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识图讲义
(4)正交性 山谷线正交。
返回
山脊、山谷的等高线与山脊线、
46
制图标准
•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 50162-92 • 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10058-1998
一、图纸幅面和规格 二、比例 三、字体 四、图线 五、绘图仪器及工具的使用
33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地形类别
平地(地面倾角:α<3˚) 丘陵(地面倾角: 3˚≤α<10˚) 山地(地面倾角: 10˚≤α<25˚)
高山地(地面角:α≥25˚)
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1:5000
0.5 0.5 1
2
0.5 1
2
5
1
1
2
5
1
2
2
5
34
三、几种基本地貌的等高线
助曲线用0.15 mm的细短虚线表示。
45
五、等高线的特性
(1)等高性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
(2)闭合性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如不在 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相邻的图幅内闭合。所以, 在描绘等高线时,凡在本图幅内不闭合的等高线, 应绘到内图廓,不能在图幅内中断。
(3)非交性 除在悬崖、陡崖处外,不同高程 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鞍部的等高线由 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 谷的等高线组成,即 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 内,套有两组小的闭 合曲线。
鞍部的等高线
39
4.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
坡度在70°以上或为90°的陡峭崖壁称为陡崖。 陡崖处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甚至会重叠,因此, 在陡崖处不再绘制等高线,改用陡崖符号表示。
上部向外突出,中间凹进的陡崖称为悬崖。 上部的等高线投影到水平面时与下部的等高线相 交,下部凹进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new
斜于投影 面H且彼此 平行.
9
正投影:本教材所学的主要内容。
new
投射线
的方向垂
直于投影
面H且彼此
平行.
new
10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11
1.平行性 2.定比性 3. 可量性 4. 积聚性
new
5. 类似性
12
1.平行性:
C
A
两平行直线 的
投影仍相互平行.
D B
db
4
成影现象:
new
光源 光线 被投影物体 影子
地面
5
中心投影:
new
S 投影中心 投射线 被投影物体 投影
投影面H
6
投影的分类
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
斜投影 正投影
7
中心投影:
特点:投影的大小 随物体距投影面距 离的改变而改变。
new
S 投影中心 投射线 被投影物体 投影
投影面H
8
斜投影:
投射线 的方向倾
40
石质陡崖
土质陡崖
悬崖的等高线
41
42
四、等高线的分类
为了更详尽地表示地貌的特征,地形图上常用下面四种 类型的等高线。
四种类型等高线 43
1.首曲线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 等高线称为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
首曲线用0.15 mm的细实线描绘。
2.计曲线
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称为 计曲线,也称加粗等高线。
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在两山脊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 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线、山谷高线
38
3.鞍部的等高线
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 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
计曲线要加粗描绘并注记高程。 计曲线用0.3 mm粗实线绘出。
44
3.间曲线
为了显示首曲线不能表示出的局部地貌,按二分 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也称半 距等高线。
间曲线用0.15 mm的细长虚线表示。
4.助曲线
用间曲线还不能表示出的局部地貌,可按四分之 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1.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
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 合曲线。
山头的等高线
洼地的等高线 35
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 高程,洼地则相反。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坡度降落 方向的短线。
示坡线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 是洼地。
36
2.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
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 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
new
c
a
13
2.定比性:
A C
AC:CB=ac:cb
B
b
new
c a
14
3.可量性
若线段和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则 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new
15
4.积聚性 若线段和平面的图形垂直于投影面, 其投影积聚为一点或一直线段。
new
16
5.类似性:
17
可量性和积聚性
投影显平面实形
平面的投
影积聚为 一直线
Z
X
Y
24
25
三、透视投影
透视投影是用中心投影绘制的单面投影图 。这种图符合人们的视 觉印象,富有立体 感, 直观性强,但作图复杂,度量性差,在工程设计 中,用作辅助图样。
new new
26
27
四、标高投影
new
标高投影是用正投影的方法绘制的带有高度标记单 面投影图。这种投影是绘制地形图等高线的主要方法。
31
二、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也称为等高线间
隔,用h表示。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
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表示。
i h dM
式中 M —— 比例尺分母。
32
地面坡度 i 与等高线平距 d 成反比。
地面坡度较缓,其等高线平距较小大, 等高线显得稀疏;
地面坡度较陡,其等高线平距较小,等 高线十分密集。
new
new
18
工程上常用的图示法简介
一、多面正投影 二、轴测投影(单面正投影图) 三、透视投影图(中心投影) 四、标高投影 (单面正投影图)
19
一、多面正投影(三面正投影)
图中箭头为正面图投影方向
20
三面正投影
图中箭头为平面图投影方向
21
三面正投影
图中箭头为侧立面图投影方向
22
23
二、轴测投影
工程识图
1
线路工程图
1、基本知识 2、公路道路工程图 3、铁路线路工程图
2
基本知识
投影法 平行投影的基本特性 工程上应用的四种投影图 地貌的表达方法 制图标准
3
投影法
在电灯光的照射下,形体在 地面上产生的影子 。这里灯光称 为投影中心,光线称为射线,平 面H称为投影面,这种得到形体 的投影方法,称为投影法。
标高投影
new
55
50
45
40
28
29
地貌的表达方法
30
一、等高线的概念
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 线,称为等高线。
如雨后地面上静止的 积水,积水面与地面的交线就 是一条等高线。
将这些等高线沿铅
垂方向投影到水平面H上,并
用规定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 上,这就将小山用等高线表 示在地形图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