宫殿布局的变 化: A、皇城在城市中间 B、注重宫前序列
(3)宋元宫殿布局的变 化: B、注重宫前序列
(4)明清—三朝两 宫五门
特点: A、宫殿布局继承唐太 极宫以来的传统, 三朝纵向排列;
第一节 宫殿
二.宫殿建筑的发展阶段
1、“茅茨土阶”; 2、高台宫室; 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 4、纵向布置“三朝”
第一节 宫殿
1.“茅茨土阶”——以没有夯实的素土作为台阶,屋顶以 茅草覆盖。 (1)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夏代宫殿遗址F1 (2)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夏代宫殿遗址F2 (3)湖北省黄坡盘龙城商代中期宫殿遗址F1,F2,F3 (4)商都亳的宫城——偃师乡商城Ⅰ号址 (5)河南安阳小屯离宫的殿堂与楼阁 (6)总结
三、实例 (1)唐长安大明宫 *大明宫——俗称“东内”(太极宫称“西内”),始建 于太宗贞观八年(634年),高宗龙朔二年(662年) 再度兴建大明宫。 *含元殿——大明宫正殿 *麟德殿
第一节 宫殿
大明宫建筑群处理: 利用地形的优秀 实例; 确立了纵向序列 的空间组织方 法。
第一节 宫殿
大明宫布局
第一节 宫殿
陕西咸阳宫遗址1号址复原
第一节 宫殿
陕西咸阳宫遗址1号址复原
第一节 宫殿
陕西咸阳宫遗址1号复原
第一节 宫殿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陵遗址
第一节 宫殿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陵遗址
第一节 宫殿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陵遗址——享堂
二层回廊平面图
台顶平面图
第一节 宫殿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陵遗址——享堂
第一节 宫殿
3.体现当时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和等级秩序。 (1)满足统治者的物质享受,也满足了占有欲望的心理 需求。 (2)“在中国,它集中体现了古代宗法观念、礼制秩序 及文化传统的大成,没有任何一种建筑可以比它更能 说明当时社会主导思想、历史和传统。” (杨鸿勋)
第一节 宫殿
二.宫殿建筑的发展演变
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第一节 宫殿
(3)湖北省黄坡盘龙城商代中 期宫殿遗址F1,F2,F3
第一节 宫殿
(4)商都亳的宫城—— 偃师乡商城Ⅰ号址
第一节 宫殿
第一节 宫殿
(5)河南安阳小屯殷离宫的殿堂与楼阁
第一节 宫殿
(6)总结 发展脉络: 夏——“朝”、“寝”于一栋建筑之中的“世室”。 殷商——朝寝分立。 周——朝寝均形成一个组群,规模大,建筑形体、 空间更复杂。
第一节 宫殿
2.高台宫室 (1)以土木结构为核心的土木混合结构,四面依靠夯土 墩台建屋,台顶上再建主体殿堂。 (2)摆脱茅茨土阶进入一个新时期。 (3)影响后世的建筑型制→高台基 防潮 半穴居 土筑台基 升高
台基高达一层楼 重檐 周围庑廊环绕、台顶建堂 台基四周建屋檐
第一节 宫殿
2.高台宫室 (4)建造高台宫室的目的:
第一节 宫殿
含元殿
第一节 宫殿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想象图
第一节 宫殿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想象图
第一节 宫殿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想象图
第一节 宫殿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想象图
第一节 宫殿
含元殿 钟楼
第一节 宫殿
含元殿 翔栾阁
第一节 宫殿
麟德殿 *包括典礼会堂性质的前殿,又包括大小宴会厅。 *既有殿、阁,又有楼、亭、廊、天桥等附属建筑。 *功能:宴乐的会场。具备一定的内朝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