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动物类中药的鉴定本章学习要点1.各种鉴定方法在动物类中药中的应用。
2.各药材的来源及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部分药材的主产地及特殊的采收加工方法。
3.部分药材的组织及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
4.部分药材所含成分的类别及主要有效成分、特征性成分或与气、味相关的成分。
5.部分药材的理化鉴别方法及结果。
6.部分药材检查项的内容和结果。
7.部分药材浸出物的测定方法及所用溶媒。
8.部分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及被测定成分。
9.部分药材中有害物质检查的种类和限量要求。
310.部分药材的伪品(或掺假品、劣质品、代用品、人工合成品、培育品)的来源及鉴别要点。
复习题【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哪项不是广地龙的性状鉴别特征DA.呈长条薄片状,弯曲,边缘略卷B.长15~20㎝,宽1~2㎝C.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D.第4~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E.体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刚毛圈粗糙而硬,色稍浅2.体节明显,受精囊孔3对,在6/7~8/9环节间,第18环节有一对雄生殖孔。
此药材是CA.冬虫夏草B.水蛭C.沪地龙D.僵蚕E.斑蝥3.广地龙区别于沪地龙的主要性状特征是CA.内脏已除去,呈板片状B.质脆易折断C.具“白颈”,体长15~20㎝D.气腥,味微咸E.全体具环节4.地龙中具降压平喘作用的化学成分是BA.蚯蚓解热碱B.次黄嘌呤C.纤溶酶D.蚯蚓素E.蚓激酶5.地龙中具溶解血栓作用的化学成分是EA. 蚯蚓解热碱B. 次黄嘌呤C.蛋白质D. 蚯蚓素E.蚓激酶6.《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地龙含重金属不得过DA.百万分之十B.百万分之二十C.百万分之二十五D.百万分之三十E.千万分之十7.下列哪项不是蚂蟥的性状鉴别特征AA.呈扁长圆柱形,体长2~5㎝,宽2~3㎜,体多弯曲扭转B.全体有许多环节构成,前吸盘不明显,后吸盘较大C.背部黑棕色,有许多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棱线D.体的两侧及腹面均呈棕黄色E.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样,有光泽,气微腥8. 水蛭中的抗凝血酸性物质水蛭素存在于DA.干水蛭药材中B.活蚂蝗头部C.活柳叶蚂蝗头部D.活水蛭唾液腺中E.干蚂蝗药材中9.下列哪项不是杂色鲍的性状鉴别特征DA.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长7~9㎝B.表面暗红色,有多数螺旋肋和细密生长线C.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D.末端6~9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E.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10.下列最大且孔口突出壳面的一种石决明是DA.羊鲍B.耳鲍C.皱纹盘鲍D.澳洲鲍E.白鲍11.石决明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角蛋白B.多种氨基酸C.碳酸钙D.蛋白质E.草酸钙12.珍珠真伪鉴别的要点是EA.圆球形,表面光滑,有光泽B.表面具彩光,珠体半透明C.断面有平行层纹D.表面具特有的珍珠光泽E.表面具特有的珍珠光泽,断面有同心层纹13.磨片在显微镜下可见粗细两类同心环状层纹,多数磨片在暗视野中可见特有同心环状如虹彩般的光环,此药材是BA.石决明(耳鲍)B.珍珠C.牛黄D.杂色鲍E.牡蛎14.珍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角壳蛋白B.多种氨基酸C.碳酸钙D.多种微量元素E.铅盐15.天然珍珠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可见荧光显DA.亮白色B.红色C.棕色D.浅蓝紫色E.亮黄绿色16.养殖珍珠置紫外光(365nm)下观察,可见荧光显EA.亮白色B.红色C.棕色D.浅蓝紫色E.亮黄绿色17.珍珠磨片具有哪类层纹可区别其伪品BA.粗层纹B.粗细相间排列的同心环状层纹C.较明显的细层纹D.彩色的同心环纹E.凹凸不平18.海螵蛸属于何种动物类药材CA.贝壳B.卵壳C.内壳D.皮壳E.全体19.下列哪项不是海螵蛸(金乌贼)的性状鉴别特征EA.内壳最厚部分位于前半部,长13~23㎝B.疣点明显突起,略作层状排列C.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D.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E.自尾端到中间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无骨针20.全蝎原动物属于 CA.软体动物B.环节动物C.节肢动物D.脊索动物E.棘皮动物21.全蝎主产于AA.河南、山东B.黑龙江、吉林C.内蒙古D.广东、广西E.四川、云南22.全蝎的加工方法是EA.置通风处,阴干B.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晒干C.置沸水中烫后晒干D.置沸水中或沸盐水中烫后烘干E.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置通风处,阴干23.全蝎中对神经系统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成分是AA.蝎毒素B.马氏钳蝎神经毒素Ⅰ和ⅡC.抗癫痫肽D.铵盐E.甜菜碱24.《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全蝎的醇浸出物不得少于BA.10.0%B.20.0%C.30.0%D.40.0%E.33.0%25.呈扁平长条形,全体共22个环节,自第二节起,每体节有步足1对,生于两侧,弯作钩状。
此药材是DA.地龙B.水蛭C.全蝎D.蜈蚣E.海螵蛸26.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的药材是CA.地龙B.水蛭C.蜈蚣D.全蝎E.土鳖虫27.蜈蚣躯干部组织胺的含量为头部的CA.6倍B.5倍C.7倍D.8倍E.9倍28.土鳖虫具解毒作用的化学成分是AA.鲨肝醇B.尿囊素C.氨基酸D.樟脑E.醋酸乙酯29.土鳖虫具有镇静作用,外用能促进皮肤溃疡面和伤口愈合,有生肌作用的化学成分是BA.鲨肝醇B.尿囊素C.氨基酸D.樟脑E.醋酸乙酯30.下列哪一项是长螵蛸的性状鉴别特征CA.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长2.5~4㎝B.表面浅黄褐色,上面的1条带状隆起不明显C.略呈长条形,表面灰黄色,上面有1条明显的带状隆起,质坚而脆D.略呈平行四边形,长2~4㎝E.表面灰褐色,两侧有斜向纹理,近尾端微向上翘,质坚韧31.斑蝥的来源是DA.斑蝥科动物斑蝥及小斑蝥的干燥虫体B.芫青科动物斑蝥及小斑蝥的干燥虫体C.斑蝥科动物黄黑大斑蝥及南方小斑蝥的干燥虫体D.芫青科动物南方大斑蝥及黄黑小斑蝥的干燥虫体E.斑蝥科动物斑蝥及小斑蝥的雌虫干燥体32.斑蝥胸腹部的颜色是CA.亮蓝色B.白色C.乌黑色D.黄色E.黄绿色33.斑蝥背部革质鞘翅的特点是BA.黑色,具白条纹B.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C.黄色,具红色细条纹D.黄色,有3条蓝色纵条纹E.乌黑色,具红色斑点34.气特异而臭,刺激性强,不宜口尝的药材是EA.土鳖虫B.水蛭C.桑螵蛸D.地龙E.斑蝥35.斑蝥体表刚毛的显微特征是EA.棕黄色,细刺状B.无色,刺状C.淡棕色,短柱状D.红色,短柱状或细刺状E.黑褐色,一类细而长,较直,另一类短刺状36.斑蝥中治疗原发性肝癌、病毒性肝炎等的有效且毒性大的化学成分是BA.蚁酸B.斑蝥素C.脂肪酸D.蛋白质E.羟基斑蝥素37.斑蝥的抗癌成分是BA.蚁酸B.斑蝥素C.树脂D.斑蝥蛋白E.斑蝥色素38.检查斑蝥素的理化鉴别方法是 AA.斑蝥粉末的升华物加硫酸溶解后,加热,滴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后,溶液显樱红色或紫红色B.斑蝥粉末的升华物加硫酸溶解后,加热,滴入间苯二酚后,溶液显绿色C.斑蝥粉末的升华物加硫酸溶解后,加热,滴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后,溶液显污绿色D.斑蝥粉末的升华物加硫酸溶解后,加热,滴入间苯二酚后,溶液显棕黄色E.斑蝥粉末的升华物加硫酸溶解后,滴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后,溶液显淡黄色39.取斑蝥粉末约0.15g,用微量升华法,所得白色升华物,放置片刻,在显微镜下观察,为柱形,棱形结晶。
此方法检查的化学成分是BA.蚁酸B.斑蝥素C.脂肪酸D.蛋白质E.羟基斑蝥素40.粉末升华物加硫酸2~3滴,微热,溶解,继续加热至发生气泡,立即离火,滴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滴,溶液即显樱红色或紫红色。
此药材是CA.地龙B.水蛭C.斑蝥D.全蝎E.蜈蚣41.斑蝥的升华物加硫酸2~3滴,微热,溶解,加入间苯二酚粉末少许,小火加热至沸,溶液变成红色,在紫外灯下观察,所显荧光颜色是DA.蓝紫色B.紫色C.淡黄色D.绿色E.棕黄色42.《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斑蝥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实验,所用对照品为CA.羟基斑蝥素B.蚁酸C.斑蝥素D.羟基斑蝥胺E.以上都不对43.《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斑蝥的含量测定方法及测定的成分是DA.分光光度法,羟基斑蝥素B.薄层扫描法,羟基斑蝥素C.高效液相色谱法,羟基斑蝥素D.气相色谱法,斑蝥素E.高效液相色谱法,斑蝥素44.药用部位是4~5龄幼虫因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的药材是BA.地龙B.僵蚕C.斑蝥D.全蝎E.蜈蚣45.药材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药材是CA.土鳖虫B.蜜蜂C.僵蚕D.全蝎E.蜈蚣46.以条粗、质硬、色白、断面光亮者为佳,表面无白色粉霜、中空者不可入药的药材是AA.僵蚕B.桑螵蛸C.斑蝥D.海螵蛸E.以上都不对47.下列有关蜂蜜内容哪项是不正确的DA.蜜蜂的原动物有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蜂B.蜂蜜放置久或遇冷有白色结晶析出C.春蜜中的洋槐花蜜、紫云英蜜、枣花蜜质较佳D.秋蜜如荞麦蜜、棉花蜜有毒E.蜂蜜以稠如凝脂、气芳香、味甜而纯正、无异臭杂质者为佳48.下列哪项不是蜂蜜检查项的内容EA.淀粉和糊精B.相对密度C.酸度D.5-羟甲基糠醛E.毒性49.《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蜂蜜的含量测定方法及测定的成分是EA.分光光度法,葡萄糖B.薄层扫描法,果糖C.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原糖D.气相色谱法,葡萄糖E.滴定法,还原糖50.在我国商业部批准的蜂蜜标准中,对哪种酶值规定为8以上CA.转化酶B.葡萄糖氧化酶C.淀粉酶D.过氧化氢酶E.转氨酶51.习称“马头、蛇尾、瓦楞身”的药材是BA.蛤蚧B.海马C.僵蚕D.全蝎E.蜈蚣52.有关蟾酥的内容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DA.原动物是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B.药用部位是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而成C.主成分是强心甾体化合物D.主产于河南、河北E.水装片加碘试液观察,不应含有淀粉粒53.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的此药材是CA.僵蚕B.海马C.蟾酥D.斑蝥E.蜈蚣54.为动物分泌物的干燥品,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的药材是CA.牛黄B.蛤蟆油C.蟾酥D.熊胆E.阿胶55.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粉末少许置于锡箔纸上,加热即熔成油状。
此药材是CA.龟甲B.海马C.蟾酥D.全蝎E.蜈蚣56.粉末甘油水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呈半透明或淡黄色不规则形碎片,并附有砂粒状固体;浓硫酸装片观察,显橙黄色或橙红色,碎片四周逐渐缩小而呈透明的类圆形小块,表面显龟裂状纹理,放置稍久逐渐消失。
此药材是BA.斑蝥B.蟾酥C.麝香D.牛黄E.鹿茸57.具有显著兴奋呼吸和升压作用的化学成分是BA.华蟾酥毒基B.脂蟾毒配基C.蟾酥碱D.羟基华蟾毒配基E.蟾毒配基58.蟾酥中具有较强麻醉作用的化学成分是CA.华蟾毒配基B.脂蟾毒配基C.蟾毒灵D.羟基华蟾毒配基E.蟾毒配基59.取蟾酥氯仿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BA.紫色B.蓝紫色C.蓝绿色D.绿色E.黄色60.《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蟾酥的含量测定方法及测定的成分是CA.分光光度法,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B.薄层扫描法,脂蟾毒配基C.高效液相色谱法,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D.气相色谱法,蟾酥碱E.高效液相色谱法,蟾酥碱61.下列哪项不是龟甲(腹甲)的性状鉴别特征EA.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B.后端具三角形缺刻C.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D.盾片(角板)12块,每块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E.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骨板3块呈锯齿状嵌接62.下列哪一项是鳖甲的性状鉴别特征EA.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两端具三角形缺刻B.外表面灰褐色或黑绿色,有红色斑点C.中间有一条纵棱,两侧各有横凹纹3条D.外皮脱落,可见盾片11块E.内表面中部有突起的脊椎骨,两侧各有肋骨8条,伸出边缘63.蛤蚧的原动物来源是BA.壁虎科动物多疣壁虎B.壁虎科动物蛤蚧C.鬣蜥科动物蜡皮蜥D.鬣蜥科动物喜山鬣蜥E.蝾螈科动物红瘰疣螈64.药材蛤蚧背部的特点是EA.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红色条纹B.灰黑色或银灰色,背部两侧各有一排红色斑点C.棕色或黄棕色,密布突起的蓝色斑D.灰棕色或黄棕色,有3条黄红色横纹E.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灰绿色或砖红色斑点65.蛤蚧尾的特征是DA.短粗,尾长是体长的一半,有数条银灰色环带B.细长,尾长超过体长,无银灰色环带C.细长,尾与体约等长,无银灰色环带D.细长,尾与体约等长,有6~7条不甚明显的银灰色环带E.尾短粗,尾长是体长的一半,无银灰色环带66.蛤蚧有四足,四足均有五趾,五趾的特征是CA.五趾均具爪,趾底面具吸盘B.五趾均具爪,趾底面无吸盘C.4趾具爪,趾底面具吸盘D.4趾具爪,趾底面无吸盘E.五趾均具爪,趾间有皮膜相连67.下列哪项不是蛤蚧的性状特征DA.头略呈扁三角形B.口内具角质细齿,无大齿C.吻部半圆形D.吻鳞切鼻孔E.两眼多凹陷成窟窿,无眼睑68.为幼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背部具多数白色环纹的药材是AA.金钱白花蛇B.蕲蛇C.乌梢蛇D.眼镜蛇E.蝮蛇69.金钱白花蛇主产于BA.贵州、云南B.广东、广西、海南C.浙江、江西D.湖南、湖北E.辽宁、吉林70.下列哪项不是金钱白花蛇的性状鉴别特征DA.呈圆盘状,头在中间,尾纳于口中,盘径3~6㎝B.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45~48个白色环纹,黑白相间C.黑环纹宽约3~5行鳞D.白色环纹在背部宽于黑环纹E.背正中有1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脊鳞扩大呈六角形71.金钱白花蛇的背部特征是EA.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斑纹B.棕红色,有黄色花纹C.黑褐色,有红色环纹D.黑色或灰黑色,有10条左右白色环纹E.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45~58个白色环纹,黑白相间72.经验鉴别术语“连珠斑”是指DA.蕲蛇的背部有黑色斑纹B.乌稍蛇的背部有黑色斑纹C.乌稍蛇的腹部灰白色,有类圆形黑斑D.蕲蛇的腹部灰白色,有黑色类圆形斑点E.金钱白花蛇腹部有黑色斑纹73. 经验鉴别术语“方胜纹”是指CA.蕲蛇前部有17~25个淡黄色菱方形斑纹B.蕲蛇背部有10个左右红色菱方形斑纹C.蕲蛇背部两侧各有17~25个“V”字形斑纹,“V”字形的上端在背中线相接D.乌稍蛇背部有24个红棕色菱方形斑纹E.金钱白花蛇背部有24个白色菱方形斑纹74. 经验鉴别术语“翘鼻头”是指BA.蕲蛇的鼻头向上突出B.蕲蛇的吻端向上突出C.乌稍蛇的鼻头向上突出D.乌稍蛇的吻端向上突出E.金钱白花蛇头与鼻端向上突出75. 经验鉴别术语“佛指甲”是指DA.乌稍蛇尾部末端呈细长三角形B.蕲蛇尾部末端呈细长三角形C.金钱白花蛇尾部末端有一长三角形角质鳞片D.蕲蛇尾部末端有三角形角质鳞片E.乌稍蛇尾部末端有一长三角形角质鳞片76.从蕲蛇毒中提取的具有去纤,降低血脂,用于治疗脑血栓,高凝血症等的成分是EA.多量出血性毒B.少量神经性毒C.凝血酶样物质D.3种抗凝血活酶E.精氨酸酯酶77.《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蕲蛇的醇浸出物不得少于BA.9.0%B.10.0%C.11.0%D.12.0%E.12.6%78.背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的药材是BA.蕲蛇B.乌稍蛇C.金钱白花蛇D.大白花蛇E.水蛇79.全体绿黑色或黑褐色,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纵贯全体的两条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