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脉冲编码调制方法

脉冲编码调制方法


δT(t) t
0
Ts 2Ts 3Ts
fS(t)
-fH δT(f)
0 fH
-fS
0
fS
Fs(f)
t
0
Ts 2Ts 3Ts
-fH
fH
脉冲编码调制(PCM)
f(t)
fS(t)
fq(t) P0(t)
抽样
量化
编码
数字信道
f’S(t)
f’(t)
译码
LPF
抽样脉冲
噪声
PCM系统框图
定义: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的过程。
所以,段落码为110
3)段内码(电平码)的产生:二分法 第4次比较:
Iw4=段起始电平+△*16/2=1024+64*8=1536 |Ix|<Iw4→C3=0(表示在16份中的前8份)
第5次比较:
Iw5=1024+64*8/2=1280 |Ix|<Iw5→C2=0
第6次比较:
Iw6=1024+64*4/2=1152 |Ix|<Iw6→C1=0
qi

xi
xi1 2
非均匀量化
均匀量化的问题 ∵ 弱信号的相对误差>强信号的相对误差 ∴ 若弱信号出现可能性较大,须用非均匀量化!
定义
非均匀量化是根据信号的不同区间来确定量化间隔 (1)信号取值小的区间,量化间隔△v也小 (2)信号取值大的区间,量化间隔△v也大 优点: (1)当量化器输入是非均匀分布的信号时,得到的信号量化噪
的电平是等分的)
量化间隔最小为1单位,可表示多少电平状态 均匀量化后,只能表示 28 256单位电平 A律压缩后:编码表如下(最小1单位间隔):
量化间隔: 每一折线是前一折线量化间隔的2倍
段落 1
2
3
4
5
6
7
8
折线 段
段落 码
段内 级数
起始 电平
量化 间隔
1
123
4
56 7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0
16
32=
64=
128=
256= 512=256 1024=512
=0+16*1 16+16*1 32+16*2 64+16*4 128+16*8 +16*16 +16*32
△=1 1 2
48
16 32 64
所以:其最大电平为1024+64*16=2048单位电平
8/8
7/8
6/8
2段斜律相同,
5/8
共7段,
4/8
加上负方向共13段折线 3/8
所以,称为A律13折线 2/8
1/8
1/8 1/4 1/16
1/2
1
1/32
1/128
段落 1
2
38 4 2 1 1/2 1/4
μ律15折线逼近
用μ=255 与A律类似分成8份
x 2i 1 ,i 1...8 255

1
1 ln 87.6

14.8dB
压缩特性的折线近似
A律和μ律在电路上仍然难以用数字电路实现 所以使用折线法来逼近 A律使用13折线,μ律使用15折线
(1)A律13折线逼近 范围划分方法: a) 在归一化范围(0,1),分成不均匀的8个区间 b) 每个区间长度以2倍递增 A律13折线的区间划分: a) 第1个区间0~1/128 b) 第2个区间1/128~1/64 c) ... d) 第8个区间1/2~1
用15条折线来逼近
8/8 7/8 6/8 5/8 4/8 3/8 2/8 1/8
127/255
1
编译码原理
编码:把量化后的电平值变成代码的过程(属于信源编码 和差错控制码(信号处理)不同)
主要的码组 自然二进制码组NBC 即十进制对应的二进制数据 折叠二进制码组FBC 相当于计算机中的符号幅度码。左边第1位表示正负号, 第二位开始表示幅度;用1表示“正”,0表示 “负”——和计算机相反。折叠码除符号位外,关于0 轴对称。FBC的优点是:失真误差功率最小,所以 PCM使用FBC。 格雷二进制码组RBC 任何相邻码组,只有一位变化
均匀量化
定义
把输入信号的取值域按等距离分割的量化称为均匀量化
分类
均匀中升型(无0电平)、均匀中平型(有0电平)
原理
量化间隔
设所输以入,信量号化介间于隔(为a,b),v量化b电平a数为M
量化输出
M
量化器输出fq=qi,当xi-1<fq≤xi 1)xi为第i个量化区间的终点,xi=a+i△v 2)qi为第i个量化区间的量化电平
模拟信号数字传输方框图
模拟 信源
抽样 量化 和编码
数字 传输系统
译码和 低通滤波
收终端
m(t)
模拟随机信号
{Sk }
数字随机序列
{Sˆk }
数字随机序列
mˆ (t)
模拟随机信号
抽样定理
抽样定理研究的内容 抽样定理研究的是一个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经过 抽样变成离散序列之后,如果用这些离散序列值不 失真地回复原来的模拟信号的问题。
Iw1=256,(第4折线,第5段,1~8的中点=1+8/2) |Ix|>Iw1→C6=1
第2次比较: Iw2=1024(第6折线,第7段,5~8段的中点=5+(8-5)/2) |Ix|>Iw2→C5=1
第3次比较: Iw3=2048(第7折线,第8段,7~8段的中点=7+(8-7)/2) |Ix|<Iw3→C4=0
全部信息都包含在其抽样间隔不大于
1 2 fm
秒的均
匀抽样里。即信号的最高频率分量在一个周期内,
起码要抽样两次。
低通型模拟 信号f(t)
抽样定理的含义
已抽样信 号fs(t)
Ts
当fs(=1/Ts)满足抽样定理(即:fs≥2fm)时:
收端重建的模 拟信号f’(t)
发端抽样时、频域图形
F(f)
f(t)
第7次比较:
Iw7=1024+64*2/2=1088 |Ix|>Iw7→C0=1
所以:段内码=0001 综合:-1150的编码为01100001
理想低通信号抽样定理
定义:一个频带有限的低通信号 f (t),若在 m
以上没有频率分量,则它可以被分布在均匀时间 间隔TS 上的抽样值唯一地确定,但抽样间隔不能 超过 m ,即:
TS

m
,即TS

1
2fm
从中得到的信息:
当被抽样信号 f (t) 的最高频率为 fm 时,则 f (t) 的
y=f(x)
扩张: 使用x=f-1(y)
μ律压缩 ——美国使用
μ压缩律压缩规律如下,是一种近似对数压缩律
y ln(1 x) ,0 x 1 ln(1 )
说明:
(1) y:归一化压缩器输出电
压,y

输出电压 最大输出电压
(2)x:归一化压缩器输入电
压,x

输入电压 最大输入电压
(3):压扩参数,表征压缩 的程度
1 ln A
(2)分析 我国A=87.6
0x 1 A
1 x 1 A
小信号时,非均匀量化对均匀量化信噪比改善的程度
f
'(x)
|
x
1 A

1
A ln
A

87.6 1 ln 87.6

16
[Q]dB 24dB
小信号时提高了24dB
大信号时
1
f
'(x)
|x1
1
x ln
A
量化的原因
抽样后时间上信号离散,但幅度仍然连续变化(幅 度取值是无限的)接收时无法准确判定样值。解决 方法是:用有限的电平来表示抽样值,且电平间隔 比噪声大,则可准确恢复样值。
量化概述
定义
按预先规定的有限个电平表示模拟抽样值的过程。
作用
抽样——把时间连续变成时间离散的信号 量化——取值连续变成取值离散的信号
声功率比较高。 (2)量化噪声功率的均方根值与信号抽样值成正比
分类
均匀中升型(无0电平)、均匀中平型(有0电平)
非均匀量化的执行原理
原理:把抽样值压缩后再均匀量化
抽样
压缩 f(x)
均匀 量化
编码
译码
扩张 f(X’)
LPF
说明: 压缩:指用非线性变换电路把输入变量x变成另一个变量y,即:
量化过程
f(t) 量化器 fq(t)
fq(t)为量化信号,它有M个电平(一个电平被称为一个量化级)
fq (t) fq (kTs ) kTs t (k 1)Ts,表示在一个间隔内为同一值
说明:量化后的信号与原信号近似,近似程度用量 化噪声功率比衡量
Sq Nq
量化器输出信号功率 量化噪声功率
PCM编码方法
码位安排( 8位码安排)
C7 C6C5C4
极性码 段落码
C3C2C1C0
段内码(电平码)
(1) C7极性码: “1”为正,“0”为负
(2) C6~C4段落码: 表示在折线的哪一段(共8段) C6~C4实际表示了8个段落的起始电平
(3) C3~C0段内码: 表示任一段落内的16个量化电平值(每段内
μ律压缩定性分析
y 1000
100
1) μ=0时一条直线:没有压缩作用
30
2) μ>0,随μ增加压缩明显,μ=100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