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墙柱梁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大全

地下室墙柱梁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大全


1.2.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即表明墙、柱等部位水平标高和弹好尺寸线。
二、施工方法
2.1 剪力墙钢筋绑扎
2.1.1、先立 2~4 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墙及柱第一根竖筋距柱或暗柱 1/2 竖向钢筋间距,
画好水平筋的位置线,然后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
2.4.5、钢筋绑扎完成后在主筋பைடு நூலகம்垫砂浆垫块,保护层厚度 2cm,垫块间距 1 米。
2.5、直螺纹套筒连接 2.5.1、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时,钢筋的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丝头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
无损。将套筒与一端待接钢筋丝头连接拧紧,外露丝扣数量不得超过 2 个螺距。 2.5.2、连接水平筋时,必须从一头往另一头一次连接,不得从中间往两头或两头往中间连接。 2.5.3、力矩扳手不适用时,将其力矩值调为零,以保证其精度。
2.6.6、当绑扎板上负弯矩筋时,绑扎时在负弯矩筋端部拉通长小白线就位绑扎,保证钢筋在同一条直线
上,端部平齐,外观美观。
2.6.7、板中受力钢筋:从距墙或梁边 5cm 开始配置;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至墙或梁的中心线,且不小于
5d(d 为受力钢筋直径)。板钢筋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
2.6.8、板的下部钢筋在距支座 1/3 跨度范围内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 1/3 跨度范围内搭接。
2.6.9、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板的下铁短向钢筋
在下,长向筋在上,上铁则相反。
三、质量要求
3.1、钢筋表面无裂纹、颗粒、及片状老锈,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和灰浆。
3.2、钢筋绑扎要求牢固,无漏扣、松扣现象。
3.3、所有工序开始施工前必须先进样板施工,用样板引路的方法,只有先通过样板验收,才能进行正式
2.1.3、合模后对伸出的钢筋应进行调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临时横筋定位,浇筑砼时专人看管,浇注后
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2.1.4、封顶墙的钢筋绑扎应用钢管搭设临时水平杆,以准确控制墙体钢筋的上顶标高。
2.1.5、墙体钢筋有 C14、C16 等直径 18 以上采用机械连接,C14、C16 采用绑扎搭接。抗爆结构纵
再绑其余横筋。竖筋在内横筋在外。
2.1.2、墙钢筋应逐点绑扎,人防墙(临空墙、密闭门框墙、封堵墙)按图纸加设拉钩。梅花形布置。墙
水平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及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洞口周围加强筋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尤其
注意人防墙体应注意加强钢筋、卧梁钢筋不得遗漏。门框两侧加强柱钢筋位置要准确,两侧钢筋保护层 3cm。
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如下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锚固长度 Laf mm
C14
515
C16
588
C18
662
C20
735
C22
809
抗爆结构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如下
钢筋类型
同一区段内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 50%
C14
762mm
C16
870mm
2.2、框柱及暗柱钢筋绑扎 2.2.1、以标高线为依据,三面划线,按线绑扎,绑扎时主筋间距要均匀。 2.2.2、计算好每根柱箍筋的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绑柱钢筋,框柱有抗震要求,
技术交底记录
鲁 JJ—005
工程名称 黄岛缤纷港项目(南区)
施工单位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交底部位
地下室
工序名称
梁板墙柱钢筋绑扎
交底提要:钢筋绑扎、作业条件、施工方法、质量要求
一、施工准备
1.1 材料
1.1.1、绑扎铁丝: 20#镀锌铁丝。
1.1.2、垫块:墙柱等竖向筋保护层的垫块采用塑料垫块,梁板采用砂浆垫块。墙外侧 5cm,内侧 2cm,
2.2.3、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2.5、主筋保护层:垫块应绑在箍筋外皮上,间距一般 1000mm 左右,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2.3、梁钢筋绑扎(钢筋混凝土结构) 2.3.1、将梁的上筋架在绑扎架上,在上筋上画好箍筋间距,套上全部箍筋,按画好的位置与梁上筋绑扎 牢固,穿梁下筋,与箍筋逐点绑扎牢固,最后穿梁腰筋,并且与箍筋逐点绑扎牢固。梁箍筋按施工图的要求 加密。 2.3.2、抽出梁绑扎架,将已绑好的梁钢筋落在梁模内,垫好垫块。梁保护层厚度为 25mm。 2.4、板钢筋绑扎 2.4.1、清扫横板上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及分布筋间距。 2.4.2、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留件、电线管及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2.4.3、钢筋的搭接长度、位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4.4、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板为双 层钢筋,人防顶板(30cm/20cm)两层筋之间使用几字型钢筋马凳,非人防顶板使用工字型通长马镫,马 凳数量为每平方米设置一个,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内墙 2cm、梁、柱 2.5cm、板 2cm,人防门框位置钢筋保护层:上下 4cm,左右 3cm.
1.1.3、钢筋马镫:成品马镫。
1.2 作业条件
1.2.1、检查钢筋是否有备案证、合格证及产品标识牌和复试报告。
1.2.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1.2.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及数量是否正确。
在负二层柱净高根部 1/3 区域箍筋加密,顶端 1/6 区域加密负一层箍筋加密区高度为 1/6。在立好的柱与 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向上移动,由上往下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垂直, 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呈梅花形绑扎,箍筋的接头应沿柱与竖向交 错布置。
2.6、施工要点 2.6.1、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柱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 135°,平直部分长度为 10d。
2.6.2、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边 50mm 处。 2.6.3、在主、次梁箍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用短钢筋不小于钢筋直径) 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6.4、梁筋的连接:梁的受力主筋采用直螺纹接头,抗扭筋采用绑扎接头,接头位置与搭接长度符合规 范的规定。 2.6.5、板钢筋端部锚固于梁内,锚固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见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