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_课件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_课件1

数据的数字特征
【课标要求】 1.掌握各种基本数字特征的概念、意义以及它们各自的
特点。 2.要重视数据的计算,体会统计思想。
【核心扫描】 1.各种数字特征的意义以及计算。(重点) 2.学习标准差的概念,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标准差的意义
和作用,会由方差求标准差。(重点、难点)
自学导引
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 (1)平均数:样本数据 x1,x2,…,xn 的平均数是-x =n1(x1+ x2+…+xn);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__大小__顺序排列,处__在___中间位___置____ __的_ 数__(或__中间__两___个___数__ 的平均_数_ _____)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在一组数据中, 出现次___数___最___多_____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4)极差:一组数据中_最___大___值与最___小___值___的差称为极差。
分数的茎叶图如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

( )。
79 844467 93
A.84.4,84
B.84,1.6
C.85,1.6
D.85,4
[思路探索] 利用茎叶图列出数据,根据平均数、方差的公式求解。
解析 这组数据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为 84,84,
84,86,87,平均数为-x =84+84+854+86+87=85,方差
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 )。
A.3
B.4
C.5
D.6
解析 x2-5x+4=0 的两根是 x1=1,x2=4. 当 a=1 时,a,3,5,7 的平均数是 4;当 a=4 时,a,3, 5,7 的平均数不是 1.
故 a=1,b=4,则方差 s2=14×[(1-4)2+(3-4)2+(5-4)2 +(7-4)2]=5.
2. (1)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2)标准差、方差的取值范围:[0,+∞)。 标准差、方差为0时,样本各数据全相等,表明数据没有波动幅度,数据没 有离散性。 (3)因为方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偏差的程度,所以 虽然方差与标准差在刻画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上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 题时,一般多采用标准差。
(2)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s”表示,即:
想一想: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也可以没有,那么中位数是否 也具有相同的结论?
提示 中位数在一组数据中一定存在且是唯一的。
名师点睛
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
(1)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2)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 平均数的变动; (3)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 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 可用中位数描述其集中趋势; (4)众数考查各数据出现的频率,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 有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更能反映问题; (5)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应带上单位。 方差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100)2

(98

100)2

(100

100)2
+(100-100)2+(103-100)2]=73(cm2),
s2乙=16[(99-100)2+(100-100)2+(102-100)2+(99-100)2+ (100-100)2+(100-100)2]=1(cm2). (2)两台机床所加工零件的直径的平均数相同,又 s2甲>s2乙,所 以乙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
审题指导:平均数与方差都是重要的数学特征数,是对总 体的一种简明的描述。它们所反映的情况有着重要的实际 意义,所以,不仅需要掌握其计算公式和方法,还要学会 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其含义,从而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解题流程] 数据 → 画茎叶图 → 求平均数、方差等 → 结论
[规范解答](1)茎叶图如下图所示
(1)平均数-x 1=17(4+8+11+4+11+11+11)=670, -x 2=17(11+11+5+11+9+8+6)=671;
(2)两者的众数都是11; (3)甲的中位数是11;乙的中位数是9。
规律方法 理解并掌握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概念,平 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注意某几个 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些数的算术平均数,样本平均数代表 了数据更多的信息,在实际问题中计算时,应按照实际要 求进行计算。
试一试:已知一组数据从大到小为-1,0,4,x,6,15,且这组数据的中位 数为5,求这组数据的众数。
提示 由4+2 x=5 得 x=6,故数字 6 出现了两次,所以众数 为 6. 2. 方差与标准差
(1)方差:一组数据x1,x2,…,xn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 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方差,表示为
答案 C
题型三 平均数、方差的应用
【例3】(12分)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培训期间参加的
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 甲:82,91,79,78,95,88,83,84 乙:92,95,80,75,83,80,90,85 (1)画出甲、乙两位学生成绩的茎叶图; (2)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从统计学角度看,你认为应派哪位学生 参加数学竞赛,请说明理由。


9 875
8 4 3 280035
4分
5 19025
(2)因为-x 甲=18(82+91+79+78+95+88+83+84) =85(分), -x 乙=18(75+80+80+83+85+90+92+95)=85(分),
所以-x 甲=-x 乙;
6分
又 s2甲=18[(78-85)2+(79-85)2+(82-85)2+(83-85)2+(84- 85)2+(88-85)2+(91-85)2+(95-85)2]=30.5(分 2), 8 分

9.4

9.6

9.5)

9.5(分).在这组数据中,9.5 出现了 2 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所以 6 位评委打分的众数是 9.5 分,将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
大的顺序排列后,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都是 9.5,所以 6 位
评委打分的中位数是 9.5 分.
题型二 方差、标准差的计算
【例2】2009年底CCTV举办的全国钢琴、小提琴大赛比赛现场上七位评委为某选手打出的
[正解] (1)同错解。 (2)由于该单位员工月工资的中位数和众数与平均数比较接近,所以考虑把月 工资的平均数1 320元作为月工资的代表,这样以该单位月平均工资1 320元与 同类单位的工资待遇作比较即可。
平均数是将所有的数据都考虑进去得到 的特征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最常用的量。 中位数可靠性较差,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 较大时,常用中位数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而众 数求法较简便,也经常被用到。考查一组数据的 特征时,这三个数字特征要结合在一起考虑,不 明确各概念的特点就会产生应用错误。
3. 极差与方差、标准差的关系
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通过极差、方差或标准差来描述。其中极差是数据组的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变化的最大幅度,它对一组数据 中的极端值非常敏感。方差与标准差则反映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 为了得到以样本数据的单位表示的波动幅度,通常采用标准差。
题型一 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
(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 解 (1)-x 甲=16(99+100+98+100+100+103)=100(cm),
-x 乙=16(99+100+102+99+100+100)=100(cm),
s
2


1 6
[(99

100)2

(100
[错解] (1)该单位员工的月工资的平均数为510×(5×800+ 10×1 000+20×1 200+7×1 500+5×2 000+3×2 500)= 1 320(元),中位数为 1 200 元,众数为 1 200 元.
(2)用该单位的最高工资与同类单位工资待遇比较即可。
在研究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要解决的问题与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分别作以比较,应用相关知 识求出有关量。
【例1】 2010年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唱法组中,6位评委现场给每位歌手打
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其余分数的平均数作为歌手的成绩, 已知6位评委给某位歌手的打分是:
9.2 9.4 9.6 9.8 9.5 求这位歌手的得分及6位评委打分的众数和中位数。









-x

1 4
(9.5
s2

1 5[(84

85)2

(84

85)2+
(84

85)2

(86

85)2

(87

85)2]=1.6,故选 C.
答案 C
规律方法 (1)求样本数据 x1,x2,…,xn 的标准差的计算步骤. ①求样本数据的平均数-x ; ②求每个样本数据与样本平均数-x 的差:(xi--x ),其中 i=1,2,…,n; ③求出(2)中(xi--x )的平方,其中 i=1,2,…,n; ④求出(3)中 n 个平方数的平均数,即为样本方差;
误区警示 对样本特征理解不透,造成应用错误
【示例】某单位员工的月工资情况如下(单位: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