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精品PPT课件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精品PPT课件


抗肿瘤药物外渗后解毒剂的应用
药物
氮芥 丝裂霉素 放线菌素D
阿霉素
长春碱类
顺铂 足叶乙甙
解毒剂
10%硫代硫酸钠4ml 10%硫代硫酸钠4ml 维生素C 1ml(50mg/ml) 氢化考的松50~100mg 8.4%碳酸氢钠5mg 二甲基亚砜+维生素E 去甲肾上腺素10mg
透明质酸酶1ml 生理盐水1ml 氢化考的松25mg 10%硫代硫酸钠5~10ml 透明质酸酶1~2ml
常见引起过敏反应的抗肿瘤药物
药物 顺铂
发生率
5%以下
反应类型
Ⅰ型
临床表现
发热、瘙痒、咳喘、呼吸困难、出汗、眼睑 肿胀、支气管痉挛、荨麻疹、血压下降
氨甲喋呤
阿糖胞苷 VP-16
博莱霉素
高剂量时发生 率较高
有报道单用时 可达33%
1%~3%
10%
Ⅰ型,偶 有Ⅲ型
Ⅳ型
Ⅰ型
Ⅰ型
Ⅲ型出现肺损伤表现,多是由于长期反复使 用,导致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主要是IgE)
根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肿胀及疼痛; 栓塞型:沿静脉走向处变硬,呈条索状硬结;外观皮肤
有色素沉着;血流不畅伴疼痛; 坏死型:沿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加剧,皮肤发黑坏死,
甚至深达肌层。
3
化疗外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预防措施:
用药前仔细观察注射部位的组织完整性及其状态; 注药前先向血管内注入5~10ml生理盐水,以确保静脉血管通 畅; 应选择前臂最容易穿刺的大静脉,切勿靠近肌腱、韧带和关 节,避免在有皮下血管或淋巴管部位穿刺及24小时 内被穿刺过 的静脉穿刺点远端避免再次穿刺化疗; 注射化疗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斑、水肿或疼痛
9
胃肠道反应
食欲不振 恶心和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ting,CINV),抗肿瘤药物最常见的毒 性反应 腹泻 粘膜炎 便秘
10
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病理 生理学
11
CINV类型
预期性呕吐 急性呕吐 Anticipatory Acute
呼吸困难、喉头痉挛、血管性水肿、荨麻疹、 面部潮红等,与血浆游离组胺或赋形剂有关
8
化疗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原则
对于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程度较严重的化疗药物需要采 取预处理措施。如应用紫杉醇前给予皮质激素、苯海拉明及 西米替丁处理、应用BLM前给予激素和NSAID、L-ASP应用 前皮试等; 局部荨麻疹并非停药指征,但需要严密观察或治疗好转后 继续用药; 如有全身过敏表现,应立即停药,联合应用H1、2-受体拮抗 剂,并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升压药(肾上腺 素)或支气管扩张药。
10- 30% <10%
14
HIGH (高度致吐风险)
AC方案(蒽环类+环磷酰胺) 顺铂 ≥ 50 mg/m2 环磷酰胺 > 1500 mg/m2 卡莫司汀 > 250 mg/m2 六甲蜜胺 氮烯咪胺 氮芥 丙卡巴肼(口服) 链脲霉素
MODERATE (中度致吐风险)
顺铂 < 50 mg/m2 卡铂 奥沙利铂 > 75 mg/m2 伊立替康 长春瑞滨 (口服) 阿霉素 表阿霉素 环磷酰胺≤1500 mg/m2 环磷酰胺 (口服) 异环磷酰胺 白消安 > 4 mg/d 阿糖胞苷 > 1 g/m2 阿扎胞苷
过敏反应-概述
过敏反应不少见,实际发生率在5%以上; 很多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机制仍不明确;
过敏反应可以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种 局部变态反应为沿静脉出现的风团、荨麻疹或红斑 ,于ADM、EPI等给药时较常见。如静脉使用氢考或 NS后仍可继续给药,但宜慢速; 全身变态反应多见于用药后前 15分钟出现的症状或 体征,如表现为颜面发红、荨麻疹、低血压、紫绀 ,患者可有搔痒、胸闷、言语困难、恶心、失听、 眩晕、寒颤、腹痛、排便感及焦虑,部分患者可意 识丧失、大小便失禁,需立即停药并及时处理
儿童和老年人呕吐轻 ➢ 饮酒量:常大量饮酒者呕吐轻
13
2004年意大利佩鲁贾会议达成共识
确立4个致吐风险等级 先后被MASCC / NCCN / ASCO 所采用
致吐风险等级
HIGH
(高度致吐风险)
MODERATE
(中度致吐风险)
LOW
(轻度致吐风险)
MINIMAL
(轻微致吐风险)
患者呕吐发生风险 >90% 30-90%
长期应用易出现,用后数小时出现发热、倦 怠感、骨关节疼痛、皮疹、结膜充血
呼吸困难、胸闷、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皮 疹
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咳嗽,可能与机体 内在性游离发热物质增多或组胺增多有关
L-门冬酰胺 酶
紫杉类
6%~43%
轻症约40%, 重症约2%
Ⅰ型 Ⅰ型
荨麻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喉头痉挛、 喘鸣等,发生机制与抗体有关
具有中高度催吐反应的化疗引起 的恶心呕吐反应至少持续3天
迟发性呕吐 Delayed
化疗
24 hours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 12
影响呕吐的因素
➢ 化疗药物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方法 ➢ 既往化疗史 ➢ 性别: 女性病人呕吐重 ➢ 年龄: 年轻人呕吐重
4
立即停止注射,制动并保留注射针头
尽量回抽残留药物
注入皮质激素,并拔掉针头 可在渗漏部位皮下多点注射止痛药 物、相应解毒剂,避免局部按压
据所用抗癌药物 疼痛剧烈者可用2%利多卡因局封, 进行冷敷或热敷 可反复多次直至疼痛消失
抬高患肢
密切观察及随访,出现溃疡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中医药治疗、功能锻炼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陈治宇 医生
概述
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的分类
按时间分类:近期毒性反应、远期毒性反应
近期毒性反应一般指发生于给药后4周之内出 现的毒性反应,进一步又可分为:局部反应和 全身反应。
局部反应
局部刺激性主要表现为血管外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抗肿
瘤药物渗漏后可局部应用相关解毒剂缓解疼痛,避免溃疡形 成,促进损伤的恢复。化学性静脉炎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 的方法,主要依靠预防。
使用方法
局部皮下或皮内注射 局部皮下或皮内注射
静注 局部皮下或皮内注射
静注 外涂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局部注射 局部注射
解毒机制
通过碱化作用使之失活 直接灭活 直接灭活
减轻炎症反应 降低与DNA的结合力
清除自由基 通过β2受体防止ADM毒性
稀释抗癌药物 稀释抗癌药物 减轻炎症反应 通过碱化作用使之失活 稀释抗癌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