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社会工作PPT课件
妇女社会工作
————新时期妇女工作转向
1
一个职业必须具备的条件
– 自己专业系统的理论 – 社会认同 – 专业权威 – 自己专业的伦理守则 – 自己的文化
妇女工作专业化的必要性 – 现有的工作模式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服务需求 – 现有的人员知识结构和服务素质不足 – 现有的组织机构不够灵活
2
为什么要针对妇女开展工作
• 在实践上,这个准则则显示社 会服务必须以家庭为重心,其
目的包括:
7
• ——让家庭有效地履行本 身的角色;
• ——改善各种社会系统, 以减少对补救性服务的需 求;
• ——检视社会政策、服务 项目与实践方面的连贯、 矛盾、成果及效能。这些 一切对家庭的福利与团结 来说,有重大的意义;
8
• 强调家庭为本,是指以人格平等为原则的 现代家庭,而非为了家庭整体而忽视个人 的需求,牺牲个人的需求,而是重视个人 的要求并维持家庭关系的协调。
的工作方法就是牺牲妇女的利益成全家庭,而妇 女社会工作可能就会主张妇女的权利。一个目标 是家庭的稳定,一个目标是两性的平等权利实现
4
妇女社会工作是:
• 妇女社会工作指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 导,以社会性别意识为分析问题的视角, 以妇女群体为服务对象,运用专业的社会 工作理论和方法,帮助妇女挖掘其潜能, 享受应有的社会权利和社会资源及福利, 并最终达致两性平等的目标。
异曲同工的说法; •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整合
社会工作的价值、技巧及 知识和女性主义理论,协 助那些因来自性别歧视 之 个人与社会解决其情绪和 社会问题 (Barker,1995)。
16
女性主义的家庭观
• 当女性主义运用在家庭时, • 女性主义认为性别使社会
乃针对妇女对其在家庭的
建构,亲子关系和亲职也
9
家庭为本服务理念的由来
想了解“家庭为本”理念的来源,我们不得不从国外的福利历史演变谈 起。
• 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福利提供亦家庭、社区和教会为主 • 第二阶段,福利提供改为国家模式 • 第三阶段:多元福利主义,家庭有成为主要的福利提供者之一 • 国家、家庭、商营部门和志愿机构,而且来源是越多越好。这种模式
生活与角色能有所自觉, 并从政治、社会、文化与
是社会建构;反对功能论 的家庭观;
经济面来分析,以增进妇 女的生活品质(周月青, 2001)。
• 认为社会的压迫来自性别、 种族、阶层、年龄等,家 庭也应该放在社会的宏观 脉络下来了解;
• 倾向于从事改革工作,必 须从社会经济与政治面目 来改变妇女在家庭中的关 系。
学术界概括为“福利多元主义”(welfare pluralism),亦称为混 合福利经济(mixed ) 结构功能论 系统论、生态论
10
家庭为本服务理念的由来
想了解“家庭为本”理念的来源,我们不得不从国外的福利历史演变谈 起。
• 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福利提供亦家庭、社区和教会为主 • 第二阶段,福利提供改为国家模式 • 第三阶段:多元福利主义,家庭有成为主要的福利提供者之一 • 国家、家庭、商营部门和志愿机构,而且来源是越多越好。这种模式
被压迫,也可以改
对家中的免费劳务也
变的场域;
是一种被父权与资本 主义社会的压迫场域;
18
女权主义的行动主张
• 从女权主义观点来看待家庭,必须有性别平等的 敏感度及妇女的经验 ,及关心家庭中女性是否收 到来自文化、社会、政治、经济面的外在影响, 而影响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的不平等与压迫。 因此家庭教育的重点即在教育家中女性如何子绝 于自我增强,争取子我在家中更人性化的生活; 除此,更强调这些家中的女性应该集结起来,参 与社会政策与制度面的改革;
17
女性主义个派别的家庭观
• 自由女权主义,强 • 基变女性主义,视家
调家庭性别之平等, 包括社会化、生殖、
•
庭为父权的化身;强 调消灭父权;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儿童照顾、家庭劳
女权主义,批判视家
动;
庭为一个经济单位和
• 文化女权主义,认 为家庭是反映女性
劳动力的来源,父权 与资本主义联盟,家 庭对女人而言,其中
• 要强调确立及促进家庭的强处而非取代家庭; • 确立家庭是社区的一部分,增强社区就是增强家
庭;针对家庭之个别不同情况与需求增加家庭的 选择,促进其可以做选择,增加家庭的自我增权;
14
以家庭为本的服务
社区工作 家庭生活教育、寄养服务、临床心理服务 家务助理、家庭辅导等等;
15
妇女为本的服务理念
• 起源于女权主义理论 •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等都是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二、西方女权主义 • 1、自由女权主义 • 2、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 3、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 4、激进女权主义 • 5、后现代的女权主义 • 三、社会性别 • 他们分别对妇女居于从属地位给与了理论的解释
以及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
3
为什么叫妇女社会工作
• 突出妇女工作专业化 • 突出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社会工作 • 突出针对妇女这个群体的特殊需要 妇女社会工作 •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社会工作 • 例如:针对一个因角色冲突来求助的妇女,传统
学术界概括为“福利多元主义”(welfare pluralism),亦称为混 合福利经济(mixed ) 结构功能论 系统论、生态论
11
家庭为本的原则:
• 原则一:家庭稳定与团结 • 原则二:家庭的支持与责
任; • 原则三:家庭成员的联系
与互相依靠; Βιβλιοθήκη 原则四:家庭在服务上的伙伴关系与强化家庭的自 主能力; • 原则五:家庭形式的多元 化; • 原则六:找出家庭中脆弱 的群体;
5
• “妇女为本”和“家庭为本” 是两种社会服务的理论趋向和 实践原则。
6
什么是家庭为本
• 以家庭为本的准则,是要我们 对现存及计划中的社会服务, 例如社会服务、教育、房屋、 医疗、税制即若干法例等做出 评估,分析他们对家庭生活与 家庭福利的影响。这个概念要 求我们确保在制定社会服务的 法例时,以支持和强化家庭制 度为目的。
12
家庭的功能
• 经济的功能 • 保护的功能 • 教育的功能 • 娱乐的功能 • 宗教的功能 现代家庭独特的功能 • 子女的社会化 • 情感的支持(心理和社会) 摘自《家庭与家庭服务》,
谢秀芬;
13
家庭政策如何回应家庭服务
当家庭不能执行家庭的功能时,家庭政策予 以介入:
• 对家庭下包含性的定义,及当包含而非排斥各种 多样化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