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问题:1.什么是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非均衡理论的发展3.假定某市房地产管理部门估计该市住房需求曲线是P Q d 5100-=,其中数量单位是万套,价格代表月租,用百元表示。
房管部门注意到,该市较低价格下的较高房屋需求量,将会吸引其他城市的居民迁入该市。
为了讨论方便,假定迁入该市的都是三口之家。
假定该市房产商的供给曲线为P Q s 550+=。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如果住房管理部门实行租金管制,把每套住房的月租限制在最高为100元的水平上,而让无住房的家庭迁出该市,房租管制所导致的人口净变动是多少?(2)假定住房管理部门将每套住房的月租提高到900元,如果在增长的房屋供给量中有50%是新建的,那么总共新建了多少套住房?4.如果市场对于农产品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歉收将增加还是减少农民的整体收益?为什么?答案:1.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决定的商品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是市场供求力量自发作用的结果,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不断变化直至相等,最终形成均衡价格。
影响个人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偏好、个人的资产与收入、个人所购买商品的价格、与个人所购买商品的价格有关的其他商品价格、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等等。
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还包括消费者人数的多少。
影响单个厂商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厂商打算出售的商品的价格、为生产该商品厂商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成本、厂商的技术状况、厂商对该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等等。
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还包括生产该商品厂商数目的多少以及市场的竞争程度。
3.① 根据s d Q Q =得到:55505100=⇒+=-P P P (百元)。
均衡情况下,房产商供给量为:7555500⇒⨯+=s Q (万套);如果月租限制在100元,那么房产商的供给量变为5515501⇒⨯+=s Q (万套);那么人口的净迁出应为:3×(75-55)=60(万人)。
② 如果月租提高到900元,房产商的供给量9595502⇒⨯+=s Q (万套),供给总共增加为95-75=20(万套),其中50%是新建的,那么新建房屋总数为20×50%=10(万套)。
4.歉收将会增加农民的整体收益。
原因在于,农产品歉收意味着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又因为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随着价格的变化,农产品的需求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微小,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农产品的价格将提高,农民的整体收益将增加。
第三章问题:2.什么是收入效应?什么是替代效应?两者变化的方向相同还是不同?3.消费者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含义是什么?答案:2.在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时,保持消费者名义收入不变所引起的实际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或者说引起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总量的变化,这就是收入效应。
当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时,将引起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中该商品与同该商品相近的商品之间的替代,这就称为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变化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3.在无风险的情况下,确定性收入所产生的效用是确定的;在有风险的情况下,消费者所获得的收入是不确定的,我们只能得到这些收入的期望值,再计算出效用,这就称为期望效用。
在无风险情况下,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同理,在有风险的情况下,人们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
第五章问题:1.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有什么区别?2.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在什么情况下二者不一致?3.引起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有哪些?4.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的条件是什么?5.假定由于不可分性,厂商只可能选择两种规模的工厂,每一种规模每年生产500 000单位产品。
规模A 所需年总成本为C =500 000+5Q ,规模B 所需年总成本为C =1 000 000+3Q ,其中Q 为产量。
请你画出长期成本曲线,也就是在厂商规模可以变动的情况下,对于每一种产量而言的最低平均成本。
如果预期销售 125 000单位产品,厂商应选择何种规模(A 还是B )?如果预期销售375 000单位产品,厂商应选择何种规模(A 还是B )?6.假定成本函数C (Q )与收益函数R (Q )分别表示为:2232200100025.528125.61Q Q R Q Q Q C -=++-=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答案:1.机会成本包括显成本和隐成本两部分,而会计成本只是其中显成本的部分。
2.社会成本是指把社会的资源用于某一种用途而放弃的其他最有利可图的机会,私人成本是指个人活动由他本人担负的成本。
只有当私人经济活动对社会造成影响时,才会产生社会成本。
如果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并且私人经济活动不产生外部性,则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一致;若存在外部性,则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
3.引起企业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有:企业规模的经济与不经济、范围的经济与不经济、学习效应等(具体内容参考本章第四节)。
4.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的必要条件是:将生产推进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产量点;充分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并且利润对产量的二阶导数小于零。
5.画图(略)如果预期销售125 000单位产品,0001255000500⨯+=A C =1 125 000, 00012530000001⨯+=B C =1 375 000,所以选规模A ;如果预期销售375 000单位产品,选规模B 。
6.)00025.528125.61(22001)(232max ++---=-Q Q Q Q Q C R Q对Q 求导得到:305.1095.3912=⇒=+-Q Q Q ,Q 2 = 36.5对Q 求二阶导得到:208.1905.1186≈>⇒<+-Q Q由上二式可知,利润最大化产量为36.5≈37。
第六章问题:1.完全竞争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垄断?产生垄断的原因有哪些?2.为什么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通常比完全垄断的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要大些?3.比较长期均衡条件下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几种市场的效率。
4.假定条件如下:(1)某一竞争产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是相同的,这些厂商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LAC 最低点,LAC 最低点为4元。
(2)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企业的SAC 为4.5元。
(3)市场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分别为:P Q d 000500070-=;P Q s 500200040+=。
请求解下列问题:(1)求市场均衡价格。
请问该产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产业有多少厂商?(3)如果市场需求变为P Q d 0005000100-=,求产业与厂商新的短期价格与产量;在新的均衡点,厂商盈利还是亏损?5.令市场需求曲线为q P -=70,假定只有两个厂商,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为常数,等于10,两个寡头的行为方式遵从古诺模型。
(1)求每个寡头的均衡价格、均衡产量与最大化的利润。
(2)将结果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产量与价格进行比较。
(3)当一个寡头先确定产量,另一个寡头后确定产量的情况下,用斯泰克伯格模型求两个厂商的均衡价格、均衡产量以及最大化的利润。
答案:1.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条件(略,见本章第一节)。
垄断是指在一个市场组织中,一种产品市场上的卖主只有一个,这个卖主所出售的产品在市场上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这种市场组织称为垄断。
产生垄断原因主要有:生产者对原料的控制、专利权、自然垄断等等。
2.在完全垄断的情况下,产品只由唯一的厂商提供,市场上不存在完全替代或近似替代品,如果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有需求,则无论价格高低,他都只能在唯一的厂商处购买,这时需求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不是十分敏感,即需求弹性较小;对于垄断竞争厂商,虽然他生产的产品与其他产品也有差别,但这种差别较小,市场上存在近似替代品。
如果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有需求,而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产品价格,那么消费者会选择其他功能相近的替代品,从而减少对此商品的需求,这说明对垄断竞争厂商而言,其商品的需求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要比完全垄断情况下敏感些,即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比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要大些。
3.从长期来看,几种市场效率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
虽然垄断竞争市场效率低于完全竞争市场,但是其有自身的优点:垄断竞争市场产品存在异质性,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另外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竞争有利于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降低、增进社会福利。
这也是垄断竞争市场为消费者接受而广泛存在的原因。
4.(1)根据s d Q Q =,得到市场均衡价格为:P = 4 = LAC ,产业处于长期均衡。
(2)市场均衡产量为50 000,每个厂商生产500,厂商数量为100个。
(3)根据s dQ Q =',得到新的市场均衡价格为:8='P ,00060='Q ,因为SAC P >',所以厂商处于短期盈利状态。
5.(1)设两个寡头的产量分别为1q 和2q ,则需求曲线为)(7021q q P +-= 对寡头1:10702)70(121112111==+--=⇒--==MC q q MR q q q Pq R ① 对寡头2:10702)70(212222122==+--=⇒--==MC q q MR q q q Pq R ②联合求解方程①②得到:2021==**q q ;30=*P ;40021==**ππ (2)如果是完全竞争,10==*MC P , 60=*q ,价格低于寡头垄断价格,总产量高于寡头垄断总产量。
如果是垄断,3010270=⇒=-⇒=*q q MC MR ,40=*P ,价格高于寡头垄断价格,总产量低于寡头垄断总产量。
(3)设寡头1先确定产量,根据(1)寡头2的反应函数为:23012q q -=,将其代入1的收益函数最终得到:11111))230(70(q q q Pq R ---==再由30111=⇒=*q MC MR ,152=*q ,25=*P ,4501=*π,2252=*π。
第八章问题:1.决定厂商对于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有哪些?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对于要素的需求与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有什么不同?答案:1.决定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的主要因素有: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厂商投入的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厂商的技术条件以及运用生产要素产出的商品价格等。
以单要素需求为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决定厂商对投入要素需求的是要素的边际产量价值;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对于投入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曲线,厂商的最终投入量是边际收益产量与要素价格相等的点对应的投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