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法冶金》课程教学大纲

《湿法冶金》课程教学大纲

《湿法冶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1307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学时32课程英文名称Hydrometallurgy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湿法冶金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方向课。

它一方面在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自身,同时也与其他的相关学科联系,渗透、交融得非常密切,近年来发展迅速,其深度、广度在不断变化。

它不仅与化学中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工程与工艺等学科相互关联、渗透,而且与矿物学、金属冶炼以及材料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新的冶炼技术知识,新的冶炼设备,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同时有色金属冶炼一些原理和知识也是大学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应掌握的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以及现代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成果、新进展及趋势。

三、课程教学目标
1. 系统地讲授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使学生能够初步地应用有色金属冶炼基本理论和知识处理一般的有色金属冶炼的问题;
2. 通过系统地向讲授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使学生能进一步地加深对有色金属冶炼基本原理和知识的理解,并运用有关原理去研究说明、理解、预测相应的冶金过程,从而培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了解有色金属冶炼的及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
3. 使学生了解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内最新研究进展及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新知
识、新进展、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
4.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有色金属冶炼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覆盖面,掌握事实与理论,普及与提高,基础与实用,以及了解个别与综合,独立与联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5. 运用所学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有色金属冶炼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结合工业生产实际,拓宽和加深知识的层面和深度,提高综合知识的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得到更高、更好的训练和培养。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学时分配讲授实践
第1章绪论 2 2 0 第2章矿石学基础 2 2 0 第3章铜冶金 4 4 0 第4章铅冶金 4 4 0 第5章锌冶金 4 4 0 第6章铝冶金 4 4 0 第7章钒冶金 4 4 0 第八章钛冶金 4 4 0 第九章锰冶金 2 2 0 第十章有色冶金中的综合回收与清洁生产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冶金发展史和金属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 理解矿物资源分类及矿物、矿石和精矿;
3. 了解矿物冶金方法及冶金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金属和冶金方法及其分类。

2. 教学难点: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冶金简史;
2. 金属及其分类;
3. 有色金属资源;
4. 有色金属冶炼;
5. 有色金属循环。

第二章矿石学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理解矿石、脉石及矿物品级等矿石学常用术语;
2. 掌握矿床工业价值和工业类型;
3. 了解矿物地质年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矿床工业价值和工业类型。

2.教学难点:矿物分类。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矿石和脉石;
3. 矿石的品级和品位;
4.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
5. 矿床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
6. 地质年代。

第三章铜冶炼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铜矿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2. 理解铜冶金的冶炼原理;
3. 熟悉铜火法冶炼的主要设备结构、工作原理;
4. 掌握铜湿法冶金的试剂、浸出方法;
5. 了解铜精炼的原理与工艺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铜冶金的冶炼原理。

2.教学难点:铜湿法冶炼的工艺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火法炼铜概述;
3. 铜的电解精炼;
4. 湿法炼铜;
5. 铜再生。

第四章铅冶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铅矿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2. 理解铅冶金的冶炼原理;
3. 了解铅火法冶炼的主要设备结构、工作原理;
4. 了解铅冶炼新技术及铅的精炼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铅精矿的烧结焙烧方法与过程。

2. 教学难点:铅烧结块的鼓风炉熔炼。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铅精矿的烧结焙烧;
3. 铅烧结块的鼓风炉熔炼;
4. 粗铅的精炼;
5. 铅再生。

第五章锌冶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锌矿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2. 理解锌冶金的冶炼原理;
3.认识锌焙烧过程的主要设备及结构和工作原理;
4. 掌握锌湿法冶炼技术;
4. 了解锌冶炼新技术及铅的精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锌湿法冶炼工艺。

2. 教学难点:硫化锌精矿焙烧时各组分的行为和浸出溶液的净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硫化锌精矿的焙烧;
3. 火法炼锌;
4. 湿法炼锌;
5. 锌再生。

第六章铝冶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铝矿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2. 掌握氧化铝的生产方法;
3. 掌握金属铝的生产方法;
4. 了解金属铝的生产及主要经济指标;
5. 了解铝的精炼技术及铝再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氧化铝生产工艺。

2. 教学难点: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技术。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氧化铝生产;
3. 金属铝生产;
4. 铝再生。

第七章钒冶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钒矿物资源特点,特别是石煤钒矿的状况;
2. 了解石煤钒矿的冶炼原理及冶炼方法发展趋势;
3. 掌握石煤钒矿的火法冶炼原理;
4. 掌握石煤钒矿的湿法冶炼原理;
5. 了解钒的精深加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五氧化二钒湿法冶炼技术。

2. 教学难点:石煤钒矿的冶炼原理。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石煤提钒工艺技术;
3. 火法提钒原理;
4. 湿法提钒原理;
5. 提钒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第八章钛冶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钛矿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2. 掌握钛渣生产原理;
3. 掌握人造金红石的生产方法;
4. 掌握四氯化钛和海绵钛的生产;
5. 了解钛的精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人造金红石的生产方法。

2. 教学难点:金红石的氯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钛渣的生产;
3. 人造金红石的生产;
4. 四氯化钛的生产;
5. 海绵钛的生产;
6. 钛的精炼;7、钛白的生产。

第九章锰冶炼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锰矿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2. 熟悉锰冶炼原理;
3. 掌握电解金属锰冶炼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锰冶炼原理。

2. 教学难点:电解金属锰生产实践。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况;
2. 金属锰的生产原理;
3. 电解锰生产实践。

第十章有色冶金中的综合回收与清洁生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初步了解清洁生产;
2. 熟悉铜、铅、镍等电解阳极泥中回收贵重金属的生产与实践;
3. 熟悉铅锌生产冶炼中锗和铟的回收炼;
4. 熟悉氧化铝生产中镓的回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清洁生产。

2.教学难点:有色金属综合回收技术。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几种常见有价元素回收工艺简介;
3. 清洁生产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选用教材
华一新.有色冶金概论(第三版) [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
2. 主要参考书目
[1] 陈家镛.湿法冶金手册(第三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 蔡祺凤.有色冶金工厂设计基础[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3] 翟秀静.重金属冶金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1. 考核方式
开卷考试。

2. 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由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

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上课考勤及提问占总成绩的10%,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大纲执笔人:高峰
大纲审核人:申永强、李佑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