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使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使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使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和数字话音插空(DSI)的数字电路信增设备Digital circuit multiplication equipmentusing ADPCM and DSIYD/T 1018—1999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建议G.763(1998),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G.763一致。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邮电部第五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戚家和1 范围本标准规定数字电路信增设备(DCME)和数字电路信增系统(DCMS)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设备的设计参考,而不限制具体功能如何实现。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611—87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ITU—T建议 G.763(1998)使用ADPCM(建议G.726)和数字话音插空的电路倍增设备ITU—T建议 G.703(1O/98)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ITU—T建议 G.7704(10/98)用于1544kbit/s、6312kbit/s、2048kbit/s、8488kbit/s 和44736kbit/s速率系列级的同步帧结构ITU—T建议 G.726(12/90)40、32、24、16kbit/s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ITU—T建议 G.766(11/96)数字电路倍增设备的传真解调/再调制ITU—T建议 Q.50(03/93)电路倍增设备(CME)和国际交换中心(ISC)之间的信令ITU—T建议 Q.764(03/93)ISDN用户部分信令程序ITU—T建议 G.711(11/88)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PCM)ITU—T建议 G.763的附件A(10/98);DCME发送/接收单元结构的例子和SDL图ITU—T建议 G.763的附录I(10/98):附加要求ITU—T建议 G.763的补充1(10/98):DCME的应用指导和系统能力的估算3 定义3.1 数字电路倍增设备(DCME)把64kbit/s PCM编码的输入中继信道集中在较少数量的传输信道上的一类通用设备。

3.2 数字电路倍增系统(DCMS)由2个或多个相互操作的DCME终端组成的电信网。

每个DCME终端都包含有一个发送部份和一个接收部份,分别称为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3.3 低比特率编码(LRE)一种话带信号的编码方法,即ITU-T建议G.726的ADPCM算法,它把64kbit/s的PCM 数据压缩至40kbit/s、32kbit/s、24kbit/s或16kbit/s的ADPCM数据,实现话带信号的PCM编码与ADPCM编码间的转换。

3.4 可变比特率(VBR)在DCME控制下,实现32kbit/s与24kbit/s间或24kbit/s与16kbt/s间编码算法动态切换的能力。

3.5 数字话音插空(DSI)在DCME发送单元,仅当中继信道中的信号激活时,才把中继信道连接到承载信道,利用中继信道中的话音激活比小于1,使若干中继信道中的业务集中在比中继信道数更少的时分承载信道中传输。

承载信道中传输的业务是由不同中继信道中来的话音突发交插组成。

在DCME的接收单元将根据DCME控制信道消息,将承载信道中交插为一串的话音突发指配到各个适当的中继信道中。

3.6 CDME帧是由控制信道中的独特识别字标识起点的一段时间区间。

DCME帧的格式规定了运载信道的分界和比特位置的权重,它不必与ITU-T建议G.704中规定的复帧一致。

3.7 传输信道在DCME帧中的64kbit/s时隙。

3.8 承载信道(BC)是DCME发送单元到另一个相关的DCME接收单元间单向的数字传播通道,用来运载和传输两个DCME终端间集中了的业务。

每个传输方向上的若干BC组成DCME间的双向链路。

例如,该链路可以是一个2048kbit/s系统。

3.9 中继信道(TC)一个运载业务的单向数字传输通道(一般为短距离的)。

它把DCME和国际交换中心(ISC)或长途交换局连接起来。

两个TC(发送与接收)组成四线电话的中继电路。

注:TC中运载的信号是64kbit/s PCM编码信号。

DCME与ISC(或长途交换局)之间的电路由每个方向上的一些况所组成。

这些TC可载于一些2048kbit/s系统或1544bit/s系统上。

3.10 控制信道(CC)由DCME发送单元到相关的一个或多个DCME接收单元的单向传输通道,它主要用作运载信道指配消息。

另外,它还运载有其他消息,如空阔信道噪声电平、动态负荷控制、告警消息和可选的线路信令信息。

控制信道也称为指配信道(AC)。

3.11 中间中继信道(IT)DCME内部使用的信道,其中可与TC相连接的IT编号为1~216。

DCME通过映射把每个TC与IT连接起来。

通过CC把业务从TC转移到BC(在DCME发送单元),或BC转移到TC(在DCME接收单元)。

3.12 指配消息(AM)说明TC与BC间相互连接的消息,也称为控制消息,此消息由CC传输。

3.13 指配表保存在DCME存储器中TC与BC间连接关系的记录。

此记录按DCME业务的需要,动态实时地刷新。

3.14 平均激活比信号激活时间及其对应的前端和后端延伸时间与总的测量时间之比,并对各个TC取平均值称为平均激活比。

3.15 话音激活比话音激活时间及其对应的前端和后端延伸时间与总的测量时间之比,并在各个承载话音的TC上平均。

3.16 话带数据比载有话带数据的TC数与总的TC数之比,并在一固定的时间区间取平均。

3.17 64kbit/s透明信道比载有64kbit/s透明信道的TC数与总TC数之比,并在一固定的时间区间上平均。

3.18 DCME过载模式当载有瞬时激活话音的TC数大于插空过程能用的32kbit/s信道数时的状态。

3.19 过载信道为了消除或使DSI竞争剪裁最小化,采用可变比特率编码产生的附加BC信道。

3.20 话音每样值平均比特数对某给定的插空群的全部激活插空BC,在给定时间区间中,计算出的每个样值编码比特数的平均值。

只有载有激活话音的BC才参加计算。

3.21 传输过载当每样值平均比特小于根据话音质量所要求设置的门限值时的状态。

3.22 冻结因可用传输容量缺乏,当TC激活而不能及时指配BC时的状态。

3.23 冻结百分比(FOF)各个信道总冻结时间与各信道激活时间及其对应的前端和后端延伸时间之比,在固定的时间区间上对全部TC取平均。

3.24 插空增益(IG)通过DSI得到的TC增益。

IG是当TC和BC采用相同的编码数据率时,TC数与BC数之比。

IG的大小与总的平均激活率高低及系统的大小有关。

3.25 低比特率编码转换增益(TG)通过LRE得到的传输信道增益。

低比特率的ADPCM运载信道数比通常可用的64kbit/s 传输信道数更多。

如果使用32kbit/s ADPCM(G.726)转换编码方式,则TG=2;当使用更低比特率ADPCM(G.726)时,则TG>2;若不使用ADPCM,则TG=1。

3.26 DCME增益(DCMG)通过使用DCME,包括使用DSI和LRE,实现的中继信道传输增益。

DCMG=TG×IG。

3.27 目标组一些BC构成的一个分组,这些BC与指向同一目标地址的一组TC相联系。

一个目标组与另一个目标组的BC在操作与控制上是不同的。

3.28 多目标组(multi—clique)模式一种DCME的工作模式,在此模式中运载码流含有不只一个目标组,每个目标组指向不同的目标地址。

3.29 多址(multi-destination)模式一种DCME的工作模式。

有多于2个DCME终端在同时工作,业务可在它们之间进行交换。

但不同地址的TC在由可用的BC组成的同一个插空群(pool)中插空。

发送的TC在各个接收点再指配到各个TC中去。

3.30 静止剔除当识别出TC中的信号是话带数据业务时,将设置一个长的延续时间,以免半双工传输时发生剪裁。

在三类传真业务情况下,反向传输主要用于应答信号,因而该TC的反向TC的激活率很低,如果反向仍使用长延续时间,对运载信道码流的传输能力将产生重大浪费。

对反向TC 的话带数据使用比正向TC更短的第二种延续时间,将对反向插空容量有益处,这称为静止剔除。

3.31 传真解调/再调制在DCME的发送单元中,把传真业务从话带数据业务中区分出来,将信号解调到基带数字信号,然后时分复用到32kbit/s的BC(FAX库)中,在DCME接收单元中解复用;并使用与DCME发送单元接收到的原始信号相同的调制方式再进行调制。

4 DCME功能4.1 概论本标准定义DCME是使用ADPCM和DSI完成电路倍增的设备。

在均使用2048kbit/s系统或一方使用2048kbit/s系统的主管部门之间运用时,DCME 的承载侧采用2048kbit/s接口。

交换局或ISC与DCME间能按ITU-T建议Q.50通信的称为第Ⅱ类DCME,不能按Q.50相互操作的称为第Ⅰ类DCME。

4.2 目标DCME的目标是在数字运行环境下,用DSI和ADPCM使传输设备的使用能最有效。

DCME 最低限度应包含下面所列功能:——话音信号插空。

——可使信号在ADPCM与64kbit/s PCM之间转换。

——业务与ISDN兼容,它们是:1)话音;2)3.1kHz音频信号(话带数据与话音);3)透明的64kbit/s信号。

——种或多种工作模式:1)点对点;2)多目标组;3)多址。

——话音检测。

——话带数据检测。

——传真解调/再调制。

——发送单元检测空闲信道噪声电平,接收单元注入此噪声。

——提供无插空颈指配业务。

——提供DCME终端间通信工具(即CC)。

——与ISC(或交换局)之间就64kbit/s业务、DLC、告警交换信息。

——时隙交换。

——支持下列信令的能力:1)中国7号信令;2)中国1号债令;3)在国际局使用时,可选择地支持国际7号,6号,5号,R1和R2信令。

DCME处理中继接口与承载侧接口间的业务,这些业务定义见表1,并解释如下。

a)话音业务是ADPCM编码的,并经过DSI。

话音BC的即时速率为32、24或16kbit/s,依据业务负载的轻重而定。

如果16kbit/s过载算法被使能时,则过载信道是否提供24或16kbit/s即时速率,取决于业务负载的轻或重。

b)话带数据业务,DCME将提供DSI,40bit/s ADPCM编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