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过渡段施工
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夯实
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过渡段基地处理 拌合水泥级配碎石 台背基坑回填 台背渗水墙砌筑 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 汽车运输
分层分区碾压
养护
质量检测
验收
• 4.4 施工要点
• 4.4.1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 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对压路机碾压部位 每层最大压实厚度 不宜超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厚度参照 试验结果,小型机具压实部位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cm。 在桥台背部墙身的左中右用红油漆标出分层松铺厚度和填层 序号。 • 排水准备工作: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 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 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 台后渗水墙:桥台(一般指填方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 0.15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 水墙底部设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 • 同步填筑: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为同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 渡段与其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路基过渡段填筑工艺概述
定义:路基与桥台,路基与隧道,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连接 定义:路基与桥台,路基与隧道,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连接
处,由于路基刚度差异较大,均设置过渡段,以保证轨道 平顺过渡。 路桥过渡段作为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堤的结合 部位,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
过渡段的普遍处理措施:从过渡段的地基条件、软基处 过渡段的普遍处理措施:
• 对称填筑:横向结构物两侧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 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 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 排水坡。 • 台后人工夯实:台背后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 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 • 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 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2、填料要求
• 2.1 2.1过渡段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 • 2.2过渡段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 2.2 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 件的规定》。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0.5mm 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选用品质优良的 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 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 规定的要求。 • 2.3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5%水泥梯形过渡,具体过渡 2.3 形式按设计施工图执行。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 2h内使用完毕。 • 2.4 2.4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 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 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 4.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稳定土拌和设备。 • 4.2 一般技术要求 4.2.1桥台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过渡段范 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 • 4.2.2 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 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但采用小型机械压实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 不宜大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 15cm 进行控制。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 4.2.3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 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 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 4.2.4 过渡段地基采用打入桩、挤密桩等加固时,宜先进行打入桩、挤密桩 等施工,再进行桥涵桩基施工。 • 4.2.5过渡段排水要求 • 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过渡段台背回 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 间的反滤层及防排水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设置。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 部的纵横向排水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 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
未留台阶,使过渡段施工时路基 填料和过渡段填料结合不好
过渡段和同时填筑的路基段,填土的分层厚度和过渡段 一致。 填土要求:在桥台后或涵洞两侧预留一定长度的路堤填筑段并 做出台阶,待过渡段施工条件成熟后与过渡段一起施工
• 4.4.2沉降观测标埋设 • CFG桩加固地段视地形地貌,坡脚两侧或一侧坡脚外2m、 10m(滑弧影响范围确定)各设一排地表水平位移桩(边 桩),纵向间距50~100m。 • 在路堤中心设沉降板进行沉降观测,一般地段间距100m,在 路桥、桥涵过渡段必须设置。 • 在涵洞过渡段两侧埋设沉降观测板,对称埋设。 • 4.4.3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原则(根据沉降观测实施细则) 4.4.3 (根据沉降观测实施细则) • 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各观测项目 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须设在同一横断面上,偏差 不超过±5cm。 • 一般路堤地段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和沉降板,沉降观测 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左右线中心两侧各 2m处;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
95-100
——
——
60-90
——
30-65
20-50
10-30
2-10
—— ——
100 ——
95-100 100
—— 95-100
60-90 ——
—— 50-80
30-65 30-65
20-50 20-50
10-30 10-3百分率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 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班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 针状和片状碎石含量、质软和易破碎的碎石含量。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 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 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
• 2.5填料确定:
• 过渡段施工,级配碎石质量必须满足验标和设计要求。按照客专验 标对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的规定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制备或购买, 并对选定的碎石、石粉等进行取样试验和筛分检测、配合比试验。 • 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及质量符合验标和设计要求,碎石颗粒中针 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超过 10%。 • 通过试验确定级配碎石,各种规格45~20、20~5、﹤5mm的碎 石一般按0.25:0.3:0.45的比例掺配,每次现场拌合时,经现场试验 员确认,整个拌合过程由现场监理见证。
过渡段断面示意图
过渡段断面示意图
Ⅰ l 3~5m 基床表层
渗水板
基床底层 过渡段
1:2
在有些设计使用倒 梯形方式, 梯形方式,有些使用正 梯形过渡段。 梯形过渡段。 不论何种方式, 不论何种方式,过渡 段和路基的结合部位是 过渡段施工中应该给与 足够重视。 足够重视。倒梯形可以 在路基先填筑的情况下 较容易地处理, 较容易地处理,但倒梯 形在路基填筑完成的情 况下后期一定要注意过 渡段和缺口区域路基同 时填筑。 时填筑。
理方法、填料选择、压实标准、质量检测上采取措施,以减 少两者之间的塑性变形差,实现平稳过渡。由于两种结构物 刚度不同,会引起轨道竖向刚度的突变。因此,必须在路基 和桥梁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使轨道的刚度逐渐变化, 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路桥间的沉降差。
客运专线过渡段的特点
客运专线的过渡段不仅仅是路桥过渡段,只 要路基结构发生变化的地段均设置过渡段。一般 有路桥过渡段、路涵过渡段、堤堑过渡段、路隧 过渡段、半挖半填过渡段等。 过渡段的施工特点是作业环境狭小,特别是 底部不能有效利用大型设备。同时要和相邻路基 做好衔接。
• 2.6材料堆放:
• A、在搅拌场、搅拌设备料斗内,集料储备应分类存放、相互隔开。 其中石屑应现用现备,防止因多备造成下雨水化板结失去胶粘力。 • B、为确保材料清洁,在堆放场地要防止粘土、杂物及粉尘渗入; 装料时要防止将泥土铲入;装车前车内要进行清扫,车厢应严密, 防止小颗粒渗漏。 • C、搅拌的混合料要现拌现用,严禁存放。施工中拌合能力、运输 能力、摊铺能力要相互匹配、相互衔接。 • D、拌合中要根据配比要求,结合天气、运输等条件,认真掌握好 含水量,这对级配碎石的质量响影极大,水少难以压实,水多会造 成沥析。
• 软土、松软土路堤地段观测断面一般包括剖面沉降管、沉 降观测桩、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 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两侧各2m处,沉降板位于双 线路基中心,位移观测边桩分别位于两侧坡脚外2m、 10m处,并与沉降观测桩及沉降板位于同一断面上,剖面 沉降管位于基底。 • 路堑地段观测断面分别于路基中心,左右中心线以外2m 的路基面处各设1根沉降观测桩。路堑地段不做地基沉降 观测,不设基底沉降观测断面。 • 预压地段,预压期因基床表层尚未施工,路基顶面沉降观 测应在预压土方底部(基床底层顶面)布置沉降元件进行, 即在基床底层顶面临时布置沉降板,位移观测以及基底沉 降观测布置与无预压段完全一致,预压土方卸除时临时沉 降板随之拆除,基床表层施工后,于路基面上设置正式沉 降观测桩。
项目 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
(MPa/m) ≥150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50
压实标准
≥0.95
•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3点,其中距 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约 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3点,其中1点应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 缘处;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 2 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 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 量的20%平行检验。
合福铁路桥台路基过渡段结构演示图
桥台搭板
基床表层层
台后砼块
表层以下过渡段
桥台
墙 渗 防
回 填
表层以下过渡段