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材料: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程序是怎样的?
那么,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程序是到底怎样的呢?该负责人介绍说,医疗纠纷发生后,参保医疗机构及时通知医调委,人民调解员即赶往现场,并通知赔处中心参与处理。
如医患双方同意接受医调委调解,双方填写《调解申请表》。
人民调解员将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医疗纠纷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并在3个工作日内根据调查材料形成初步调解处理意见。
同时,根据患方索赔金额和案件初步认定进入简易、快赔和一般赔偿处理程序。
调解的主要步骤为:1、告知权利义务;2、双方当事人陈述;3、医学专家对纠纷进行技术评估,法律专家提出解决方案;4、进行调解;5、达成调解协议。
其基本程序则包括:
(一)简易程序。
对事实清楚,法律责任明确,属于保险责任事故的医疗纠纷,患者在三级医疗机构治疗索赔金额在10000元(含)以下或在二级医疗机构治疗索赔金额在5000元(含)以下或在一级医疗机构治疗索赔金额在2000元(含)以下的案件适用简易赔偿处理程序。
在简易赔偿处理程序中,经医疗机构要求,省医调委授权,医疗机构可在授权权限内直接向患者支付赔款。
医疗机构与患者达成和解赔偿协议并支付赔款后5个工作日内,将调解协议书、赔款收据及相关索赔材料提交给医调委。
医调委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个工作日内对案件进行登记、核实,提请赔处中心在2个工作日内向保险公司出具保险赔款支付通知单,保险公司接到赔处中心的保险赔款支付通知单后2个工作日内向医疗机构赔偿。
(二)快赔程序。
对事故责任清晰,属于保险责任事故的医疗纠纷,患者索赔金额在20,000元(含)以下的案件适用快赔处理程序。
在快赔处理程序中,人民调解员和赔处员在授权权限内,可自主主导医患双方进行调解并达成和解赔偿协议。
医患双方达成和解赔偿协议后,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协议签署的次日将相关资料和调解协议书副本提交医调委,医调委在收到案件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对案件进行登记、核实,提请赔处中心在2个工作日内向保险公司出具保险赔款支
付通知单,保险公司在接到赔处中心出具的保险赔款支付通知单后3个工作日内,按调解协议向医疗机构或者患者支付赔款。
(三)一般程序。
对患方索赔金额在20000元(不含)以上的案件,以及对纠纷成因、责任分担、损失认定存在争议的医疗纠纷案件适用一般赔偿处理程序。
在一般赔偿处理程序中,医调委组织医疗纠纷事故鉴定会,负责对医疗纠纷案件进行定性、定责和定损。
鉴定会成员人数为不少于5人的单数,鉴定会成员从省医调委医学和法律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审议和认定结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制。
鉴定工作结束后,参加鉴定的成员应签字确认医疗纠纷事故鉴定决定书的鉴定结果,该结果将作为人民调解员的调解依据。
人民调解员在医患双方签订调解协议的次日内将相关资料和调解协议书副本提交医调委,医调委在收到案件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对案件进行登记、核实,提请赔处中心在2个工作日内向保险公司出具保险赔款支付通知单,保险公司在接到保险赔款支付通知单后5个工作日内,按调解协议向医疗机构或者患者支付赔款。
(四)其它处理程序。
医疗纠纷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提起司法诉讼的案件,保险公司依法按照保险合同规定进行赔偿。
如双方当事人根据行政调解或者司法判决就保险赔偿不能达成一致时,也可以向医调委申请调解。
当事人的权利及义务有哪些?
该负责任还介绍了在整个调解过程中当事人的权利及义务,包括(一)当事人享有的权利。
1、选择或接受人民调解员;2、接受、拒绝或要求终止调解;2、要求公开或不公开进行调解;3、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协议。
(二)当事人应履行的义务。
1、如实陈诉纠纷事实;2、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3、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
4、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人民调解协议如何履行?
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当事人需要法律援助并符合条件的,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省医调委工作站提出援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