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技术
(3)纳滤法,其膜孔径为纳米级细孔,能截流的最小分子为 1nm,截留分子量为200—1000。所需要的压力在1.50Mpa。 可用于分子量相差无几的氨基酸之间的分离。
(二):层析技术
• 层析技术用于目的 产品的高效分离和 纯化。
• 根据层析所使用的 介质不同,可分为
1:无机基质分离介 质
2:有机高分子基质 分离介质。
C:根据不同洗脱液的凝胶层析分类
• (1)水相淋洗凝胶过滤层析,简称凝胶过 滤。是指针对水溶性的生物大分子,按照 其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
• (2)有机溶剂淋洗凝胶渗透层析,简称凝 胶渗透。是指针对脂溶性的生物大分子, 按照其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亲和层析
• 亲和层析(AFC)是针对专一性结合的生物大 分子所进行的分离纯化方法。
1:无机基质分离介质
• 以多孔硅胶、可控孔径的玻璃、氧化锆、氧化铝、羟基磷 灰石为主要载体所制成的球形、或者无定形颗粒。 (1)可控孔径的玻璃的化学成份中SiO2,其表面可以通 过涂层来进行性能上的修饰。 (2)对于多肽药物的纯化分离,为了获得较高的分离效 率。常常选用孔径在25nm以上的球形硅胶介质。常用的亲 水凝胶介质,几乎都是二醇型化学键合硅胶。 (3)羟基磷灰石(HAP)与生物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已经 用于蛋白质、柱子酸的分离。球形的羟基磷灰石产品有 KOBECERAM、HASI,片形的羟基磷灰石产品有中科院生化 所生产的产品。羟基磷灰石(HAP)用于生物制剂分离纯 化的例子有:细胞蛋白、病毒和亚细胞颗粒、细菌蛋白、 精蛋白、重组蛋白、核蛋白、水解酶、异构酶、转移酶、 氨基酸、多肽、多糖。
第二章 关于生物制药技术
第一节 生物制药技术概论 第二节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第一节 生物制药技术概论
• 一:酶蛋白抑制剂 二:基因工程药物 三:动物细胞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 四:基因重组疫苗 五:基因治疗药物
•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 程、发酵工程四大类。
• 基因工程药物又涉及到酶蛋白抑制剂、基因重
(3)以葡聚糖凝胶作为骨架的离子交换树脂----如DEAESephadex,DEAE-Sephadex-A-25。
(4)以聚丙烯酰胺作为骨架的离子交换树脂---(5)以琼脂糖凝胶作为骨架的离子交换树脂----如CM-
Sepharose-CL-6B,DEAE- Sepharose-CL-6B。
C:离子交换剂的处理
(3)离子交换层析
• 目前能够在工业上加以应用的离子交换层析设备 有瑞典Pharmacia公司生产的----BioPilot中试层 析系统,其进样量可达10L。
• 全自动BioProcess标准层析系统,其流速可达420升/小时。
• A:离子交换剂 • B:离子交换剂的类别 • C:离子交换剂的处理
• 2:真空干燥法 • 3:冷冻干燥法
第三节: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2:有机高分子基质分离介质
• 常用的有机高分子基质分离介质有: (1)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属于交联体性质,常用的
有Mono-Q、Mono-S介质。 (2)N-乙烯吡啶共聚物,属于亲水性凝胶体性质,常用的有
TSK-gel-DEAE-5PW、TSK-gel-SP-5PW、TSK-gel-CM-5PW。 (3)聚甲基丙烯酸酯介质。 • 根据层析方法不同,又可分为: (1)纸层析 (2)薄层层析 (3)离子交换层析 (4)凝胶分子筛层析 (5)亲和层析
• (2)化学反应萃取:萃取剂和溶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 (3)浸取
• (4)超临界流体萃取
(1)液-液萃取
• 是利用一种溶剂将生物产品 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 萃取设备有离心萃取器:
连续微分接触式离心萃取机、 逐级接触式离心萃取机
• 有机溶剂萃取用于青霉素G、 红霉素、四环素、氨基酸的 提取
B:离子交换剂的类别
(1)以聚丙乙烯及其衍生物为骨架的离子交换树脂----如商品 树脂Dowex(美国)、Zerolite(英国)、Amberlite(美 国)、上海树脂厂生产的#704、#724、#732、华北制药厂生 产的101树脂。
(2)以纤维素、或者微晶纤维素作为骨架的离子交换树脂--如羧甲基纤维素(CM-纤维素)、磷酸基纤维素(P-纤维素)、 磺乙基纤维素(SE-纤维素)、二乙氨基纤维素(DEAE-纤维 素)。
二:细胞破碎技术
(一)物理方法 (二)化学方法 (三)新型技术和方法
(一)物理方法
1:研磨法----细胞在玻璃球、或者钢球之间被 碾碎。
2:捣碎法----在韦林氏捣碎机中,细胞被彻底 捣碎。
3:高压匀浆法----细胞被强近性地通过小孔而 剪碎。
4:超声波破碎法----利用超声波的空穴作用来 破碎细胞。
• 离子交换剂在使用时,要用起始缓冲液充分洗涤,以达到 所要求的离子浓度和PH值。 (1)阳离子交换剂应采用阴离子型缓冲液,如磷酸、乙酸、 柠檬酸等等酸性缓冲液, (2)阴离子交换剂应采用阳离子型缓冲液,如Tris,胺盐、 吡啶等等。
(4)凝胶分子筛层析
• A:凝胶层析的骨架介质 • B:凝胶层析介质的主要产品的品牌 • C:根据不同洗脱液的凝胶层析分类
5:表面活性剂增溶溶解法----采用洗涤剂破坏细胞壁, 使内含物释放出来。常用的洗涤剂有:(1)十二烷基 苯磺酸钠阴离子洗涤剂,(2)含有铵盐、或者氯化十 八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的阳离子洗涤剂,(3)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的非离子型洗涤剂。
6:噬菌体作用法----
7:电离辐射法----
(三)新型技术和方法
• 实例: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淀粉酶和蛋白酶,收率高达90%。 聚乙二醇-4000/磷酸酯从 E.coli 提取人生长激素,聚乙二醇/磷酸盐提取α-1-干扰 素和β-干扰素。
• 金属亲和双水相萃取、双水相萃取-电泳技术、羟基纤维素取代聚乙二醇
细胞匀浆液
加入葡聚糖或盐,再加PEG
第一步双水相萃取
下相 细胞碎片
杂蛋白 (核酸、多糖)
上相 产品
盐
第二步双水相萃取
静置分层
下相 核酸、多糖
杂蛋白
上相 产品
加盐 第三步双水相萃取
静置分层
下相 产品
上相 PEG、杂蛋白、色素
三步双水相萃取酶流程图
四:分离纯化技术
(一):膜分离技术 (二):层析技术 (三):电泳技术
(一):膜分离技术
1:渗透法 2:反渗透法 3:超滤技术 4:电渗析法 5:多孔陶瓷膜分离法 6:渗透汽化法
组疫苗、单克隆抗体、基因治疗药物。
第一节 生物制药技术概论
• 一:从DNA→mRNA→Pr • 二:细胞破碎技术 • 三:提取技术 • 四:分离纯化技术 • 五:灭菌技术 • 六:干燥技术 • 七:基因工程原理
一:从DNA→mRNA→Pr
• 1:DNA的半保留复制 • 2:DNA转录成mRNA • 3:mRNA逆转录成DNA • 4:mRNA转译成蛋白质 • 5: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加工和修饰
• 亲和层析常用的介质和载体有: (1)葡聚糖, (2)琼脂糖, (3)聚丙烯酰胺, (4)交联聚苯乙烯, (5)交联聚甲基丙烯酸酯, (6)亲和性高聚物。
(三):电泳技术
• 1:纸电泳 2:醋酸纤维膜电泳 3:凝胶电泳----淀粉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 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聚焦电泳----密度梯度电泳,等电点聚焦电 泳,亲和电泳。
A:离子交换剂的性质
• 离子交换剂是一种不溶性的固体物质,由二部份组成: (1)一部份是不溶性的骨架, (2)另一部份是通过静电吸引在骨架上的离子。离子部 分可以与溶液中的同性带电基团发生交换。
• 离子交换剂的骨架由不同的材料所组成: (1)硅酸铝, (2)多糖, (3)天然的聚合物。
• 离子交换剂所吸附的带电基团有: (1)酚基、羟基、羧基、磺酸基---形成阳离子交换剂, (2)氨基、芳香氨基----形成阴离子交换剂。
(2)化学反应萃取
发酵液 冷却至10℃,滤去菌丝体 用10%硫酸调节滤液至pH2.0-2.2 加入醋酸丁酯,将青霉素逆流萃取至醋酸丁酯相中 利用pH7的磷酸缓冲液将青霉素逆流萃取至水相中 用10%硫酸调节水相至pH2.0-2.2,将青霉素再次逆流萃取至醋酸丁酯相中 加温至15 ℃,加入醋酸钾,形成青霉素钾盐结晶 离心过滤,得到湿结晶
• 离子交换剂在使用之前必须经过前处理,以除去杂质、并 使得交换剂充分溶胀。方法是先将离子交换剂在水中充分 浸泡1—2天,或者在沸水中煮沸4—5小时,然后用酸、碱 反复处理。所用酸碱的浓度为0.5mol/L。 (1)阳离子交换剂经过碱洗→水洗→酸洗→水洗的处理序。 (2)阴离子交换剂经过酸洗→水洗→碱洗→水洗的处理序。
5:快速冰冻融化法----
(二)化学方法
1:渗透冲击法----在细胞液中加入2倍量的纯水,由于渗 透作用,细胞外的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膜胀破, 而将内含物释放出来。
2:干燥处理法----
3:自溶法----
4:酶处理法----多采用溶菌酶进行处理。此外,还有链 霉菌酶、白细胞酶C也可用于进行酶处理。
• 根据电泳的操作方式不同,可将电泳分为: 1:园盘电泳, 2:平板电泳, 3:连续凝胶电泳, 4:连续流动电泳。
五:灭菌技术
• 1:干热灭菌法 2:湿热灭菌法 3:紫外线灭菌法 4:过滤灭菌法 5:化学灭菌法
六:干燥技术
• 1:烘干法 (1)喷雾干燥 (2)气流干燥 (3)沸腾干燥 (4)鼓式干燥
3:超滤技术
(1)微滤法,其滤膜的孔径为0.05—2.0um之间,可阻留分 子量为20-100万的物质,所需要的压力在0.1Mpa以下,适 用于细菌、微粒的过滤,
(2)超滤法,也称为错流过滤,其滤膜的孔径为0.0015— 0.20um之间,可阻留分子量为3-50万的物质,所需要的压 力在0.1--0.3Mpa,适用于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有机物的 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